张 慧
美国学者索罗门曾经说过:“在个体的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教导,那应该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在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不幸地受到情绪不稳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问题。”江白泉老师班上的很多学生都属于不能在父母那里得到足够关怀与爱护的孩子,但很显然,他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江老师19年如一日地追求着“一个都不放弃”的教育信念。这一质朴却崇高的追求是他对留守儿童的郑重承诺,更是他作为一位班主任的教育情怀的缩影与写照。
一位有追求、有情怀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尊重学生人格等,还需要主动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家庭,了解并帮助他们。这才是最好的贴合、最细致的关怀。
我们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是成长问题、教育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班主任要在多方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小王是一个随时可能辍学的留守儿童,小李和小田是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都非常差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基本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这类学生急需最基础、最直接的物质帮助。当下,国家针对这类学生的帮扶措施越来越完善,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日常工作的烦琐而粗线条地处理这项工作,而要成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主力军,积极主动地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资助申请工作,从而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道路上的经济障碍。
很多时候,就像江老师一样,我们的一个“不经意”“很自然”“没有放在心上的再正常不过”的善意行为,就有可能帮助到一个学生甚至一个家庭。让我们心存同情与慈悲,真诚对待自己的学生,我们会发现自己是温热的,即使做的是一件小事,也很有价值,随之会深感幸福。
一位有追求、有情怀的班主任,他的价值在于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在于关爱学生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呵护学生心灵成长。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像江老师所带的初中生们,他们情感更细腻,内心更脆弱,面对远远落后于同学的家庭条件和不被关注的冷暴力,他们会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和学业成绩。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多多关注这类学生的心理状况。
例如,我们可以像江老师那样,和学生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状态,找出症结所在,给予适切的关爱;像江老师那样组织活动,带着他们感受生活的精彩;像江老师那样理解他们的无奈,给予安慰和支持,引导他们走出内心的窘迫;像江老师那样公平对待,关注并信任“学困生”……用真心体会学生的内心,用真情呵护学生的内心,这就无愧于学生、家长、家庭的“被需要和信赖”,而把这种无愧当作自己的责任,就不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份情感的付出。
一位有追求、有情怀的班主任,他的价值在于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关爱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在于指导学生温养信念,学会追求希望。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可以给人带来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决心,是学生走出“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根本动力。
小韦因缺失关爱而疏于学习,随后沉迷于网络,冷漠对他人,面对这类学生,我们首先要借助言语和角色承担去鼓励他们,这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继而不断追求一种被认可的需要。起初的小韦成绩很差,并没有表现出担当数学组长的优势,但江老师没有放弃他,告诉他可以通过努力取得进步。随后,江老师一边耐心地为小韦创设成功的条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辅导他,一边在集体面前肯定他的成绩,帮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努力的意义,从而激发他的内驱力。久而久之,追求希望的信念就植根于小韦的言行中,激励着他勇往直前地走下去。其次,我们要教会家境困难学生放下包袱,理解和体谅家长的辛苦,从家长的背井离乡、起早贪黑中汲取拼搏进取的力量,挣脱家庭带给他们的思想束缚。我们可以像江老师那样帮助他们“脱敏”,即不把注意力放在物质攀比和是否被他人关注上,而是更多地做自己喜欢的事、适合自己的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集体、帮助他人上。这样的学生才是有追求的,是阳光自信的。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江老师正是用真诚动摇着家境困难学生的自卑,使得他们变得坚韧、自信;用真心呵护着困境里逃避退缩的学生,使得他们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逆境,畅想未来;用善良唤醒着曾一度迷茫的学生,使得他们相信美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辜负任何一个学生,这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对人民的一种承诺。”这份责任和承诺是江老师的教育追求和情怀,更是江老师所坚守的育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