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月明
课改重在以人为本和教育的本位回归,追求办学品质的提升和育人方式的变革。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反之又为学校文化奠定了基础,使学校文化的内容更具有内涵。
高邮位于运河沿岸,当地人依水而居,这孕育了高邮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宋代词人秦少游有诗:“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高邮州志》记载:“文者,纹也,水广生纹,高邮之水丰,故多文学之士。”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以水乡人特有的气质弄潮教海,经过长达20多年的探索,因地制宜,发挥智慧与特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水润教育”实践。
南海中学以水为鉴,汲取水之“清明、坚韧、和融”的精神,秉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融”的办学理念,逐步从管理走向治理,从外控走向内生,从制度走向生态,为培育高品质学生、建设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而不懈努力。
追求水的澄澈境界,做自由、平等的教育;以水的包容心胸,做博爱、友善的教育;以水的滋润情怀,做和谐、奉献的教育;以滴水穿石的坚韧态度,做执着、恒久的教育;以水奔流到海的追求,做传承、创新的教育,“让每一个南中人都晶莹闪亮”。
课改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带得走”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做到学科育人。南海中学在“水润文化”的引领下,聚焦课堂教学,努力把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层面,探索和思考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了“水润四五五”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实践、验证,再实践、再验证,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指南。
水,以其润泽美化校园环境,让学校充满文化气质;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渐染,让学生和教师的个性自由地张扬,形成了“范水向善,润础致远”的校训、“和融共进,追求卓越”的校风、“博染无声,精润有痕”的教风、“徜徉学海,乐享书香”的学风。
走“晶莹润德、灵动润智、柔韧润体、清雅润美、和谐润劳”的育人路径,通过网络、课程、活动等路径,让学生行走在发展核心素养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之中,遇见他人,遇见自己。为了提升学生品格,学校设计制作了行为规范手册《润行》、礼仪养成手册《润礼》、价值观教育读本《润道》、法治素养培育读本《润法》、圣洁教育画册《润廉》等;为了培育学生的素养,设计了《水之韵》《科海拾贝》《水乡民歌》等系列水润校本课程;从思想、道德、礼仪、才艺、进取、乐学等维度,评选仁孝水滴、活力水滴、才艺水滴、博学水滴、礼仪水滴、书香水滴、梦想水滴等“阳光水滴”,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利用“四时八节”节庆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积极打造具有“和顺灵动、自然清新”特质、涵盖“四主五学五合”结构流程的“水润课堂”。“四主”是指“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互动为主式”的基本理念。“五合”是指“合情导入、合理寻问、合作对话、合度拓展、合时练测”的实施策略。“五学”是指具体的教学程序,依据学科特点各有差异,如:语文学科为“导案预学、导标明学、导问探学、导练评学、导思慧学”;英语学科为“预学探标、引学明标、互学显标、释学悟标、评学测标”;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为“情境导学、实验探学、释疑合学、精练促学、反思悟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学科为“设疑导学、依疑自学、质疑探学、释疑深学、解疑创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为“情境导学、互动探学、释疑合学、建构慧学、练思创学”。“水润课堂”呈现出和合性、善思性、自悟性、滋润性、创生性的课堂特性。
教师、学生、网络、量表四位一体,借助网络平台,实施研课;运用专业观察,规范研课;通过实证分析,彰显研课。健全教师学习培训的管理机制,深化继续教育;以集体备课为重要载体,开展研课活动,采用“三备三议”模式,环环相扣,步步深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网络、量表、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研课评价体系。同时,借助网络平台,将网上备课与现场备课相结合,实施研课“云态化”,拓展水润教研的时间与空间。
在水润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被评为“扬州市高品质教育建设先进单位”;《邮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校本课改项目获得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初中生“邮驿学习”的实践探索》参展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基于“邮文化”的初中生“邮驿学习”的革新与探索》参展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先后荣获全国德育科研实验先进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示范基地、江苏省初中教学管理创新优秀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正朝着建设“有特色、有品位、高质量、示范性”窗口学校、品牌学校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