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2021-12-03 15:54魏婧文
乡村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养老电子商务互联网+

魏婧文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互联网+”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发展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农村农业的有机结合,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村农业产品结构和发展模式等进行调整和改善,推动农村农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电子商务技术。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突破了农村经济的时空限制,拓展了市场和营销渠道,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村电商人才是农村电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重要性

农村电商人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新力量,能够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村养老事业开创新局面,在农村发展的各个层面上作用突出。显然,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第一,有效拓展市场。农村电商人才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扩展农村经济市场,扩大农产品的受众群体和扩散范围。第二,促进农产品结构优化和调整。农村电商人才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可以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动态,进而调整农产品结构。第三,推动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电商人才依托“互联网+农产品”模式,通过网络微店、直播平台等形式,促进了创新创业型新型农民发展[1]。第四,提高农产品流转效率。农村电商人才利用自身的电商专业技能,提高了物流效率,缩短了产品运转周期,保障了农产品质量。第五,提升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农村电商人才根据区域农业资源、农产品特色和优势,利用网络打造“特色品牌”,营造品牌效应,同时开发衍生产业和产品,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除上述重要性外,农村电商人才能助力农村养老事业开创新局面。随着居家养老模式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问题成为农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之一。一方面是围绕农村养老事业的巨大市场缺口,另一方面是农村老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如何平衡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养老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结合农村养老问题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乡村振兴面临的“拦路虎”。在“互联网+”社会背景下,农村电商行业开始介入农村养老事业,基于农村养老打造的线上养老服务平台、线上老年人电子商务平台等逐渐产生,不仅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与内容,也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养老事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农村养老事业开创了新局面。从老年人日常网络需求来看,局限于现有农村实体商业经济与形态,农村商业尚无法充分满足新时代老年人日常生活与康养生活所要求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物品供给需求,一些老年人所需品需要从电商平台购买。培养农村养老事业电商人才,能够充分结合农村老年人的产品需求与消费倾向,让更多类型、更多数量的农村老年人所需产品出现在农村,为老年人生活需要提供便利。就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而言,数字经济与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为农村养老服务转移到线上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实践经验,农村养老服务以电商形式出现,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一来可以更快更便捷地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二来可以推进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农村养老事业电商人才,是农村电商与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时代需求,能够培育出兼具电商知识与养老事业发展理论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结合农村养老事业与电商事业发展的痛点与难点,打造基于农村养老事业的区域化养老电商平台,让农村老年人享受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进而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水平,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新功能。

2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虽然农村电商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也在各方的关注下逐渐被重视,但是,农村电商人才仍然供不应求,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2.1 农村电商教学和培训机制不完善

一是高校对农村电商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内容以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为主,未能与农业和农产品、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挂钩,导致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无法充分结合农村养老消费需求开展高质量的农村养老电商发展计划与实践。二是农村电商培训机制不健全。农村电商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其培训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具有明显的缺陷。例如,大多数农村电商培训结构多注重流量曝光、平面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而在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挥农产品优势、如何运用电子商务提供养老服务等方面涉猎较少,难以培养出具有数字经济思维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2.2 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支持和宣传不足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服务农村养老问题来说,只有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保障、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愿意服务乡村,并积极为农村养老问题出谋划策。然而,纵观当前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制度的出台现状,以及电子商务人才服务乡村的社会认可度,仍旧处于差强人意的状态。就制度政策保障层面而言,关于支持农村电商人才发展的资金和政策不到位,关于农村电商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支持制度等亟待优化与完善,影响了农村电商人才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电商企业的生产环境。此外,在薪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由于地域与经济环境的差异,相关企业给予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福利待遇也无法满足农村电商人才的需求,如养老保险、薪酬水平等,这些均不利于人才和企业扎根农村。从社会文化环境氛围来看,现阶段对电商服务农村养老的宣传力度不够,电商人才服务乡村建设的文化氛围不够浓烈,因此,导致大学生和电商人才对农村存在一定认知偏差,缺乏服务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识,缺乏选择农村电子商务专业的热情和到农村就业的意愿[2]。

2.3 农村电商专业实践性不强

教育是培育农村电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拓宽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视野,提升其专业技能,使其具备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专业基础。然而,当前农村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实践性不强、复合性不高等问题,容易导致农村电商人才出现供给不对称的现象。从实践性角度来看,一是电子商务专业或者农村电商专业教学与农村实际脱节,电商人才缺乏农业相关知识和农村实践经验。二是“校企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缺乏高质量的学生实训实践基地,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此外,农村电商专业综合性较高,一般涉猎平面设计、商业法律、店铺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问题,特别是在电商融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相关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商业思维与社会养老理论知识。但当前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往往注重专业知识的累积与掌握,对于诸如老年人产品质量鉴别、老年人消费需求分析等知识掌握不足,使得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难以服务农村养老行业。

2.4 高水平的农村电子商务教师匮乏

农村电子商务教师往往由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或者农业专业教师担任,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缺乏有效的专业融合机制,偏向于传授本专业知识,而忽视另一专业知识的教育,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3]。

3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3.1 完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强化培训效果

要以农村实际为基础,从学校电商教育、农村电商培训等方面入手,完善农村电商人才教育和培训机制。一是完善农村电商专业课程体系。学校要针对农村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实际,调整和完善农村电商专业课程设计,实现电子商务与农村农业知识的有效结合和同步发展。例如,在农村电商专业课程体系中,可加入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农村养老知识。二是丰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形式。将高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长期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教育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三是创新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契合农村农民无法完全参与线下课堂的实际,对农民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效果[4]。例如,可以实施校内与校外双重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农村电商人才在校内学习关于农村电商发展所需要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技能,了解农村电商介入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发展方向;在校外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探访等方法,探索农村电商在农村养老事业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该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而培育兼具电商技能与养老事业发展视野的新型农村电商人才。

3.2 加大支持和宣传力度,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配套建设,强化农村电商发展基础。同时,要提高农村电商人才的福利和待遇水平,改善其生活和工作条件,优化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引导更多的电商人才扎根农村。例如,农村地区可配备老人驿站、农村老年事业电商人才中心等基础设施,让农村电商人才能够在养老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各地政府要加强政策激励,以政策引领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向农村汇集,同步引导更多的电商企业入驻农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税收、奖补等激励政策和措施,提高学校和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以定向培养方式为农村输送优质人才[5]。例如,针对那些支援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电子商务人才,应在政策制度与社会氛围上给予支持与激励,从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土地批准等方面为其打通“绿色通道”,使其能够在农村愿意留、留得住。最后,要加强对农村发展和农村电商的宣传,注重对农村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积极引导,改变高校大学生对农村的片面认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农村电商专业并到农村发展。

3.3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农村电商人才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合作社、农村电商平台以及规模涉农企业合作,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设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高质量教学实训基地。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学生要积极参与企业实际运营,拓宽视野、丰富经验,提高农村电商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学校要为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并提供科研帮助,实现学校、企业、人才之间的良性发展。例如,学校可与一些服务于农村养老事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校企合作,让农村电子商务学生参与实际的管理工作,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实践能力。

3.4 强化农村电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农村电商教师既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运用能力,又要具有一定的农业运营能力。

一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电商专业和涉农专业教师进行交流研讨,促进电商和农业、农村养老事业有效结合,提高农村电商专业水平。支持农村电商专业教师参与相关培训、讲座和论坛,提高农村电商教师的理论水平。例如,可以促使农村电商教师与农村养老专业教师之间开展诸如教学研讨、知识交流等活动,使农村电商教师了解与掌握农村养老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鼓励其积极设置与农村养老事业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助力培育兼具电商技能与养老服务知识的复合型电商人才。二是鼓励教师“走出去”。学校要进一步加大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轮训、顶岗等方式,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教师的具体实践能力。例如,可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方式,鼓励农村电商教师队伍积极走进农村,让他们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村养老事业与电商平台的紧迫性与可行性,激发其参与农村养老事业的意识与积极性。三是积极主动“请进来”。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企业专家和优秀员工来校讲课,或者聘请他们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加强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共享,提高农村电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之所以在农村经济与养老事业的实践发展中存在一定困境,主要是因为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社会就业环境不理想。因此,应当以助力农村经济与养老事业多重发展为培育目的,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师资力量,为农村电商发展培养复合型高质量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推进农村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如农村电商教学和培训机制不完善、相关部门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支持和宣传力度不足以及高水平的农村电子商务教师匮乏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师资力量,为农村电商发展培养复合型高质量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养老电子商务互联网+
养老生活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养老更无忧了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