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山丹县清泉学校 雷彬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更,教育教学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资源、教学理念均有所革新。物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实践性科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及动手能力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但由于教师落后的观念以及学生长久以来的依赖思想,知识这一实践性科学成为一门理论性课程,整体教学效果甚差。而如今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显然,目前的教学方式是不行的,需要教师积极创新,积极改变教学,本文据此展开。
实验教学时,课堂依然是教师绝对主导,无论是理论知识层面,还是实验教学,都基本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学生更像一个观影者坐在台下,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课堂平淡无奇,学生的倦怠感随之而来,不仅逐渐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还会对物理实验产生错误的认知,无法体会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况且,如此教学,学生处于被动、被迫接受知识,整体教学效果十分暗淡,与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严重不符,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始终停留在应试层面,对于实验教学多采用的是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实验的考点,进行记忆,在实验分析、实践、思考方面不够重视,教学只为学生能够获得好成绩。这样的教学已不适应当下的时代,如今的时代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提倡素质教育,教师应当积极改变这种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依据知识属性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全面、综合地培养学生。
物理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器材做支撑,才能够顺利开展。满足这一条件的学校仅占少数,绝大多数的学校在实验设备、器材方面呈现出落后和不足的状态,实验器材更新缓慢,与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器材不匹配,实验与实际教学脱节。部分学校在实验器材方面相对稀少,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仅有少数学生能够亲临实践,多数学生都是一种观望学习的状态,整体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对于这一问题,校方应高度重视,尽快完善硬件设备、器材,满足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学时,可以教材给出的实验为参考,组织学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创新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方法,在创新和改进中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实验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实验中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学工作。
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实验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向学生贯穿“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思想,诱导其进行创新;其次,实验器材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分析其功效,引导学生选取替代器材,以促进学生创新实验。以小灯泡电功率的探究实验为例,在进行教学时,就可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线路、开关设置、灯泡数量等等,并抛出可否换种方式增强实验的效果的探究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创新;最后,实验方案的分析。通常情况下,教材中会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但其并不是绝对性的,只是给出一个通用的实验方案,其存在优化和创新的空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时就要进行适度的拓展与创新,不能用教材的实验方案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开放、自由的实验环境,为学生创新实验做好铺垫。
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停留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的层面,但是,很多实验是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具备可实践性。基于此,教师可将物理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验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物理实验、分析物理实验、理解物理实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够培养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活动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趣味性的活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能够调动其参与获得的积极性,亦能够为实践教学增添色彩;其次,活动要遵循可行性原则。教师在设计组织实验活动时要考虑安到现实教学状况,考虑到实验活动是否具备可实践的条件,避免“纸上谈兵”式的实验活动;最后,实验活动要科学规划,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漫无目的的实验活动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作用,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教师要从上述三方面着手,选取可行性强的实验活动,并向其中诸如趣味性元素出发,然后确定实践活动的方向、目的,确保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乐趣。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可以使得教学颇具生动与形象,不仅能够有效增强物理学科的趣味性,还能有效规避抽象物理知识阻碍学生理解学习物理的步伐。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增强实验教学的实效性与时效性。由于教学条件的影响,部分物理实验不具备可操作性,以往教师对于这类实验通常只会依据教材给出的文字插图进行讲解,整体教学过于枯燥,不仅难以让学生理解实验,还容易滋生学生的厌倦心理,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此,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这一技术来还原真实的实验过程,通过视频的形式,将实验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看到实验的前后,看到实验的具体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还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记忆实验细则,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实效性亦会随之增强。以物态变化这部分知识为例,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以及凝华等多种物态变化时,难以用实验演示这一系列物态变化的现象,此时就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各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以视频慢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其感受神奇有趣的物理现象,体会物态变化的奥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还能够有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堂质效的提升。
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重要模块,需要学生实践操作,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感受、体会、学习。关于教师绝对主导课堂、实验教学停留在理论层面以及教学硬件设施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校方及教师要积极重视起来,在教学方面作以改进和创新。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联系物理与生活,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外,还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来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提升实验教学的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