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宇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州 350007)
在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之中,最关键的就是进行大数据处理,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金融及营销的重要性,以确保整个服务体系能够实现正常运转。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国家该项服务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虽然一直处在平稳的状态中,但整体还在沿用传统模式,共通问题及信息短板依旧是其最大的问题之一。而这一点区块链技术正好可以有效解决,并提供更多解决数据孤岛的方案,优化供应链数据的流动性及共享性。从这一点来看,对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当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探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供应链金融类似于银行把供应链之中的核心企业作为重点,对其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内容实施统一管理及监督,最终达到从原本的单个企业风险控制转为对供应链整体风险的把控,并衍生出各种金融服务[1]。这些衍生出来的金融服务会有效保证供应链的生存,进一步强化供应链资金的应用率,并有效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
区块链是在比特币诞生之后渐渐被大众所熟知,属于比特币底层体系架构之中的关键内容。从狭义上理解,区块链是一种透明的分布式账本,无法篡改,能够准确追溯,去中心化。其通过P2P等技术削去了传统中心节点的绝对控制权,使所有节点都一致有了记录信息的权利,降低了原本的中心化特性,增强了系统本身的容错性,但会引起数据冗余问题的发生。此外,所有区块都记录有上一区块的数据内容,如果要对其进行更改,就要先对上一区块的信息内容进行更改,由此产生瀑布效应,再加上公钥、私钥等各种加密算法的叠加应用,就会使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得到强化,使其无法被轻易篡改[2]。在该区块链之中,彼此之间都被一种链式数据结构所连接,每一个区块都能够直接成为追溯信息源头的重要内容,且所有节点都具备各自链接的副本,因此整体的数据信息可追溯性极强。
当前我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基本都是面向核心企业的,这是因为受到风险、成本和收益等方面的影响,银行及金融机构更愿意给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授信。通常这类企业基本都是流通性和生产性的企业,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资本信用优良,市场及行业都有着良好的前景。因此,这类企业能够降低银行及金融机构资金出借的风险,同时增加节点企业的信用,这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之中,不论是对资金方还是节点企业而言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当中,这类企业其信用却无法实现良性传导[3]。在整个供应链当中,所有企业的ERP系统都无法实现统一性,进而导致其信息化程度逐渐降低。另外,整个供应链金融之中的大部分企业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处在同一链条之上,但其实质却相互独立,很多企业非常重视自我保护,将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等信息都看作商业机密,不轻易向外界透露,这就会导致整个市场产生响应迟钝和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同时整体信息极易产生孤岛,无法实现有效共享,银行及金融机构都无法获取有效真实的授信支持数据。
线下授信过程中需要经过烦琐的审批流程,同时还要在银行及相关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整体战线较长,且各个流程之中都设置有一定标准,导致中小微企业无法轻易被授信。银行所制定的融资业务流程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旦在其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都会加剧风险,且整个流程也无法实现基本的透明化,信息不能及时传递。
在互联网发展下,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衍生成了信息广度竞争及信息处理深度等方面的竞争。在科学技术的力量之下,各项信息处理、分析和转化的能力渐渐有所提升。然而从当前金融机构掌握的信息之中能够发现,零散性、滞后性及片面性问题还极为突出,大多数金融机构都还无法及时有效掌握企业管理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真实信息,导致对企业资金实力、经营情况和信用额度的判别出现偏差,致使金融机构账面呆账数量与日俱增[4]。
金融市场变化多端,企业经营风险随处可见,再加上供应链业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垂直性和复杂性,所以企业融资问题一直都是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对此,除了企业合作者之间,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性,这就会在无形中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中实际数据的收集及整理难度增大,进一步加大风险评估及管控成本。
对于区块链下的会计应用来说,有研究者认为区块链技术带给会计工作的改变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区块链本身是分布式的,可以在不可更改的记录下保护权益,创造共享经济,加强会计的财务共享功能。整体上,大家基本都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给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带来契机,为完善管理会计系统带来重大机遇。因此在供应链上,这一技术要想获得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发展,就要在管理会计共享财务中心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基本原理和技术模型进行深化,由此在相应的实践基础上完美结合有关信息。
区块链技术之下能够使信息整合实现高度细化,进而精准地提取到每一笔交易的数据信息,并在提前设定好的电脑程序之下自动运行,使人为操作的过程有效减少,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客观性、精准性和真实性,也能够有效确保企业信息本身的隐秘性。另外,供应链金融会将权威企业所提供的背书当作信用担保,然后对供应链上其他中小企业的资金往来以及质押担保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供应链上所有企业资金的安全性[5]。这两者的有效配合,能够促使企业账务发展实现实时监控,实现对企业不动产所有权以及动产所有权的确权,最终强化资本在供应链金融之中的运作效率。
在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企业买卖过程中产生的还款支付记录可以当作金融机构及银行考察信用度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其形成智能化的调用程序,由此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多数企业的信用度受益。例如,可以将应收账款作为企业信用能力以及还款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企业双方签订买卖合同开展货物往来的过程中,在一家企业账面上形成对另一家的应收账款,然后在平台上面自动转成智能资产,这样一来发货企业就能够依照这些内容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金融机构或银行再依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对其往来资料进行查看,由此节约纸质资料的呈交以及审核的过程。一旦贷款申请企业的智能资产和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相符时资金就会自动转到企业的预留账户之中。这样的一个基本过程不但能够最大程度上强化银行资料审查的效率,还可以确保资料审查的精准性、完整性及真实性,使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风险能够降到最低。
在区块链之下,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到多级供应商手中,比如通过分布式账本对应付账款信息进行传递,或者直接把核心企业的付款承诺在该技术之下传递到多级供应商手中,以达到共享信息的目的。以微企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例,在各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参与下,把企业间的货物往来以及资产变动等信息全部详尽地记录到了区块链上,并在其区块链技术本身无法通过人为操作进行篡改以及交易细化之下保证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及客观性,确保各类债务和资产凭证都能够实现快速拆分及转让[6]。金融机构再根据平台上所记录的各项电子凭证及有关交易数据进行审核,重点针对的是企业间的交易情况、资产、应收账款及信用等内容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在区块链技术下,原本分散在各供应链环节中的有关企业及金融机构可以直接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使多个主体都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体系之中,同时实现各类交易数据信息以及应付数据信息的共享。与此同时,在该技术下还可以有效保护参与者的各项隐私信息,确保其只能在相应的权限企业之间进行共享。例如,供应商可以给授权融资机构查询金融活动的数据信息,同时这些金融信息还可以直接被放到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上面。
1.建立了供应链融资平台
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供应链金融当中可以建立起专门的融资平台,并将非对称加密技术、共识算法、分布式存储技术等作为底层技术,同时将各个贸易阶段所涉及的交易信息都完全体现和记录在区块链上;在智能合约下,交易完成之后供应链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会自动实现资金清算,并有效追溯资金流向;在最后的服务平台上,融资者能够直接在线开展融资申请,区块链系统则会自动审核同时进行授权,由此提供良好的融资产品及金融服务。
2.解决了供应链金融问题
将该技术应用在供应链金融之中,整个链条上的企业交易信息都可以被自动记录在区块链之中,实现信息的公开共享,但只有信息拥有者才能够查看相应的交易信息。与此同时,签订的合同及单据都能够直接转化成数字资产,并通过虚拟货币实现在线支付。在这之中,核心企业信用N级传递,金融机构在其平台上能够实现资金流向的全程监管,由此降低银行借贷,给更多中小企业进行授信,使其融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是可以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的现存问题,二是可以有效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基本运用价值。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本身还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概念,有关实践和研究都完全处在探索开发的过程中,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不足和短板,面临着相应的技术挑战和商业挑战。
1.商业挑战
为了保证基本成本,只要供应链金融引入该技术的成本超过了其带来的收益,就无法在所有企业之中进行推广应用,因此商业化挑战比较大。
2.技术挑战
交易数据不断增加会给系统存储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当前该项技术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行业信息整体缺乏充分性,无法建立起统一且通用的标准;二是区块链自身的不可篡改性使得一些错误记录无法被直接修改;三是要加强监管工作,因此监管压力将会有所增大。该技术当前还未完全普及应用,因此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结构以及相关风险管理模式的造成的影响还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继续加大研究力度。
总的来说,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当中,可以给供应链当中的各个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有关数据信息作用的发挥带来一定促进作用,并帮助企业缩小经营成本,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此,为了促使该技术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未来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加大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以促进各项金融活动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