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中心”战略功能定位下首都移民管理问题研究*

2021-12-03 13:16鲍晓燕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国人移民管理

鲍晓燕

(北京警察学院,北京 102202)

一、“四个中心”战略功能定位给首都移民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确定了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其中,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求优化国际交往功能的空间布局,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发挥首都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功能,把北京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化名城。几年来,随着总体规划的一步步实施,北京的“四个中心”功能已逐渐凸显。根据2020年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公布的世界城市体系测评情况,北京已经跻身世界排名前七的一档城市。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优质的服务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共同组成了北京的国际渗透力、辐射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北京工作、学习、旅游,甚至长期居住,给北京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首都移民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北京城市战略功能定位带来的新问题,探索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北京城市发展需要的移民管理办法对于推动首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现实意义。

二、当前首都移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18年4月2日组建成立以来,指导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进行移民和出入境管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严打各类违法跨境犯罪活动,推进移民管理领域国际合作。在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指导和管理下,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首都移民管理机关持续深化移民管理领域改革,在公民出国(境)管理、外国人来华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的日常管理、防范查处非法入出境活动、查处出入境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要应对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出的新挑战,首都移民管理机关还需要正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弥补短板,以提高涉外服务质量,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需要。

(一)移民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够强

根据联合国移民署和国际移民组织(IOM)联合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20》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印度、墨西哥的世界第三大移民来源国。2019年全球国际移民数量接近2.72亿,虽然全球移民数量只占世界人口的3.5%,但是移民对来源地及目的地国家和社区做出了重要的社会文化、公民政治和经济贡献。①数据来源:《世界移民报告2020》,载https://www.sohu.com/a/416101106_120084311。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来华外国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在成为移民输出大国的同时也日益成为移民输入国。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边检机关检查出入境人员6.7亿人次,其中外国人入出境9767.5万人次。②数据来源:《2019年出入境人员达6.7亿人次》,载https://www.nia.gov.cn/n741440/n741567/c1199336/content.html。根据联合国估算,2019年在华外国人大约是72.03万,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③数据来源:《在中国的外国人,到底有多少?》,载https://www.sohu.com/a/378236525_115048。身居北京的外国人对首都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首都的移民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挑战。移民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是反映国家治理能力的一面镜子,也是打造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吸引国际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首都移民管理机关要紧跟国际国内新形势,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模式,为在京外国人提供优质的出入境、居留、社区融入管理与服务。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首都移民管理工作理念先后经历了从“严密管控”到“管控与服务并重”再到“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1]特别是在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以后,首都移民管理机关积极回应现实需求,持续深化移民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措施,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但是,还存在管理过程中偏重出入境和国籍管理,服务理念落实不到位,对移民融入、移民情报信息管理、移民人权保护、移民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新问题缺乏足够应对能力等问题,需要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方法,服务移民管理工作的开放发展。

(二)在京“三非”外国人治理难度大

“非法外国移民问题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中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2]北京优越的留学、就业和营商环境势必对其他国家人员产生吸引力,同时产生大量“非法入境”“非法居留”和“非法就业”的“三非”外国人。由于“三非”外国人不仅违反我国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还容易引发涉外案(事)件,各地公安机关一直把“三非”外国人管理作为移民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态下,在京实有外国人约20万,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全市的各个地区。海淀区的五道口、朝阳区的望京、顺义区的后沙峪、东城区的东直门等地区已形成了外国人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大部分在京外国人是合法入境、合法居留、合法就业,但是,受国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北京“三非”外国人也占有一定的数量。其中,非法入境的外国人主要是从我国西南、东南地区流窜来京的越南人、缅甸人,以及从广州等南方城市来京的非洲裔人;在京非法居留的外国人主要以菲律宾人、西非国家人为主;非法就业的外国人在国籍上分布较广,以外国留学生在培训机构从事外教、菲律宾籍人员从事外教和家政类工作为主。“三非”外国人结伙聚居,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北京的涉外案(事)件出现了许多新种类,且呈现隐蔽性强、背景复杂、社会影响广等特点,甚至出现“三非”外国人涉及恐怖主义、非法窃取国家秘密等行为,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三非”外国人治理时常会引来国际舆论,这些舆论往往夹杂着人权色彩,恶意诋毁我国的法律制度、移民管理制度。[3]因此,“三非”外国人治理不仅是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在国际移民领域掌握话语权的关键所在。首都移民管理机关应该充分认识到“三非”外国人治理问题的重要性,多措并举加强对“三非”人员的管控,依法推动首都移民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移民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不突出

在情报主导警务战略下,移民情报信息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移民局官网的“移民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空港旅客信息预报平台(iAPI)”“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平台用户管理系统”“国家移民局官网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等信息平台一方面能够为出入境人员提供在线申报、查询、认证等服务,另一方面也为移民管理机关提供了大量的移民情报信息。这些移民情报信息对维护社会治安、打击涉外犯罪、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首都移民管理部门能共享以上平台的信息,但是对移民情报信息的应用不够充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在移民情报信息收集阶段,主要依靠移民办理签证、护照的过程中收集的静态信息,对入境以后移民的动态轨迹信息收集少、更新慢;由于责任意识不强、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原因,基层移民管理人员未充分利用户籍管理、场所管理和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等公开手段开展涉外情报信息工作;[4]目前的过境免签和入境免签政策导致移民管理机关无法预先详细了解免签外国人的信息,从而埋下恐怖主义、跨国(境)犯罪和“三非”问题的隐患。在情报分析阶段,移民情报分析还停留在简单的检索比对,在线情报分析工具的开发和使用还不像侦查、治安、禁毒等警种那样普及,导致移民情报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大打折扣。在移民情报的共享和合作方面,在国内,由于首都移民管理机关和其它各级政府的外事部门信息化建设进度不同、情报共享协作机制缺失等原因,不同部门之间的涉外信息无法进行快速共享;在国际上,境内境外签证信息系统不关联,不能充分借助其他国家和国际移民组织(IOM)、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信息网络进行入境人员的背景筛查和情报预警工作。[5]

此外,移民的信息服务和对外宣传形式不够灵活、内容不够丰富。国家移民管理局已建成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有各省市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友情链接,但是目前北京的相关链接不能直接接入北京市公安局的出入境管理服务平台,需要在北京市公安局官网的“政务服务”一栏才能浏览相关内容,这对于不懂汉语或不熟悉平台功能的外国人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信息化有力助推了移民管理工作发展,除了共享国家移民局官网一网通办“证件办理、边检申报、证件信息查询”等功能外①数据来源:《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USCIS)》,载https://www.uscis.gov/tools/multilingual-resource-center。,北京警方于2019年12月上线了“北京公安出入境微博”“北京公安出入境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提供出入境业务的预约查询、资讯指南和引导互动,在出入境政策宣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平台宣传形式还比较单一,大部分文字和视频都是汉语,只有部分说明性文字有英文翻译,还需要丰富宣传形式,提供多语言服务,以外国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宣传影响。

(四)首都移民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尽快补齐涉外法治人才严重短缺和能力不足的短板,为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提供人才保障。②数据来源:《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载https://news.gmw.cn/2020-12/09/content_34444434.htm。“法治工作队伍”一词最早正式出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按照该文件中的表述“法治工作队伍”由“法治专门队伍”“法律服务队伍”及“法治人才队伍”三部分组成。[6]“法治专门队伍”主要包括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等。按照此工作思路,结合当前涉外法治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国家急需建设一支“涉外法治专门队伍”。移民管理工作是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设专业的移民管理队伍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涉外领域执法和司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加强国际执法交流合作的基础。

根据职责和岗位的不同,首都移民管理人才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基层移民管理人才,主要由从事移民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各类涉外案件侦办的民警组成;二是高级移民管理人才,包括对接国家移民管理局工作、警务联络官、参与联合国维和、Interpol工作、国际移民组织等相关工作的人员。目前以上两类人才都存在数量少、能力不足问题,不能满足新时期移民管理工作的需要。其中,基层移民管理人才存在外语交流能力差和涉外法律知识缺乏等问题,在移民管理工作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只管理,不服务”“不敢管,不会管”等现象,造成警力资源浪费,甚至漏管失控等问题。高级移民管理人才也存在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其他国家移民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不了解,对国际规则不熟悉,缺少基层和实践工作经验等问题。需要加快移民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效应对移民管理领域的挑战。

三、解决当前首都移民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法

为积极对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精尖产业人才的需求,北京市以项目资金支持为抓手,吸引高端外籍人才来京创新创业,全面深化实施国家移民管理局十二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首都移民管理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数据来源:《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解读“北京市实施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载http://gaj.beijing.gov.cn/hudong/zxft/201912/t20191225_1471632.html。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推进“两区”(北京自贸区和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要不断优化外籍人才政策和服务措施,满足首都发展需要。

1.提升政治站位,树立服务意识

针对移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的学习,提升政治站位,明确移民管理工作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帮助移民管理人员适应新时期移民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移民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理念上,按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在京外国人依法管理,工作中既要高度重视,又不能如临大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卑不亢,在落实严格执法的同时加强人性化执法,既要传递执法温度,又不给外国人超国民待遇,避免引发误解或舆论炒作,确保执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舆论效果”。

2.创新服务方法,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在京外国人的来源地、从业和居住特点开展精细化管理。一是加强涉外出租房屋管理,实行涉外出租房屋“租前安全把关、人来留档登记、入住同步管理、人走及时核销”的“旅店式”管理模式;协调社区在外国人居住房屋分配、合同签订等方面下足功夫。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相近外国人安排临近居住,避免因文化冲突引发涉外不稳定因素。二是社区民警在充分尊重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基础上,在重要节假日组织社区居住的外国人和居民一起开展联欢座谈活动,拉进辖区外国人与社区居民、民警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使在住外国人能够主动消除疑虑,积极配合管理。三是针对在京高校外国留学生多的特点,建立“高校联动”机制。协调高校留学生办公室在外国留学生入住前即开展涉外法律法规宣传,做到涉外宣传阵地前置前移;留学生入住后,由学校和社区共同进行后续关注,通过制作多语言指南、双语便民提示卡、涉外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形成监管合力。四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同辖区内重点企业、涉外酒店、国际学校和托幼机构的负责人、从业者及外籍员工开展座谈,了解掌握辖区外国人的情况,及时消除问题隐患。五是根据每个区的实际情况,紧密对接外籍人才需求,落实移民出入境新政,推进外籍人才引进服务政策创新与改革。例如,2020年建成的“北京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是目前朝阳区打造的服务国际人才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站点。中心整合了19家职能部门的120项服务项目,涵盖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永久居留推荐,人才评审认定、引进落户等42项受理事项。②数据来源:《北京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今天揭牌!CBD国际人才港正式启动》,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064930696346659。2020年10月22日,北京市首个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的服务大厅——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人才服务厅,正式启用,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业务一站式服务。③数据来源:《北京市首个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载http://news.cri.cn/20201022/5345cef4-8ffa-dfaa-4133-ac857a0d48cf.html。以上都是移民管理服务试点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也为其他区的移民管理服务创新提供了借鉴。

(二)加强“三非”外国人治理

在通过进一步完善立法来吸引国际人才的政策导向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于2020年2月27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④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载http://www.moj.gov.cn/news/content/2020-02/27/zlk_3242559.html。为高技术移民人才引进打开了政策的大门。为防止别有用心的国家或个人利用我国的人才引进制度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必须加强“三非”外国人的治理,确保人才引进政策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国家移民局统计,2020年全年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8.9万人次,⑤数据来源:《边境缉毒12.46吨 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8.9万人次,2020年平安国门平安边境建设取得新成效》,载https://www.nia.gov.cn/n741440/n741567/c1373735/content.html。但由于“三非”外国人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无法准确计算在京“三非”外国人的数量。可以预见的是,北京使领馆、涉外企业、高校众多,外国人聚集、投靠,就业相对容易,“三非”外国人的数量应该不在少数。“三非”外国人的身份不合法和就业不稳定导致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甚至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给首都社会治安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对“三非”外国人的治理也是首都移民管理必须攻克的难题。

1.做好检查登记,抓实基础管控

外国人住宿登记是一项重要的涉外基础工作,全面梳理各辖区外国人住宿登记情况,掌握辖区内外国人基础情况,一旦发现“三非”线索逐一核实处理,严防形成“三非”人员窝点。一是推动基层派出所加强辖区内境外人员管理。组织警力对涉外企业、学校、出租屋、中小旅店、民宿等重点涉外场所进行定期抽查排查,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等手段,大力开展清查检查,坚决杜绝违反住宿登记的现象,确保实现对辖区内居住的外国人“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在进行外国人住宿登记过程中,充分发动辅警、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等各类社会辅助力量,通过宣传、走访等措施提高散居外国人登记率。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作共治。与涉及外国人管理的相关单位建立沟通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加强协作配合,及时发现涉外隐患。三是严查重点对象,防止漏管失控。对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进行重点查,防止发生漏登;对辖区大中小幼及各类培训学校聘雇的外籍员工重点查,发现非法就业线索,及时上报。

2.严查“三非”“违住”,加强交流合作

在公安实务工作中,“违住”人员是指“未依法办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违反了外国人住宿登记规定”的外国人。“三非”和“违住”现象往往交织叠加,带来涉外治安隐患。要进一步提高管控能力,不断提升属地派出所对“三非”“违住”外国人的发现审查能力。一是将基础工作与打击清整行动结合,相互促进。通过日常扎实的基础工作,对发现的“违住”人员、“三非”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三非”外国人形成强力打击震慑。二是加强交流协作,实现源头管控。根据在京“三非”外国人的来源地,与广州、云南等省市的移民管理部门加强交流,掌握“三非”外国人的流动趋势,做好应对措施。针对“三非”外国人违法犯罪问题,加强与刑侦、治安、禁毒等部门的情报信息交流共享,及早预警,形成管理和打击合力。

3.加强涉外宣传,促进社区融入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政府网等各种媒体宣传移民管理政策和涉外法律法规。对在新时期出现的一些典型涉外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以案例警示和法规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切实提高中国公民守法意识,使其自觉依法维护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权益,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移民管理工作。对外国人的宣传要贯穿于外国人入境、居留、旅行、出境的全程,通过在国际机场入境口岸、外国人居住集中地区和主要道路上设立法规宣传标志牌,发放中外文的法规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宣传,使来京外国人尽快熟悉了解并自觉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为减少纠纷、维护中外人员合法权益打下基础。推出移民融入措施,帮助在京外国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中国的法律规定,自觉遵守中国法律。针对某一国家人员在同一地区聚居的情况,鼓励具有一定身份及影响力的该国人士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也可以依托IOM移民培训计划,①数据来源:《IOM移民培训计划》,载https://www.iom.int/about-migrant-training。对辖区内外国人进行社区融入培训,帮助其尽早消除隔阂融入社区,减少“三非”“违住”现象的发生。

(三)推进移民管理信息化建设

1.加强信息采集,提升数据质量

以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外管通APP”(外管通是由国家移民管理局开发的一款办公管理软件,主要针对外国人身份信息在线核查和登记)使用为抓手,②数据来源:《外管通v1.1.0》,载http://www.myprice.com.cn/ruanjian/28844.html。全面推动基层外国人管理信息化水平。在日常散居登记管理过程中,要求派出所规范登记流程、统一登记标准、确保登记准确率、及时率。登记同时开展情报信息搜集工作,尽可能多的录入外国人相关信息,为后期核查工作打下基础。提升数据录入质量和效率,形成“广采集、重分析、早处置”的工作机制,让数据充分发挥作用,为做好涉外基础管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多渠道收集信息。充分调动辖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基层管理组织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加强对外国人的管理工作。社区民警要建立工作联络制度,定期走访社区内各单位,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保洁员、电梯工等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构建覆盖社区的情报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动态性、预警性信息,掌握各类涉外动态,变“静态管理”为“动态掌控”,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牢牢掌握涉外工作主动权。

2.加强情报研判,深化数据挖掘

移民管理基础工作中会积累大量信息,要运用情报分析工具对这些信息开展分析研判,对分析结果进行人员梳理和落地核查。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运用情报分析软件和数据挖掘工具对业务系统里的业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充分发挥情报信息、基础数据服务指导移民管理实践的作用。着重做好过境免签和入境免签的外国人的信息收集研判。由于免签政策的特点,免签的外国人缺少入境审查环节,移民管理机关无法预知其是否会带来安全风险。移民管理情报工作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收集来源国的政治、外交、治安、宗教等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是否给我国带来安全威胁,同时,对“空港旅客信息预报平台(iAPI)”上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综合研判,将有不安全因素的外国人挡在国门之外。[7]

3.建设媒体平台,创新服务手段

国家移民局官方抖音号“中国移民管理”自2020年9月开设以来,已经吸引9.1万粉丝,获赞140多万。除开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之外,首都移民管理机关也可以开设抖音等新媒体账号进行政策宣传。此外,除了在自建的新媒体平台上加强服务宣传外,还要加强与其他媒体及公众号的合作,进行涉外宣传,发出中国声音。目前,外国人在华信息获取渠道多为外国媒体及公众号,这些纯英文自媒体伴随着即时通讯软件的兴起已成为外国人信任的资讯平台,但这些平台所推送的信息并不总与事实相符合,个别文章甚至存在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的现象。如果能给外国人提供权威的官方宣传渠道,外国人会获取更多的正面信息,从而避免曲解和误会。因此,要发挥自媒体平台的灵活和亲民的特点,用多国语言制作短视频或图文并茂的文章向在京生活的外国人介绍首都移民管理的最新规定、办事流程,畅通信息渠道,吸引外国粉丝关注,掌握媒体话语权。

(四)建设高素质移民管理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法治工作队伍。移民管理队伍作为涉外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移民服务质量的高低。

1.配齐管理力量,激发基层活力

目前,首都移民管理队伍主要由出入境边防检查人员和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民警组成,相对于北京出入境人次多、外国人居留多的情况,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大移民管理人员招录和遴选的力度。此外,入境的外国人进入北京后就散居或聚居在社区中,而属地派出所大多没有社区涉外民警,社区民警一旦遇到外国人管理问题就依赖出入境的民警,引起沟通不畅甚至涉外案(事)件先期处置不力等问题。应该针对辖区内外国人居住情况,在基层派出所设立专门涉外岗位,选派外语好、熟悉外国文化、业务能力强的民警,进行日常的移民管理、涉外案(事)件先期处置和涉外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同时,上一级出入境管理部门应结合工作重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基层派出所加强指导,切实解决基层派出所民警外国证件识别难、涉外执法办案工作难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

2.结合职责岗位,分层分类培训

为深化移民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移民管理人才战略,打造高素质过硬移民管理人才队伍,对于基层边防检查和公安出入境民警,要定岗定责,结合岗位职责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如果已有岗位评定标准,培训内容可以参考岗位评定标准要求确定。例如,国家移民管理局2020年12月印发了《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检查员专业能力等级评定办法(试行)》,就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检查员专业能力等级评定的目的、原则、组织领导、评定对象、等级设置、能力标准、考试组织实施、评定结果认定、评定纪律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①数据来源:《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检查员专业能力等级评定办法(试行)》,载https://www.nia.gov.cn/n741440/n741547/c1371732/content.html。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检查员的培训内容就可以对照这个专业能力评定标准来确定,对于没有出台评定标准的岗位,培训内容要根据具体的职责任务确定。

对于基层移民管理人员来说,边防检查工作人员一线实战化训练很重要,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要设计实践锻炼的内容。2021年2月28日,首批来自国家移民管理局机关和北京、上海、深圳等24个沿海内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1402名新警到新疆、西藏、云南、内蒙古4个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接受为期半年的基层一线单位基础训练、专业训练、实战训练、执法执勤实操等内容的实践锻炼。②数据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组织首批1400余名新警赴艰苦边远地区一线实践锻炼》,载https://www.nia.gov.cn/n897453/c1388471/content.html。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加强公安队伍实战化教育训练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切实举措,应当进行推广。对于基层涉外民警,培训内容应包括社区民警涉外警务职责任务、散居住宿登记工作要求、境外人员证件识别、涉外案(事)件处置工作原则、处置流程机制和典型案件处置方法、基本的移民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基本外语交流技能等。培训方式可以是送训上门或组织专项培训、轮岗轮训等,提升民警日常基础管控、“三非”案件办理水平和涉外案件实战应用能力。

对于高级移民管理人才,要提高遴选标准,人员专业背景、所掌握外语语种和掌握程度都要纳入选拔考查范围。入职后要定期进行移民国际前沿发展趋势、移民法律法规、外语能力等方面培训和考核,提升人才的业务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和发展渠道。可以依托目前的人才遴选和培训机制,遴选高水平人才进入国家移民管理局移民管理机构专家型人才库和教官库、国际组织初级人员项目后备人才库、警务联络官、联合国维和人员等驻外岗位后备人选库等,通过由公安部和国家移民局组织的培训、实践锻炼和外派提升职业能力。积极开拓对外联系渠道,通过国家移民管理局与国际移民组织(IOM)订立人才培养计划,每年输送一定的人才进入IOM进行学习和服务,待服务年限完成时回国参与国内移民事务建设。[8]

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对首都移民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都移民管理部门要主动适应首都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新挑战,更新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破解“三非”外国人治理难题,推进移民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建设完善移民管理队伍,为首都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治安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外国人移民管理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外国人学汉字
移民火星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内陆移民(外二首)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Immigration移民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