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范一珺
从表达内容上看,绘本主要通过故事形式进行编绘,而从表达形式上看,绘本则是通过画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学,这样的表达方法能够提升语言的形象性,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简化成为幼儿能够轻松理解的形式,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幼儿的年龄较小,其进入幼儿园之后首次接触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与理论,如果一开始就以复杂知识的形式进行教学,幼儿就很难理解数学理论,导致幼儿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排斥感,严重影响数学教学发展。而数学绘本的形式则能够通过日常生活画面以及趣味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为幼儿展示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幼儿能够很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尽管传统的幼儿数学教学素材与教材中也是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但是绘本的图示方式更加形象和生动,绘本更加注重故事性与画面感,能够促进幼儿形成一系列具有逻辑顺序的画面。此时教师再对绘本中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引导,这样就能够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同时还能够实现基础知识的内化,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到传统幼儿数学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一般都是采取教材内容为主、趣味活动为辅的教学形式,尽管课堂中的趣味活动能够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但是面对教材中枯燥的数学学习内容还是很难维持注意力。数学绘本能够将理论性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故事内容中,这样就能够为幼儿创建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而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绘本则更多的使用优美形象的绘画方式为幼儿呈现各种故事情节与背景。对于故事中的关键词句则使用对话框的形式进行标注,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成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转换为形象易懂的故事内容。当幼儿沉浸在绘本故事中时就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形成更深的记忆。这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进而实现课堂资源的优化。
尽管数学绘本已经得到了很多幼儿园教师的青睐,但是从整体应用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面对数学绘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对数学绘本教学的方法存在认知上的不足,这样就会导致其挑选绘本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这样的绘本难以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进而耽误幼儿的数学学习。其次,经过大量数学绘本资源与素材的收集与搜索能够发现,当前幼儿绘本资源已经非常丰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都有相关的绘本,很多名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分享优秀的绘本。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语言教学活动形式,很少有数学实践教学形式的方案展示,导致该方面缺乏成熟的教学方案。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很难自己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其方案的不合理性也会影响幼儿的学习效率。最后,在利用数学绘本实施教学行为的时候,很多教师过于重视其中的理论知识,并没有给予幼儿充分的阅读理解自由,导致幼儿对绘本故事内容不够清晰,最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出现偏差。
当前我国的数学绘本资源较为丰富,不同的幼儿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挑选合适的绘本内容。数学绘本首先应该符合不同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之后再由教师对绘本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与拓展,配合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数学绘本的教育价值。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数学绘本内容选择的时候应该从绘本的故事性以及知识性两方面进行分析,不断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同时根据不同的数学主题设计不同的实践教育活动。比如,教师在进行“不同图形的认知”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数学绘本《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开展教学。该绘本中有不同图形的创意拼图,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该绘本适合中班阶段的幼儿,其思维已经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更重。但是由于绘本的内容较多,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挑选出难易适中的画面以及故事的主线部分内容,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的方案与策略,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绘本教学之前应该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与学习需求制定出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规范实际教学行为,明确数学教学的方向。教师在进行目标制定的时候还应该充分考虑绘本的数学知识内容,做出合理的目标定位。而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还应该明确对幼儿教学的要求。比如对于物体分类的主题,小班幼儿只要能够依据物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大小进行分类就可以;而中班的幼儿则应该对不同物体的特征进行总结,在前者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二次分类;而大班的幼儿则应该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师在利用绘本实施教学的时候还可以为幼儿制作一些有关的道具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就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程度,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数学绘本《小刺猬的项链》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利用串珠为幼儿制作一串项链,并在故事学习的时候为幼儿展示,引发幼儿的注意与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项链中不同颜色珠子的排列规律进行探究,之后为幼儿提供同样的串珠材料,请幼儿亲手制作出自己认为漂亮的项链。这样一来,幼儿就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颜色数字排列,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大多数数学绘本中的故事都源于生活,从这个角度上看,数学绘本就是将生活事情进行丰富,强化幼儿对某一方面的认知。因此,教师在绘本数学教学中,应该实现数学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够为幼儿创建一个熟悉轻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幼儿的体验感。比如,当教师在进行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按照大小、高矮、长短进行排序。这样的提问能够将绘本故事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引发幼儿的思考,提升幼儿的思维灵活度。对于以上问题,不同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比如有的幼儿提出家里的碗能够按照大小摆放,有的幼儿则提出同学的身高可以按照高矮排序等。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有时候还能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体现出幼儿细致的观察力。此时的活动实践就已经完成了知识迁移,幼儿正在将故事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样就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数学绘本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更具故事性与画面感,教师应该通过合理选择内容、制定差异化目标、制作教具以及实现教学经验迁移等方式落实绘本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