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刘 研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崔允潡教授说:“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一定的问题引领,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设置一些核心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是探究问题的诱导因素,是维持认知活动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问题。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以学定教,通过问题引领,促使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 的除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900÷50”,然后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学生1 是直接计算,学生2 是把900 和50 末尾的“0”分别去掉。教师追问:“为什么把‘0’去掉?说说你的依据。”“这样计算得到的商与原来式子的商比较有变化吗?为什么?”两个核心问题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旧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
接着,在自主探索“900÷40”中,学生出现了余数是20 和2 这两种不同的争论,大家各持己见,教师顺势抛出问题:“余数到底是20 还是2 呢?请你想办法证明清楚。”此时,教室里的争执声变为沉思的静寂与证明的书写声,学生陷入了深度思考:怎样证明余数是20 还是2 呢?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既要把想法表示出来,还得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不一会儿,三个孩子自信满满地上台写下论证方法。生1 采用的是验算的方法:22×40+20=900,还补充了一句:“如果加2,结果就是892 了,你们明白了吗?”生2 是用900÷40 直接算,再把被除数、除数和余数末尾的0 都划去,还问道:“没划去前余的是20,划去后会变成2吗?”生3 表述道:“90 个十除以4 个十得22,还余2 个十,因此,余数是20。”
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冲突:被除数、除数末尾的0都去掉了,商不变,余数是不是也不变呢?证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验算,教师没有直接布置学生去验算,而是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后自主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因此,核心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为本,以课堂动向为准,关注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深层思考。
课堂提问是教师的教学手段之一,是促进学生思考的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一切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往往都是由问题引发的。因此,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经历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质疑问难,就容易让思维得到发散,寻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教师以电影《听风者》中盲人听音识人的情节导入课堂,正当学生被电影情节深深吸引时,教师却话锋一转:“老师具有和电影中的盲人一样的本领,能听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和老师一起进入游戏环节:学生背对着教师拨动计数器上的珠子,教师根据珠子落下的声音,迅速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 的倍数。几轮游戏后,教师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学生不由得暗声赞叹,同时心生疑惑:“老师是怎么听出来的?与声音有什么关系?”教师顺势引导:“针对课题,你们有什么数学问题要问吗?”学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问道:“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与2、5 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不一样?”“与数珠子的声音有关吗?”学生由好奇产生的数学问题就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学生开始探寻3 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规律,通过小组合作拨珠数数,研究发现:“听的是珠子的个数。”教师觉察到学生欣喜的眼神,进一步启发思考:“现在关于3 的倍数的特征,你有什么猜想吗?”学生跃跃欲试,生1:“3 的倍数的特征不能通过看个位来判断。”生2 补充道:“3 的倍数是不是与所有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有关系?”教师追问道:“你能举个例子证实一下吗?”生2 解释道:“比如12,1 加2 等于3,因此12 是3 的倍数。”教师接着引导:“大家想举哪些数字验证你们的猜想呢?”在学生分别举例后,教师启发学生的辩证思维:“你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又有什么疑问吗?”有的学生得出了结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还有的学生提出反驳:“如果和不是3 的倍数,会不会也是3的倍数呢?”“这个疑问提得好,大家能不能想办法证明他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
实践证明,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不断引导与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找到问题的障碍处,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思维的火炬被点燃,创新意识被激活,从而让深度学习活动得到实施。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在《新数学教育哲学》中说:“我们应当通过数学教学努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理性精神的养成。”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引领目标是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最终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确定问题引领的目标,并通过这样的目标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以保证深度学习活动取得实效。
例如,在执教“小数除法”时,教师抛砖引玉:“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你认为应该怎样算?”生1:“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扩大呢?”生2 补充道:“都变成整数就好算了。”教师出示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研究1.5÷0.5 的结果是多少。可以画一画、想一想,也可以算一算。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借助以下学习素材进行研究。”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展示交流。生1 借助具体情境问题来解决:“1.5 元=15 角,0.5 元=5 角,15÷5=3。”教师引导道:“你能听懂他的方法吗?他是把什么转化成什么了?”学生心领神会道:“把元转化成角。”教师因势利导:“单位转化的目的是什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生2 借助图形,边指图边说:“这是15 份,这是5 份,15 份里有3 个5 份,所以1.5 里有3 个0.5。”生3:“因为150÷50=3,15÷5=3,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以得到1.5÷0.5=3。”教师引领道:“刚才大家借助不同的素材解决了问题,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学生发现都是把1.5÷0.5 转化成15÷5 来算,也就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
实践证明,课堂上,教师为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通过一些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如计算1.5÷0.5 时,学生采用了不同方法,但是算理却是相同的,这样就凸显了数学计算的本质,也引发了所有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得到实施。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引领能够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与思维的生长点,通过科学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萌发,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让学生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