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支波,伍广津,黄 斐
(1.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南宁 530007;2.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南宁 530007;3.广西职业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南宁 530007)
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该战略的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深厚,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振兴。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民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1〕。2018年2月,《中国民族报》刊登了《乡村振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有可为》的报道,指出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农村产业的振兴,也需要乡土文明的复兴和农民精神的提振〔2〕。201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将体育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体育扶贫工程,推动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3〕。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出台,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4〕。国家一系列政策指明,在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应充分挖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资源优势,使其科学地转化为广西乡村振兴战略的巨大内驱力。
1.1 传承发展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其明确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5〕。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事关乡村振兴战略成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内生动力。
广大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没有农民群众的健康体魄就没有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完成,所以农民理应成为优先关注对象,其健康水平理应得到全面提升。农民群众健康问题与农村脱贫攻坚息息相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民的全面脱贫也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提升农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身体上病痛的减轻,也体现在心理健康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治疗,从而促进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培育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产业,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振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依靠自身资源优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多样,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乡村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模式,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体育旅游应注重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长期收益。乡村体育旅游可以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实现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广西马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极具本地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攀岩特色体育小镇,吸引了无数攀岩爱好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形成了“马山品牌”。
1.3 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经济是乡村发展之本,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首要目标〔6〕。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乡风文明水平制约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乡村文化又成为乡风文明的制约因素,所以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其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乡村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它孕育出民间信仰、社交礼仪、行为模式、道德规范等文化因子,形成了一个蕴含着人类智慧的文化系统〔7〕。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凝聚着广西少数民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体育道德精神,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社会引导力,对农民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乡村振兴中应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不断加强乡村体育文化建设,构建乡风文明的共同价值追求。
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况 广西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及文化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广西11个少数民族拥有传统体育项目283项,其中壮族134项、瑶族43项、苗族34项、侗族22项、彝族11项、仫佬族9项、仡佬族8项、京族7项、水族6项、毛南族5项、回族4项。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是抛绣球、赛龙舟、抢花炮、跳竹竿、打扁担、舞龙舞狮等。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现状
2.2.1 赛龙舟 龙舟作为流传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但受各地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广西龙舟具有鲜明的仪式感,必须按照一定的仪式祭祀龙王。首先是走龙亲。一方面指龙船制造时材料的准备需要各村之间“走动”;另一方面指各村之间往来进香、供奉神明等互访仪式。其次是龙船巡游。又被称为“扒龙船”,龙船巡游分为“五游”,第五游结束后请龙王爷上殿才算完成龙船巡游的盛会。最后是龙船歌。唱法独特,歌中穿插“哦、嗬、吔、呀、嘿”等词。广西各地龙船歌各不相同,有的高亢,有的平缓,曲调也各不相同,有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韵味。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范式,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8〕。广西赛龙舟也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每年端午节都有龙舟赛,比赛获胜队会奖励烧猪和白酒,当地称为“烧猪钱”。梧州龙舟还进行拜龙点睛的仪式,希望龙王爷保佑龙舟在比赛中顺利、夺得冠军。近年来龙舟运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大龙舟赛事不断举办,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活动也不断增多,体现了广西人民对龙舟的深厚感情。当地农民对龙舟具有鲜明的文化自觉性,他们每年节庆都会搞一场盛大的龙舟活动,以此增进村庄之间、村民之间的情感。这种文化自觉在无形中转化为强烈的文化自信,他们对龙舟文化认同、肯定并坚守。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使当地民众对龙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更加坚定了他们对弘扬传承龙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2.2.2 抛绣球 壮族传统体育是由壮族人民为获得强身健体和相关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而进行的健身、娱乐、竞技和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形态,是随着民族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传统的生产劳作、生活和文化的活态方式,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特征和民族风情,抛绣球便是其优秀的代表性运动项目之一〔9〕。抛绣球来源于求偶、传情的风俗,是壮族人民在歌圩集会上开展的一项传统活动,绣球是壮族人民的吉祥物,是男女情感的连情线。
关于绣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飞砣说”,“飞砣”是壮族的一种青铜兵器,是狩猎和作战的工具。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飞砣”成为壮族男女表达爱情的媒介。第二种是“农耕说”,壮族是一个农耕民族,深受稻作文化影响,在他们的思维中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的结婚生子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会在农闲季节聚会时抛接用布包裹的种子,以此来庆祝丰收。广西某些村民家中至今还保留有包裹着豆谷的绣球。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发挥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10〕。广西壮族人民非常喜爱抛绣球,在春节、三月三、中秋节等重大节日都会举行歌圩活动,青年男女借助歌圩的气氛,相聚在一起,互相抛绣球,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伴侣。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根据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壮族绣球不断改革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消费需求,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走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之路,在政府支持下走“旅游+体育+绣球”特色产业发展路子,形成优势互补,刺激绣球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以“小绣球”带动民族“大经济”。
2.2.3 抢花炮“抢花炮”不仅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凝聚民心、整合乡村社会、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自信的巨大功能,还有助于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每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都有着本民族独特的特点,反映着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习惯。这种独特性,在本民族内部可凝聚民族力量,对外可彰显出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涵,成为民族独有的文化印记〔11〕。“抢花炮”源于广西三江县葛亮村,那里流传着一段“龙女传说”,相传龙王的女儿来人间玩耍,与三江村村民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但不久后却被龙王发现,龙王把女儿关了起来不让她与村民接触,村民想念龙女便自发去河里撒花,希望让龙女看到以寄托相思之苦,后逐渐演变为花炮节,花炮被视为龙女带给村民的福气和欢乐,抢花炮则是村民向龙女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中,许多身体运动都根植于原始宗教习俗而存在,依附在诸多祭祀仪式中〔12〕。抢花炮活动具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分为还、游、抢、接、送、养等环节,正是这种仪式的特殊性才吸引着广大民众参与进来,进而增进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民族凝聚力。抢花炮饱含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它蕴含着美好的寓意,传递着诚信、感恩、公平公正、社会和谐等正能量,它能使村民获得感情的宣泄、身心的愉悦,获得强烈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抢花炮来源于村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当地村民世代相传,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会自觉组织,自行进行捐赠,盛装打扮参与进来,这在无形中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情感,比赛中的规则又会促使村民遵守村规民约,有利于乡风建设。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境,暴露了很多问题,抑制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
3.1 体育理念偏差,体育多元功能认识不足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中,村民普遍认为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只是一种风俗习惯,并不将其看作带动农村经济效益提升的手段,他们的参与也大多是趋于祭祀仪式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各种体育仪式活动带来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这种体育理念的偏差会在无形中影响体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对农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也会造成影响,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对本土体育项目认知度及认同感降低,更加影响着体育融入乡村振兴的现实道路。
不仅如此,村民对体育活动的价值及功能也认识不足,出现明显偏差。一是强身健体功能。村民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功能有所认识,但对其开发智力、塑造形体、调节心理、提高适应能力等功能没有基本的掌握。二是娱乐功能。村民都能在活动中找到乐趣,但没能上升到陶冶情操,提高精神文化修养的程度。三是文化传承功能,村民没能将每一次活动作为一次文化传承的机会,只注重体育活动开展而忽视了蕴含其中的民族信仰和民族文化,错失了培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契机。
3.2 多元主体参与不足,资源合力有待加强 乡村振兴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元协同治理是一种理想的乡村振兴模式。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是农村体育治理的现实表现,这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更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乡村振兴的资源合力,这种治理更加强调系统性、开放性、多元化、协同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
从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可以看出,政府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但社会组织及企业的参与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速度。虽然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作用不可替代,但也不能替代其他参与者的资源力量。如在每年的赛龙舟、抛绣球、抢花炮活动中邀请各大企业参与其中,则会在无形中提升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在效益第一驱动下还会衍生出更多的产业链,实现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除此之外,社会组织的社会体育资源不容小觑,他们更加看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效益,注重与村民之间的情感联络,可以克服政府及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不足。所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
3.3 休克式再造频现,接续式发展趋弱 目前,许多贫困农村地区都认识到“搞体育”“搞旅游”是一条脱贫之路,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没有注重特色化发展,而是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不仅无法在本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陷入了同质化竞争,造成资源浪费〔13〕。广西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形成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相融合,一旦在开发中脱离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区域背景,民族传统体育的韵味就会大打折扣。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模仿的现象,休克式再造频频出现,不注重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也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置民族文化的接续式发展于不顾,形成了所有村庄千篇一律的现象,产生了模式化和简单化的问题,陷入了同质化竞争,造成民族体育资源浪费。
休克式再造只注重经济效益的产生,简单地认为乡村振兴就是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忽视了乡村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等其他重要因素,也弱化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开展、技术人才的培养等重要的“软实力”。通过调研发现,这种休克式的再造普遍存在,只因经济水平的提升是衡量乡村振兴的直观量化表现,而其他因素却难以量化。接续式发展追求地区社会的良性发展,追求地方特色资源禀赋和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的整体开发,注重特色文化底蕴的挖掘,目标是“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
3.4 生态环境改变,现代生活方式冲击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政策的转向,广西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很多农民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土地进城务工,有些地区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被迫迁移,由于空间地理环境的改变,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土壤不复存在,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再出现。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人为因素的存在,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这些都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传统社会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族制度、土司制度、族群社会在现代社会转型的冲击下开始瓦解,社会结构的断裂与矛盾冲突要比其他地区体现得更为强烈和突出〔14〕。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不断加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在参与,作为传承主体的年轻人却鲜有参加。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影响下,年轻人的经济利益诉求不断增强,这种思想影响了年轻人的择业方向和生活方式,他们不再局限于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而更加喜欢篮球、羽毛球等现代竞技体育。他们对民族服饰失去了兴趣,更加喜欢柔软舒适、色彩亮丽的现代服饰,即使在重要的民族场合,他们的民族服装也很少出现。
4.1 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体育理念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必须提高村民对传统体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选取优质的、具有精神感染力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开展体育活动中使村民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为乡村振兴助力。
体育理念是体育思维的转变,这体现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思想观念、一种精神向往、一种理想追求,农民必须彻底改变“体育可有可无”的思想,充分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尤其是心理方面,心理健康是村民适应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基础,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缓解压力、释放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当地特有的社会、自然环境,强调天人合一、内外兼修、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对调整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具有很好的效果。农民必须了解自身的健身需求与体育文化追求,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实践项目,自发形成体育组织,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
4.2 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形成多元一体体系 单一的政府参与会影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的效率,寻找其他社会资源的参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他各种社会资源应包括各体育企业、各社会组织及各村民自身等,这些资源各有优势,如能集各种优势于一身,形成多元一体助力体系则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第一,政府的主导地位不能动摇。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能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可以宏观把控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发展趋势,可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可以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进行硬件设施的配备,进行“软文化”的引导,这些是其他社会资源所不具备的。第二,体育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自觉参与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中,并为追求经济效益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拓宽传播渠道,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第三,社会组织为扩大体育的社会效益,出于自身强烈的责任感和目的性,主动加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建设宣传队伍。第四,农民自身应怀着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最深厚的感情,积极参与其中,寻找创业和就业机会。所有这些社会资源都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积极消除其行政壁垒,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增进彼此之间的对话,创建步调一致的“多元一体”体系。
4.3 创新体育融入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挖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功能,不断创新其融入乡村振兴的模式,这对新时代乡村建设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扶贫时,要拓宽思路,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15〕。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开发,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会进一步促进民族体育服务农村发展的质量。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开发应注重游客的参与体验感,满足游客身心放松、休闲娱乐的需求。产业开发可以与民族节庆融合,借助节庆的卖点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实现体育、经济、节庆的“三赢”。除了采取单项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外,还可以进行组合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将各种项目联合开发,形成系列旅游品牌。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健康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做到“体医融合”,改变传统的有病才治的“农民思维”,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村民通过参加民族体育活动,锻炼心肺功能,改善体质,达到保健的作用。如抢花炮活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能够起到强身健体、锻炼快速反应能力的作用;跳竹竿可以增加村民的腿部力量,增加身体的协调性。
第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融入,首先是“物质文化”,是指民族传统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如服装、场地等,为村民建设更加便利的民族体育活动空间和条件;其次是“文化素质”,也就是农村的教育,不单指学校教育,还有培训机构,使他们能够获得民族传统体育技艺的学习机会,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促使他们从小树立体育观念;最后是“精神文化”,指的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破除农村陈旧的思想陋习,因地制宜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激发民族奋斗意识,充实民族信心。
4.4 区域协同发展,构建生态博物馆 1971年8月,生态博物馆概念在法国诞生,其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运营方式和建造理念,它是一种对社区的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博物馆。这种理念与我国的乡村振兴不谋而合,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的道路探索中可以借鉴这种模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工具,它强调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均衡发展,其理念是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农村发展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生态博物馆是通过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奠定体育产业化发展之路,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以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也会在无形中催生农民的文化自觉,提升农民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生态是前提,宜居是目标〔16〕。广西于2003年开始启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工程”,给予特定村寨以整体性保护和研究,到目前已建成10个,有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融水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可利用成功的生态博物馆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同发展,避免休克式再造的出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乡村振兴要实现文化、生态、产业、人才、组织等多维融入。一是立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展符合当地民风的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身份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二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自然环境的协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村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推动村容整洁运动;三是挖掘传统体育参与型、文化型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展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四是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师专项培养计划、传承人培养计划,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指导和乡村旅游职业技能指导等,以提高村民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五是农村自发的各种组织应积极参与到农村建设和规划中来,村民的参与是核心,村民应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的主体。
广西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厚重的少数民族历史人文环境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载体,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守住自己的“特色”、守住自己的“内核”,在此基础上为全面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广西乡村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