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做课题研究时让我更加系统地思考学科教学的问题,在历时十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个人的教学科研感悟。我在做课题研究时坚持6 个“态度”:兴趣、问题、一贯、在课、科学、精致。这6个“态度”也是6 个关键词,它或不具有学理上的严密性,也不一定值得推介,但是它蕴含了我在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中的思考经验和认知。下面以我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发展创造力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为例谈谈这6个词。
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做课题研究不完全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更多的是从感兴趣的方向选择课题。我工作第一年时主动选择参与开发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也在这一年,我开始跨界做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这一次跨界坚持做了17 年,这份坚持源自我对上述课程的兴趣。在校本课程里,师生有了充分的教学选择权,在研究性学习课程里,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采用实践、探究、体验等方式组织学习,看到学生创新地开展研究,更有探索未知的乐趣。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常常在思考如何“适性扬才”,教师从擅长的领域去教学,学生从感兴趣的领域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我对学科教学的理解,也是研究的兴趣所在。所以,我研究课题时一直关注着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
问题。问题源自对教育细节的观察,源自对教学现象中“痛点”的反思。2007 年,我制定过机房的使用规定,里面有句“为了同学们的安全,请在前往机房的路上不要奔跑”,那个时候学生总想早点到机房去使用计算机。2017 年,我们再修订机房管理规则的时候已经开始讨论要不要加上:“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不能带其他学科的作业;在信息技术课堂不能打瞌睡、写作业。”为什么如今的信息技术课没有吸引力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高中阶段还在学习缺乏挑战和新鲜感的计算机技术不满意,对上课为了应对学业水平测试不满意。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么让课“好玩”起来,如何把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前沿内容融入课堂。
问题源自对课程改革的理解。例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里提到的核心素养包括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要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的迈尔斯·贝里教授在2015年总结了英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理念转变的特征:从培养技术的消费者转向培养技术的创造者。换言之,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技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带着这些思考回望自己的课堂,教师技术教得扎实,学生技术学得娴熟,但是有些技术不能学以致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难有用武之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了我酝酿课题研究的焦点。
一贯。一贯就是一以贯之,我理解的“课题研究”不是灵光乍现、不是追逐热点,也不是请专家定个好题目就去做,而是课题主持人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我从2003 年开发校本课程,到2007 年主持无锡市“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学科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到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孵化机制的研究”,再到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7 个省级以上课题研究,这期间我关注的主题一直都没有变,基本上就是这4 个核心词: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创客、项目学习,这些构成了我的研究方向。
有了前面的思考,我撰写了“发展创造力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并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现在,我已经在思考“十四五”时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依然围绕前面的4 个核心词来展开。
在课。我这里的“在课”指的是研究要围绕课堂,要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我作为一线教师,理论或许是我们的短板,但是我们站在课堂中央,更需要进行教学层面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的学习“在线”,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主持的课题主要研究了3个问题。
第一个是建立丰富的、可选择的、高品质的信息技术课程群,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课里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为此,我们把每4 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编为1组,安排一个时间点连上2节课,向这4 个班的学生提供6 到8 门课程。这些课程都不以教材的体系来组织内容,而是采用项目化的方式,用长达一年的时间完成2 个左右的大项目,在这些项目化的课程里,学生要面向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比如在“三维创新与设计课程”中,学生设计了学校科技节的奖杯、卫生间的肥皂盒、多功能粉笔盒等,再用3D打印机制作出来。
第二个是变革课堂学习方式,为发展学习创造力提供空间。我们的课题重点研究了3 种教学方式:第1 种是“项目孵化”方式,学生像一个工程师、企业家一样在他选择的课程里去做项目;第2 种是“翻转学做”方式,学生先定项目,边做边学,最后教师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第3 种是“有结构的即兴教学”方式,这是《剑桥科学学习手册》的作者基思·索耶提出的概念,教师所教的内容不仅仅依据课前的周密设计,还要在课堂上依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动态调整课堂进度与环节。
第三个是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机制。其一,学校应动员多方力量,保障教师的数量,对教师开展必要的专业培训。其二,学校应提供项目学习的设施、设备保障以及耗材的补充机制。其三,学校应建设专业的学习环境,如机器人训练中心、手机编程工作室、创客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工作室、电影工坊等专业化教室。其四,学校应整合社区资源,和高校、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对于一些教师难以解决的具体问题,邀请大学教授、企业工程师进行远程指导、在线课堂等,构建育人共同体。
科学。课题研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教育科研要讲“理”,这个“理”就是科学而又严谨的方法。比如,学生经历过课程群的学习后,创造力有所提升,我们对学生进行“纳维斯创造力测验”,先做前测,经过课程学习的半年后再做后测。数据的对比让我的研究更加有底气。同时,质性研究也很重要,我还要做学生的项目学习现象学研究,听取学生的意见、感悟,分析学生对项目学习的理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利用技术优势、信息优势。
教育家洪宗礼老师说道:“我从来是把工作当作学问做的。学问在哪里?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之中。把研究和工作结合起来,以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教书育人,那么你的水平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在竭力为之。
精致。“精致”是我对于课题成果提炼的理解,既要聚焦于课题,又要精心设计成果。我不赞成把课题当作一个“筐”,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发表的各篇论文、形成的各种案例都作为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申报书就像一份研究合同,先完成“规定动作”,精准地完成目标,再做“自选动作”。论文的关键词要和课题的关键词高度一致,课题成果的论文不一定要多,但最好是精品,既要从实践的角度梳理,也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提炼。我正在研究的课题中实践性的成果应该包括所形成的课程架构、课程纲要汇编、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发生的变化、积累的课堂教学案例、教师的专业提升、形成的课程保障机制等。我准备形成的理论成果是信息技术课程里的创造力模型、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方法的研究论文等。
课题研究既可以有共性的学术性要求和规范,也可以有个性化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但是,不管怎样理解课题研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一定要做真研究。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对课题研究的总结让我感受颇深:“课题认认真真做是辛苦三年,糊弄也是辛苦三年,前者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可能成长为在专业领域内有追求的学者,后者是糊弄了自己的时光,还学了一堆学术坏习惯。”认真地做课题研究,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教师即研究者”,课题研究可以让我们过上教师的专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