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源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农田水利工程是通过各种措施对农田的水利条件和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改善,增强农田对天灾的抵御能力,使得生态环境能够良性循环,到达农业增产的目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增加,浆砌石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够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有效减少工程成本,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浆砌石施工技术使用的施工材料是胶结材料,通过将这些材料砌筑起来,利用石块重量和粘结材料的超高粘结力形成坚固的石砌体,从而增强工程结构的密实性和稳定性。应用这种技术建造而成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农田灌溉时可以很好的抑制水体流失,避免出现水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同时,浆砌石本身具有较大的强度,对外界环境的腐蚀以及各种污染有着显著的抵御作用,能够有效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经过很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还能继续保持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保障后期施工工作,而且有效减少了技术人员的检修负担[1]。
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开展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设定的应用流程进行。首先,技术人员需要按照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标准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面进行核查和验收,确保核查无误之后,在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其次,对工程施工地区的周围环境进行细致的观察,相关技术人员要重视对施工现场的排查,必须要及时排查出风险因素,并及时消除。这些操作完成之后再进入下一步的技术应用。最后,要认真测量施工现场,并进行铺浆操作,然后在开展安砌施工等后续施工流程,最后再进行养护环节。
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水资源日益紧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加大对节约用水等措施的重视程度。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要找到便捷有效的节水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促使农业的长远发展。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浆砌石施工技术有着显著优势。第一,该施工技术的施工材料主要为石块,材料十分容易取得,成本比较低。在施工过程中大多会从施工现场附近寻找,而且该技术使用的胶结材料也容易买到,非常容易配制;第二,该施工技术的施工操作比较简易,施工过程中的作业量比较小,其施工工序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第三,该施工技术应用比较简单,难度也比较小,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能够规避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施工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第四,该施工技术的成效非常明显,不仅具有很好的抗冻性和耐久性,而且具有较强的防渗性和稳定性。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能够大大提升砌体的各项性能,从而提升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正是由于浆砌石施工技术具有以上这些优势,使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还可以降低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2]。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需要重视施工准备工作,只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才能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高效性,使得工程施工更加顺利。在施工中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时,需要用到的主要施工原料为石料,它在整个工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要对石料进行合理的选取,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应用该技术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胶结材料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配制材料。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材料是水泥砂浆和混合水泥砂浆。
浆砌石施工对石料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选取大小适合、形状规整、没有裂缝和石化的石块,而且要把石料进行细致的冲洗直至表面干净为止,施工过程中要让石料保持湿润状态,提高砌筑的质量。在选择石料的过程中,要选取那些厚度大于20cm,重量大于25kg的石块,保障施工工程的稳定性。如果有厚度和重量不符合标准的石块,可以把他们用在缝隙中当成填补片石,但是要注意片石的使用数量不能超过石料总量的1/10。此外,还要加强对石料运输等方面的管理,必须要合理的布置和安排。在开采石料时要集中在石场开采,然后把开采的石料运输到施工地区,在运输石料的过程中要做好石料的堆叠工作,同时驾驶人员要控制好运输车辆的速度,最大限度的保障石料的完整性。在石料的储存方面也要重视,把石料放置在通风处,并做好遮光处理,从而保障石料的质量。
选择水泥时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选择,包括水泥的种类、成分以及属性等,选用洁净水来搅拌水泥,把施工材料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制材料,水泥进入施工现场后要立即培植胶结材料,防止水泥结块。选择沙料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关注沙料的强度和直径[3]。
在准备砂浆时,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设计要求进行,还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砂浆的配比符合要求。在配料搅拌时也要按照标准进行,选用适合的搅拌机,同时控制搅拌时间,提高砂浆的质量。如果温度变化,需要对砂浆进行合理的调整,温度低于5℃时要暂停施工,保障整个施工的质量。
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浆砌石施工时要根据施工地区的环境调整施工方案,将施工方式和施工流程精细化,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主要有:1.基础施工面验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施工环境;2.在施工现场测量放线,实施砂浆铺设施工;3.安装砌体、填补缝隙、振捣以及养护等。在开挖土方施工环节,要把检查工作落实到位,科学的设置分缝长度,然后再砌筑施工。在砌筑施工时,需要按照严格按照角石、表面石料、中间石料的工序进行施工,控制好石料砌筑距离,然后在展开填补缝隙施工。在使用砂浆时,需要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如果间歇时间超出初凝时间,需要把表面的浮砂清理掉。等到砌筑施工环节完成之后,在砂浆凝固之前,要应用刮缝工艺,把缝隙进行填料勾缝处理,使得砌筑具有美观性。此外,在砌筑过程中要先砌筑角石,然后再砌筑面石和腹石,保障基础的稳定性。在砌筑的交错位置要留有台阶缝隙,使得施工保持平整。最后在养护时要针对养护时间、养护方法等方面制定细致的方案,实现养护作业合理性和科学性。
4.2.1 稳定要点
在选择石料时,需要选择稳定的砌体石块,利用石块的重力、石块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黏结效果,保障砌体结构的稳定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施工中要选用形状方正的石块,修凿那些不规则的石块,严格控制石块的大小,保障砌体的整齐。在砌筑过程中,要注意让石块的小面朝上,合理的采用错接和搭接方式,把石块嵌入到胶结材料中,最大程度的增大石块与胶结材料的摩擦力。
4.2.2 密实要点
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合理的安排胶结材料的搅拌时间和砌筑时间,把胶结材料的功效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保障铺浆的平整性。在灌注浆体施工时,要把浆体把相邻石块之间的缝隙充分的填满,增强砌体的密实性,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4.2.3 平整要点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得砌筑整体非常平整,为后续施工打好基础。这里的平整既要求同一层面的高度保持相平,相邻的砌筑面也有具有平整性,整个砌筑面的平整度要严格符合标准要求。为了实现施工的平整要点,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带线施工,对砌筑面的平整度进行实时检测,合理的控制相邻砌筑面的间隔距离,尤其要把外侧的面石平整度严格控制好,使其与角石的厚度统一。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检查砌筑面的平整度,发现不合格的要及时整改[4]。
4.2.4 湿润要点
在浆砌石砌筑过程中,要让砂浆保持湿润状态。在具体施工时,施工进度会受到多种影响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暂停施工的情况。但是如果暂停施工的时间太长,砂浆就会出现凝结的现象,对整个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在这种时候,需要合理的判断砂浆的情况,对砂浆的凝结进行科学的检测,只有符合施工要求才能展开施工。
4.2.5 错缝要点
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施工时,需要遵循错位连接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石块错缝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丁砌石的方式来施工,尽量减少各种因素对错缝施工的不良影响。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石块错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浆砌石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充分把握该技术的施工流程、施工要点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应用浆砌石施工技术,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