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型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实施“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的意见》(苏教师〔2020〕8 号)文件精神,2020 年12 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培养工程旨在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批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家,促进具有江苏风格、江苏特质的教育名师的产生与成长,使江苏成为全国一流教育人才的高地,形成“为全国发展探路”的江苏方案、江苏实践和江苏经验。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从政府到学校到社会都在呼唤名师、培养名师、奖励名师,一种推崇名师的社会生态正在形成。但就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得到“名师”的荣誉,只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远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点。而以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为代表的各种“教育家型教师”培养项目的推出,正是为了让“名师”名副其实,推动其后续发展,使其从“名师”走向“名家”。
实绩是名师专业发展的“刻度”。中小学名师无论其前期的成长还是后续的发展,都应该是基于一线课堂实践、有显性教学成就的。教学实绩是名师的职业底线,很难想象一个所谓的教学名师是言必谈“理论”“主张”,但教育教学实绩很不理想甚至学生、家长和同行评价不佳的教师。
成为名师以后,教师应该更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声望和影响力转化为对学生的“教育力”。有些教师成为名师后,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宣讲”和“指导”上,对于自己作为一线教师的本职工作却疏于耕耘,成为“不着地”的飞翔的名师。现实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所谓名师“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名师没有在本校、本区域做出与自身名师称号相匹配的教学实绩来。这是名师后续发展中要注意的问题,没有脚踩大地的坚持,就没有仰望星空的可能。
李吉林老师是名师,她浸润儿童教育、坚守小学语文课堂60 多年,桃李满天下;李庾南老师是名师,她担任初中班主任、坚守初中数学教学一线60 多年,成绩显著——对她们而言,教学已经融入其血脉,成为其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师是名师的楷模。
现在的学校都有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但有意思的是一些学校对名师的考核常常凌空虚步、网开一面,不敢真刀实枪地考核,反而让名师形象受损。学校都会考核教师的师德师能等,在教学层面主要是考核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效率、教学成绩等,在行为层面主要是考核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考核是学校实现自身既定目标的当然举措,名师作为学校的一员不应该成为例外。窦桂梅老师说“把课上好,是一个老师最崇高的师德”,名师应该更能科学地、轻松地、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学业质量的提升,帮助学校实现育人品质的提升。
谈到名师的实绩,就不能不提到名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论文。名师当然要著书立说,要发表论文,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主张,让更多的师生受益。但名师最好的“论文”应该写在学生的心田里,写在学校的发展中,从而使自己成为在学校发展史和区域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影响和印记的人物。当下不少名师之所以能称为“名师”,论文往往是非常关键的加分项,这有其合理性,但考量名师的发展和实绩不能“唯论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教育部、科技部2020 年2 月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破除“SCI 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对中小学就更是如此,名师的实绩首先要体现在对教学的孜孜以求和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中。
名师的后续发展应该关注实绩,用行动和事实说话。唯其如此,才能够影响、带动更多教师发展,营造出健康、务实的教育氛围,也才能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于“思想”,有多种解释,但总体而言,思想是与“观念”相关的,它从自我的认知格式中诞生,经历采集、汇总、整理、分析、判断等环节,形成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思想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就认为“思想成全人的伟大”。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方法积累,很多成熟的教师都可以成为经验型、操作型、技术型的教学能手,但他们和名师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思想”。名师一定要能够出思想,有了思想才会有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李吉林老师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者,但我觉得即便是小学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主张。”李吉林老师提出了在教育界影响深远的“情境教育”思想,成就了中国基础教育界不朽的丰碑。名师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底蕴积淀、才智集聚、境界提升的过程,有了思想的高度,名师才能想别人所不敢想的教育问题,达别人所不能达的教育高度。如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思想、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的“教育成全人”思想、泰州中学蒋建华校长的“负责任的教育”思想等,无一不闪现他们智慧的火花。思想的深刻决定了名师境界的高远。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先生在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启动仪式上寄语各位培养对象要有“志存高远,卓有追求;品德高尚,卓有情操;业务精湛,卓有造诣;秀外慧中,卓有智慧;坚毅执着,卓有定力”的目标导向,努力修炼师德修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主张,形成个人风格,为成长为社会公认的教育名家而不断奋斗。
名师后续的发展中,其教育思想的产生不是突如其来和凭空偶发的。名师的思想从哪里来?一是来源于阅读。主题化、深度化的系统阅读是名师思想形成的重要路径。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通过阅读,名师得以吸收中外教育哲学和文化,融合各家教育理论,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二是来源于经验。经验是实践的产物,是名师思想产生的基础。作为名师并不缺乏实践的经验,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不总能指向思想的形成,有时反而会导致教师的“平庸”。事实上,缺乏提炼的经验是形不成思想的。要形成思想,必须懂得“取舍”,学会有选择地放弃;必须聚焦经验,将其凝结成深刻的“简单”。对经验进行重构和反思,取其精髓,这是一个思考结构化和体系化的“萃取”过程,也是名师形成教育思想的必由之路。三是来源于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名师的教育思想必须顺应时代的呼唤和需求才会具有生命力,否则不但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反而可能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阻碍。对名师而言,教育思想的提出是一个新的自我的诞生,是专业发展的一个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名师,要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样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必须让思想扬帆。以“思想”的方式成熟,是名师发展应然的选择!
“担当”语出《朱子语类》,本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担当自古都不容易,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种儒家的担当。今天中小学名师的后续发展,也应体现自己的担当,要敢于直面教育的问题和困难,明确教育之本义;要敢于恪尽职守,坚守教育之责任;要敢于攻坚克难,践行教育之理想。有担当,才能赢得尊重和认同,才会有威信和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型,从“教学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注重“能力培养”替代了注重“知识传授”。而名师除一般教师的角色之外,还应该担当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教育公平的推进者、区域教育的引领者和社会发展的开路人的职责。
首先,名师应担当起教育改革的探索者的职责。教育教学改革往往是观念、范式和文化等多向度的综合变革。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这样的改革快速、有力、齐整,但因为“动力群体”不是一线教师,所以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即在学校的落实是最难的。名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应担当起衔接这“最后一公里”的重任,通过准备教改资源包、提供课程工具箱、搭建教学脚手架、与学生共同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等,让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校落地落实。
其次,名师应担当起教育公平的推进者的职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而名师是教育的核心资源,名师要主动牵手乡村教育,关注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问题,积极参与边远地区教育的“精准扶贫”。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在“六个一”培养目标中就明确要求培养对象基于“教育实践问题与需求”与乡村薄弱学校签约挂钩,帮助薄弱学校“改薄”;每个培养对象至少在本地挂钩一所薄弱学校,组建几个师能提升工作坊,形成若干特殊学困生群体学习改进方案;要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品质,在实践历练中增强成事本领。“教育公平”对名师而言是教育伦理的要求,也是名师的意义之所在。
再次,名师应担当起区域教育的示范引领者的职责。名师是社会赋予的区别于一般教师的权威性的标识,应具有广泛的号召性和示范性。名师的影响力不应该限于自己所属的学科和学校,而是应该辐射到全社会。名师除了领衔基于共同教育教学主张的学科核心团队外,还应积极主动开展“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按照“名师—名师工作室—教学团队—教学共同体—学科性教学(教育)研究所—教育教学流派”的发展路径,提高引领发展和自觉服务的能力。
最后,名师应担当起社会发展的开路人的职责。名师的作用在教学引领、在教育示范、在社会推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举办乡村师范时,就坚持把乡村师范学校和其附属的小学打造成“改造社会的中心”,这就是一种名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名师有时就如同江湖中的“侠客”,有足够的学识、智慧和胆略,在教育和社会需要他之前,他只是位尽职的普通教师,而在教育和社会需要时,他就会挺身而出。名师可以通过品牌效应和精神感召,担当起社会发展的开路人的职责。
名师的担当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立行;是一程山水、一更风雪的坚持,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
教育是一个充满灵性和创新性的艺术过程。创新是名师保持旺盛实践力、影响力、辐射力的不二法宝,名师要谋发展,就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业绩上。当一个名师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满足于既得的名利和荣誉,那就是他激情丧失、影响衰退的开始;如此发展下去,他甚至可能倒退成阻碍其他教师发展的“学阀”。名师要不断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思和否定,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反思和否定自己,才能推动自己不断前行。创新是名师之“名”的灵魂所在。
传统的学校教学有如“造屋”,先打地基,再造房子,无法迁移,只能叠加。而未来的教育更需要一种“帐篷式”学习,随时扎根,随时迁移,不断更新自我,这就需要创新!
名师的创新有很多种,可以是教学思想的创新,也可以是课堂观察、翻转课堂、微格教研等实践方法的创新,还可以是课程植入、文化浸润、制度转型等操作模型的创新。所有的创新都要有思想的自由、观念的包容和心态的开放,比如,后现代主义就主张消解个体的主体性,而更多地强调“共在”的、“平等”的、“群体”的和“主体间性”的共同体关系,因此可把名师的培养模式从“师徒制”改进为“合伙人制”,实现学习型组织的内部重构。名师可以结合自身所长,像魏书生一样研究学生,像钱梦龙一样研究教材,像窦桂梅一样研究课程,像于漪一样研究教学,最终形成“让人惊喜”的教学行为——这是一个从传承中提炼新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同时名师的创新还可以表现在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上,可以在技术与信息的交汇中创生新的教学、学习与评价模型,让技术为教育赋能。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主流的教育思想相对于教育实践是有一定“滞后效应”的,这就意味着即便用现在的观念去分析当下教育的现象和问题,也可能是跟不上教育发展大潮的。我们只有以前瞻性的思维看待教育现象和问题,才能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有人说“如果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就必然生活在过去”,教育亦是如此!名师之“名”本质上不在于他培养的学生今天在学校里成绩优秀,而在于他培养的学生明天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名师的前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能结合自身实践和学习做出对区域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研判,为教育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不少名师都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顾问和参谋,扮演着教育智库的角色,这就需要有全局性、综合性的眼光和能力。名师的前瞻力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教育未来、预测教育未来和把握教育未来的能力。具体而言,名师的前瞻力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相关者的期望、教育行业的发展规律、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因素有关。名师要树立全局观,避免片面性;树立联系观,避免孤立性。不“一叶障目”,而是从有利到不利、从横向到纵向、从外因到内核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教育中看似偶发的“扳机事件”,深度透视教育发展的本质,前瞻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二,是能洞察教育发展中隐藏的风险,并及时做出评估和预警。教育作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行业,也是存在很多风险点的。名师应具有洞察力,预警教育的风险,并能做出有效的防范。如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的“学生心理健康风险”,作为名师就应该能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带领教师投入到问题解决的探究中。教育不缺少锦上添花的“吹捧人”,却缺少善于独立思考、忧国忧民的“吹哨人”。名师之名,名在“前瞻”!
教育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但教育家从哪里来?从名师成长而来!名师是懂得敬畏和尊重教育规律,对教育事业有至诚的信念和信仰的教育追梦人。“名师”不仅仅意味着荣誉和影响,更意味着责任和担当;走向“名家”,是每一位名师的应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