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猪肉价格周期的金融对策分析

2021-12-03 05:33童龙弟张应华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4期
关键词:猪肉波动母猪

童龙弟 张应华

(九江学院经济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猪肉价格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我国猪肉价格呈现典型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一般而言,猪肉价格周期在3-5年左右内完成一轮下跌上涨。猪肉价格周期大幅波动,无论是对消费者的需求保障还是对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正所谓“价高伤民,价贱伤农”。要走出这种怪圈,不仅要研究提高养殖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增加供应的政策,还应从猪肉价格周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入手,从金融的视角提出破解对策,这正是本文分析的要义。

一、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特征

自1995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性特征十分显著。最近一轮猪肉价格周期从上一轮周期波峰2016年5月的最高价29.91元每公斤,跌至谷底2019年2月最低价18.33元每公斤,跌幅达38.7%;此后一路上涨,至2020年2月,达到峰值49.68元每公斤,涨幅高达271%,至今仍保持在高位。总结我国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现象,可以发现两大特征比较明显,一是波动的季节性特征显著,二是长期以来呈现上涨趋势。

(一)波动的季节性特征显著

猪肉价格的季节性特征表现在两点,生猪生产的季节性和猪肉消费的季节性。生猪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在于,一年的前两季度中母猪繁殖水平和仔猪成活率偏高,同时加上这两季度气候条件更适合生猪快速生长,从而更使得生猪供应充足,供过于求,使得猪肉价格下跌。相反,每年的三四季度,母猪繁殖能力低及仔猪因冬季死亡率升高使得生猪供不应求,使得猪肉价格上涨。猪肉消费的季节性在于,猪肉消费在一年前两季是淡季,相反地,在下半年,尤其是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成为猪肉消费的旺季,猪肉价格会因需求增长而上涨。通常地,这种季节性的猪肉价格波动会随季节性因素的消失回归至均衡价位。

(二)长期以来会呈上涨趋势

由于生猪生产成本长期来讲是不断上涨的,因而猪肉价格长期以来呈现上涨趋势。猪肉价格变化不仅取决于市场供求,还与养殖成本密切相关。养殖成本主要为饲养成本和人工成本。一方面,对于构成猪饲料主要成分的豆粕和玉米而言,长期处于平稳上涨趋势;由于对这两种饲料的进口依赖较大,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也会增加猪饲料成本。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进入了上升周期,人工成本随之增加,也使得生猪养殖成本成倍增加。因此生猪养殖企业为获利,必将会提高猪肉价格来弥补成本。

二、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原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还必须认识到除供求以外对猪肉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原因,比如近几年国家环保政策执行、生猪疫情和进出口等对生猪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供给因素

猪肉价格周期循环往往遵循生猪生产的轨迹:猪肉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生产者会根据价格来做出相应的对策。当生猪价格上涨,生产者有获利机会,从而会加大生产,即增加后备母猪及增强其繁殖能力,从而崽猪存栏及育肥猪出栏量会随之增加,久而久之,供过于求,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因此猪肉消费需求量增加,周而复始,形成一个个循环的“蛛网状”周期。

(二)影响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需求因素

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消费品,具有刚性需求的特征,即对猪肉需求相对稳定,长期的需求驱动趋势不明显。在短期内猪肉价格的波动本身会影响市场需求量,当猪肉价格较高时,消费者会减少对猪肉需求,转向猪肉的替代品,如牛、羊肉等肉食产品,从而缓解供不应求的状况,促使猪肉价格降低,有利于汤平猪肉价格的波动。但这仅仅影响短期猪肉结果的涨跌幅度,无法影响其涨跌趋势。

(三)影响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环保因素

前几年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环保政策的落实,使得生猪养殖数量大规模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猪肉价格的上涨幅度。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上呈现粗放型特征,生猪养殖产生的粪尿等污物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严重污染环境。在环保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生猪供给方面大量减少,进而使得供不应求,生猪价格出现急剧上涨。

(四)影响猪肉价格周期波动的疫情因素

生猪疫情的大面积爆发也是本轮猪肉价格高涨的重要推手。生猪疫情的爆发,导致上百万头染疫生猪被扑杀。一方面,生猪疫情的传播会使得生猪死亡率增加,从而减少市场供给,推高市场价格;另一方面,疫情封锁限制了生猪的跨地区流通,减少了全国猪肉的总供给,加剧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此外,近年来受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我国减少了大豆和豆粕等食料的进口,推高了该饲料的进口价格,也增加了生猪的养殖成本。

三、破解猪肉价格波动周期的金融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猪肉储备体系

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猪肉储备制度,对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至关重要。通对猪肉储备投入,能够更好地逆周期调节市场的作用。中央储备主要是为了满足应对突发事件和救灾的需要;地方储备则主要用于局部应急和保证节日市场的供应。要充分发挥好猪肉储备的“蓄水池”作用,完善储备调节功能。在市场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下跌时,要增加储备数量,缓解农民“卖猪难”的难题;同理,在市场供不应求、猪肉价格过高时,要增加市场数量投放,并且以最低标准价格投放。

(二)完善对生猪养殖投融资体系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中强调,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是生猪生产的重点发展方向。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需要完善对养殖企业的投融资体系。规模效益更是长远目标,要加大对养殖企业、合作社或农场的资金支持。在信贷支持方面,可以将生猪养殖贷款不良贷款率放宽至不高于涉农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在抵押品方面,可以将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生猪活体、土地经营权、大型养殖机械纳入可接受押品目录。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方面,可以为符合担保要求的种猪场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并保证贷款尽快到位。同时,多渠道为生猪的养殖技术创新与科研提供资金支持,提高养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达到规模效益。

(三)建立生猪生产全国统一信息库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自身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养猪行业的盈利,从而会有一些盲目跟风者只看到趋利性而并未从实际角度出发考量市场是否饱和而进行生猪养殖。所以,应对市场盲目性,应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生猪生产信息库机制,对于生猪养殖户应落实到每户登记制,从而可以更好地显示出生猪养殖规模的实际情况,为新入行业者有数据证明市场是否饱和或过度饱和来决策是否要进行生猪养殖。这样能有效得调控生猪供给量,避免生猪过度供给,进而平抑猪肉价格大幅波动。

(四)丰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产品

提高生猪保险金额,降低养殖户的生产风险。加大对养殖产业的保险力度,不论是对于生猪受自身“猪蓝耳病”的影响,还是受国外“猪瘟”的影响导致生猪产量的减少,引进指数保险可以减免养殖企业的养殖经济损失,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养殖企业的数量不会迅速减少;相反地,会提高养殖户稳产保供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生猪指数保险产品的试点与推广,保险产品出现了设计欠佳,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空白,从而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积极着手完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产品。

(五)优化调整政府补贴时间

现行国家按每头50元的补贴标准,对饲养能繁母猪养殖户给予补贴。这样能够保护以及提高能繁母猪的生产能力,从而能繁母猪养殖户会相继增多,仔猪量也会增多,进而育肥猪数量会得到相应的补给,供给增加,缓解猪肉上涨。但是当生猪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不断下跌时,这种补贴会加重这种情况,这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或暂停补贴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指挥棒作用。

(六)推进生猪价格期货上市

生猪价格期货,作为一种现代金融工具,可以充分发挥期货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功能。一方面,能够帮助广大养殖者通过期货交易行情及时了解生猪市场价格走势,进而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及降低生产经营的盲目性,进一步稳定生猪价格,避免猪肉价格周期大幅波动。另一方面,能够为大型养殖企业提供对冲因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带来利润下降的损失。

猜你喜欢
猪肉波动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