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绿色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1-12-03 04:50巩雪峰宋占锋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绿色蔬菜绿色食品四川

许 艺,李 红,巩雪峰,陈 鑫,宋占锋*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2.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冬春蔬菜”和“南菜北运”产区,栽培面积大、市场调剂强,2019年四川蔬菜播种面积突破133万hm2,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6.8%(2019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2086万hm2),居第五位,不仅保障了全省8000多万常住人口日常需求,还常年调剂1200多万t至全国市场(含泡菜加工转化),在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蔬菜安全、健康、营养,是高质量蔬菜的重要体现。四川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加上省委省政府将“川菜”产业纳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加强绿色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绿色食品认证,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升级,切实保障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四川省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1 发展现状

1.1 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稳中有进,产值增长快、贡献大

据2020年四川统计年鉴数据知,2015~2019年,四川省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2019年四川省蔬菜播种面积141.3万hm2,产量4639.1万t,分别较2015年增长11.2%和16.3%,均居全国第五位。四川省蔬菜产值增长较快,2019年四川省蔬菜产值为2097.3亿元,较2015年增长99.9%,助农增收贡献率多年稳居第一产业首位,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区域布局明显,蔬菜种植模式多样,种类丰富

四川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多样,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特征,逐渐形成了“攀西冬春喜温蔬菜优势区”“川南早春蔬菜优势区”“盆地加工外销蔬菜优势区”和“盆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带”三区一带区域布局,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习性,各区域蔬菜种植模式和栽培种类各有特色,攀西地区云量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全年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以冬春保护地栽培为主,主要栽培种类有番茄、辣椒、黄瓜、豇豆等瓜果豆类蔬菜;川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春季温度回升快,以早春大棚栽培为主,主要栽培种类有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四川盆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以夏秋露地栽培为主, 主要栽培种类有辣椒、茄子、番茄、黄瓜等瓜果类蔬菜和芥菜、白菜、莴笋等叶类蔬菜;盆周山区冬季寒冷,但夏季凉爽、光照充足,以夏季高山露地栽培为主,主要栽培种类有甜椒、番茄、黄瓜、西葫芦、菜豆、豇豆等瓜果豆类和大白菜、甘蓝、萝卜、莴笋等根叶类蔬菜。

1.3 特色突出,品牌知名度较高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四川孕育了众多优良产品,辣椒、花椒、莴笋、紫皮大蒜、芥菜、魔芋、黄花、木耳、羊肚菌、银耳等特色蔬菜享誉全国。“泡菜博览会”“蔬菜博览会”“食用菌博览会”“蔬菜品赏会”等的连续多年举办唱响了“四川蔬菜、天然生态”品牌,打造了“四川泡菜”“郫县豆瓣”公共区域品牌,培育了“威远七星椒”“双流二荆条”“西充二荆条”“汉源花椒” “北川花魔芋”“通江银耳”等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四川泡菜”于2017年被列入首批中欧地标互认互保产品;“郫县豆瓣”连续5 年跻身区域品牌地标产品百强榜全国前8 名,蝉联四川省地理标志产品第1 名[1];“茂县大红袍花椒”成功打入法国等欧盟市场;羊肚菌率先实现人工栽培,且生产面积全国第一。四川特色蔬菜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

1.4 绿色食品数量多,绿色蔬菜生产蓬勃发展

四川作为全国最早启动绿色食品工作的省份之一,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切实保障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截至2021年6月,四川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企业792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25家;绿色食品1837个,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质量监督合格率达99%以上。

四川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势头良好。如彭州市建立了大规模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销售基地,常年种植蔬菜约5万hm2(含复种),产量约233万t,产值约35亿元,蔬菜及其加工产品销售遍及全国300多个市县,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市); 广元市朝天区已实现无公害蔬菜全覆盖,7个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5个产品获有机产品认证,创建了“曾家山蔬菜”中国驰名商标,高山露地绿色蔬菜远销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并直供港澳,是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高山生态蔬菜之乡、四川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者与消费者对绿色蔬菜认识不足

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是一项结合生物学和种植学的高深生产技艺,对栽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我国绿色蔬菜栽培技术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生产技术体系,加上农业的生产主力军——农民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对绿色蔬菜生产技艺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不能很好地开展绿色蔬菜种植工作[2]。同时,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认识也不充分,大多认为不打药、不施肥、任其生长的蔬菜才是绿色蔬菜,而忽略了现代农业技术对绿色蔬菜生产的必要性。

2.2 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政府对四川蔬菜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支持力度,但排溉设施缺乏、大棚等保护设施简陋、交通运输道路不畅等问题仍然突出,且四川地形复杂,田块小而散,机械化应用难度大,直接影响了蔬菜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加上缺乏优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绿色蔬菜种植仍以散户为主,规模小、生产专业化水平低、管理粗犷。

2.3 优良新品种缺乏,栽培技术落后,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不高,冷链流通率不足

四川绿色蔬菜栽培种类多样、品种丰富,但多为外地品种或地方老品种,或抗病能力弱、品质欠佳,或产量不高,适宜四川本地自然环境、优质高产的蔬菜新品种缺乏。其次,绿色蔬菜栽培技术落后,生产中仍以传统种植观念为主,农药化肥滥施、现代种植技术欠缺,造成绿色蔬菜产品质量不达标、产量低。且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不高,冷链物流缺乏,以四川高山蔬菜为例,四川高山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不足10%,冷链运输设施缺乏,冷链流通率不足3%,物流成本高[3],造成蔬菜产品损耗较大、档次和附加值低,综合竞争力减弱。

2.4 品牌宣传和保护意识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川绿色蔬菜产品数量多、种类齐,通过连续多届“蔬菜博览会”“蔬菜品赏会”等活动的举办,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四川绿色蔬菜品牌知名度,但著名品牌数量少、影响范围小、后续宣传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加上品牌保护意识不强,造成大多知名品牌商标被随意冒用,鱼龙混杂,损坏了品牌商品市场声誉,降低了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信任度,最终直接降低绿色蔬菜市场竞争力。

2.5 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力度不够

四川是我国最早启动绿色食品工作的省份之一,在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等各环节均制定了地方标准或管理办法,但与日本、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四川绿色蔬菜在食品安全质量重视和质量监管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绿色蔬菜安全质量监测体系不完善、检测手段和方法不够多样、产品监督检测工作流程和内容不够严密、质量监管力度不到位等,严重制约了四川绿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3 发展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种植者和消费者绿色观念意识

推动四川绿色蔬菜产业发展,首先要让种植者和消费者对这种新的蔬菜生产模式和产品从思想上认识,再从情感上接受,最终在行动上体现。可通过现场展览、网络宣传、实际栽培效果展示、绿色产品品鉴等形式,加强绿色蔬菜安全生产环境、先进生产技术、健康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提高绿色蔬菜曝光度,提升种植者和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和对绿色蔬菜产品的关注度。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商品化率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绿色蔬菜高质量生产的基本保障,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加大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的投入,加强完善道路交通、保护地设施、排水灌溉等设施建设;同时,增加冷链、储运、保鲜、田间基础处理、包装等商品采后处理设施建设,有效降低损耗,提高蔬菜商品化率。

3.3 加强科技支撑,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育

加强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各科研院所和高校要在“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新品种选育”“省工节本、绿色安全生产技术”“采后处理、冷链运输及储藏加工”等方面开展研究,集中攻关、重点突破。要促进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同时,要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快技术推广,保障科技落地。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推动相关龙头企业到绿色蔬菜优势产区聚集,从而推进优势产区绿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并推进其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与采后处理加工,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结合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同时规范职业农民认定,做好职业农民政策配套,让更多有技术、有素养的年轻人加入到农业生产中来。

3.4 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建设,拓展销售半径

农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充分结合,才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充分抓住国家关于农业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机遇,加快完善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有效整合,资源共享,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发展,缩短产供销距离,拓展销售半径。

3.5 加大重点品牌打造,加强品牌保护

加强线下现场会与线上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互动宣传,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川菜走出去活动等形式,优先选择“四川泡菜”“阳光米易”“曾家山蔬菜”“西充二荆条”“新店七星椒”“通江银耳”“彭州莴笋”等知名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重点打造,继续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影响范围,力争打造成家喻户晓、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大品牌,然后形成带动作用,循序渐进,促进四川其他蔬菜品牌创建与培育。同时,要加大已有蔬菜品牌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绿色食品认证,规范品牌标识使用,提高标识辨识度,严格打击乱用冒用品牌标识行为,保证品牌效应。

3.6 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实行质量可追溯制度

绿色蔬菜的发展是在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兴起的,完善绿色蔬菜从生产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安全监管体系尤其重要。要加强安全监管相关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加快多样化检测手段和方法研究,强化产品监督检测工作流程和内容,建立全国统一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和认证认可制度,提高对绿色蔬菜品质的检测标准;同时,要建立绿色蔬菜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安全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宣传、奖励和政策支持,对失信单位和人员予以严惩,并取消其绿色生产资格。

3.7 建立绿色产业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

发生绿色蔬菜产业要注重建立绿色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重点推广“畜禽养殖—沼渣/沼液—蔬菜生产”“大田作物—秸秆—食用菌生产”等循环利用模式和“稻-菜”水旱轮作等粮经复合生产模式。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农业资源,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注重土地用养结合,实施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生态调控技术,保障绿色蔬菜优良生产环境。

猜你喜欢
绿色蔬菜绿色食品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要点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的实施研究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的实施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