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仿写能力指导探析

2021-12-03 04:37高桂明
初中生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教材文章

■高桂明

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起步。写作也是如此。课文,就是提供给学生进行仿写的主要对象。学生从课内外范文和名著名篇的阅读学习中汲取营养,了解社会生活,积累丰富的语言,习得写作技法,然后进行仿写。经过仿写指导与训练后,学生的立意、取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能力会得到提升,写作也水到渠成地进入创造阶段。

一、循循善诱,聚力仿写

仿写是一种传统的写作方法。朱熹说:“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也都认可了仿写的意义和作用。郭沫若曾告诉大家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我有一个写作秘诀,就是先看人家的书再写。”张志公先生也曾说:“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教育老前辈的精辟论述,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造成当前作文教学被动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仿写这一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环节。在进行记叙文作文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从教材中自主选择一篇记叙文的开头进行模仿。通过仿写,学生可能会很快写出较满意的开头。这比教师不停地强调写作要“开门见山”效率更高。由此可见,仿写指导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属意积累,科学指导

积累是模仿的基础,是写作创新的源泉。这里所说的积累,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多方面内容。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这一门课,也要学好其他功课;课外还要多读书报,广泛接触社会信息;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一言以蔽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为了帮助学生更科学地进行积累,笔者在班级开设了“积累课”(每周45分钟),从积累的途径、方法、范围等多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训练,以此强化学生的积累意识,养成积累的习惯。

古人强调“诗教”。一方面,它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使人“温柔敦厚”“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另一方面,可以让人学习语言,把话说得漂亮。传统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重方法训练、轻语言积累。如今,我们仍强调“诗教”,教学目标也不外乎上述两个方面。

语言的积累对写作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丰富的人,写起文章来文从字顺、生动流畅,表现力也强。我们熟知的许多大文豪,都是语言的“富翁”。一般人写文章,积累3000个语汇就够了,而英国诗人拜伦、雪莱掌握了8000至9000个,莎士比亚掌握的语汇是25000个。丰富生动的语言,使得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时,应重点明示几个途径,一是课内外名著名篇中的典范词汇,这些都是经过作家精心加工、认真提炼而成的;二是富有地域特色的鲜活的生活语言,这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三是充分发挥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的作用,正音释义,准确使用。

三、赏析范文,内化迁移

仿写是写作的开始,不是写作本身,更不是写作的结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初中生写作“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要想“有创意地表达”,首先要学习有创意的文章,模仿别人的创意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情,紧扣教材,从文章的语言、结构、选材、立意、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之后再引导学生尝试推陈出新,最终让学生扔掉仿写的拐杖,畅行自由创作之路。

1.语言的模仿。

教材中的选文语言文字都十分精练、优美。教师引导学生有意灵活模仿选文中的语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上完《孤独之旅》后,笔者让学生模仿此文写一篇散文。一名学生写的《遥远的思念》一文文质兼美,尤为动人。不过,教师在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模仿时,必须明确告知他们并反复强化一个观念:模仿不是抄袭。在仿写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厘清模仿与抄袭的区别、借鉴与创作的关系。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抄袭行为,可与其进行适当的交流,防止他们养成不良的习惯。

2.选题的模仿。

孔子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仿写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训练学生这种举一反三的思维。比如,学生学完《故宫博物院》后,笔者让他们仿写一个建筑群;学完《我的老师》后,就让他们写自己的老师、同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直接仿写原题。比如学生学完《春》和《背影》后,也以“春”和“背影”为题写作文。通过仿写,学生强化了类比思维的训练,并在与原文的比照中寻找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教材中的选文从内容到形式既全面规范又千姿百态。学生既可以模仿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也可以模仿局部的层次安排,以及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比如学生在写题为“告别童年”的作文时,就可以借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些过渡方式。

3.表现手法的模仿。

教材中不同的选文运用的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学生可以将这些表现手法灵活地运用在作文中。比如,笔者让学生仿照《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表现手法,围绕中心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典型材料,写题为“我校的活雷锋”的习作;模仿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说明事理的表现手法;模仿学习《昆明的雨》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托物寄意的表现手法。

茅盾说得好:“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仿写的“垫脚石”作用,让学生在不断的仿写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走向创作的更高层次。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厚重感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