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思政的路径
——以淮安市为例

2021-12-03 03:32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姬保卫范洁慧
亚太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淮安市红色思政

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姬保卫 范洁慧

中小学阶段,对于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学生,开设思想政治课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信息、经济、文化都向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冲击。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思想性,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很多思想政治理论都比较抽象,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他们很难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而且,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甚至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思考和探索,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学重点,从考试成绩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应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合课程思政的有效形式和路径,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突出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科学性,推进红色文化融合课程思政实现更大的突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

一、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现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权整合不够

淮安市红色资源很丰富,但是场馆大部分分布在淮安市的各个城区,规模也大小不一,很多场馆在藏品资源、活动开展、工作人员、经费补助、知名度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距。纪念馆具有强烈的专题属性,每个馆都承载了鲜明独特的红色基因,不同县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纪念场馆之间缺乏深层次交流合作,缺乏红色文化资源统一管理平台,无法形成联动机制,导致淮安市中小学生受众在高峰期使用和参观红色资源时体验感降低。

(二)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不强

淮安市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严重不足,甚至有些查不到官网,或者官网上有错谬的资料,地方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建设不足。全市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料没有进行全方位数字化建档,应把相关信息、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纳入数字化文献库,已使全市范围的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能够实现共享。5G的商业应用和AI(人工智能)及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不足,无法实现游客线上红色冲浪的愿景,缺乏沉浸式体验。

(三)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创新不足

淮安红色文化创意新潮的文创产品较为缺乏,红色旅游景区的文创产品单一,很多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老样子——纪念章、纪念币、图书等,鲜于创新,缺乏吸引力,更不用说成为潮流或“网红”产品。一些文创产品偏重文化属性,忽视了实用属性。此外,地方特色红色影视文化和电子娱乐产品几乎没有,亟待创新,无法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红色教育宣传格局。没有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开发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红色动漫游戏,不能将红色教育寓教于游戏,宣传广度和深度不足。

二、地方红色文化校园传承现状

(一)德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小学的德育课程通常是教育部门统一学校开展的思想品德课,主要围绕“价值核心与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在学校对学生身心发展提供有效的平衡机制,培育知识与道德素质同步发展的优质青少年,在理论层面上初步形成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干瘪的理论知识直灌入脑中,不利于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把控,而且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升学压力,学校及家长对语、数、外等主干课程重视程度更高,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时间上都压缩了德育课程的学习以及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红色文化教育内涵提炼不够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红色旅游景区达到249个,其中4A级以上173个,5A级26个。素有“苏北小延安”美称的淮安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旅游景点包括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等。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的英雄儿女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很多中小学在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参观景点、观看实物图片、瞻仰革命先辈等形式,不注重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与时代意义的提炼和升华,彰显不出新形势下传统红色文化资源的现代德育教育作用。

(三)红色文化校园氛围建设不浓

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身心价值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更是能使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接受本土红色文化的熏陶,达到陶冶情操、立德树人的目的。但从目前初步调研来看,淮安市中小学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并不乐观。中小学管理者普遍更加重视升学率,引起了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方面的松懈,浪费了优质的红色德育教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校园传承的德育教育不仅要“走出去”,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旅游景点等资源,还要“引进来”,利用红色文化、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等,教化当代中小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四)红色文化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目前,中小学德育课程理论讲授部分所占比例很大,实践教学环节很少,没能将德育教学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虽然淮安地区地方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但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运用。中小学所选用的也都是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体现不出地方特色,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不多是造成地方红色文化利用效率不高的核心原因。如果不能因地制宜,编制本土教材,推进红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资源,就无法满足新时代德育教学的需求。

三、地方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淮安作为革命老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淮安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历史遗存非常丰富,是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刘少奇等都曾留下不朽的足迹。淮安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淮安共有36个红色文化资源单体,数量多,种类丰富,并具有自身特色,在国内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淮安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和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三个景点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淮安红色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底蕴深厚,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既是对优秀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回应,也是地方中小学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

(二)立足第一课堂,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中小学生课程思政的有效创新

1.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依托恩来干部学院建设经验,创建淮安市红色教育培训学校,融合高校思想政治师资力量,整合社会上红色教育资源(老红军、老革命),组建淮安市中小学红色教育讲师团,打造一支红色教育“轻骑兵”。红色培训学校创新打造红色教育实境课堂,旨在以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精神为核心,面向全市的中小学教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将红色文化渗透到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

2.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内涵,推进红色校本进课堂

地方红色文化要有专门的教材,教材可以由中小学校单独编写,也可以由各中小学校与(区县)教科所等联合编写,但是必须由相应的党组织、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负责、统筹和审核,保证地方红色文化教材编写工作有效推进。另外,基于中小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红色文化教材的内容开发还应该注意趣味性和丰富性,加强红色教材的可体验性。这样才能促使红色文化教材真正“落地”,与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达到相契合的效果,发挥其有效作用。

3.创新课程思政理念的教与学

教:学科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很难像思政课程那样追求完整性、理论性、深刻性,而应采用结合式、穿插式、渗入式的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巧妙地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以多点辐射、有机贯通的方法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学:把社会当作大课堂,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各学科的学习中都能找到合适的融入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不要死记硬背相关概念和教条,而是要亲身参与体验,将相关理论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活跃第二课堂,延伸第三课堂,科学开发和利用淮安的红色文化资源

1.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整合,丰富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内容

加强不同县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纪念场馆之间深层次交流合作,通过联合举办展览、教育活动与人才交流互访,打造红色资源联盟、场馆联盟等方式,促进革命纪念场馆协调同步发展。将所有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由统一的机构管理,比如成立淮安市红色文化联盟,建立统一平台,联网发布信息,协调场馆资源,整合网络订票系统。针对淮安市中小学生规划统一的红色教育参观线路套餐和定制面向中小学生的宣讲内容。

学校应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素材,让红色文化进校园,打造可以在全国推广的红色文化教育品牌,比如深入挖掘新安旅行团革命精神的内核,不负总书记嘱托,学习好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在校园基础建设的过程中,红色文化可以作为血液融入,如建立革命英雄人物的雕像,打造相关历史文化广场,展览他们的文物,树立相关历史伟人名言石碑等。依托校园环境,红色文化的传承将焕发无穷的生命力,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紧密联系中小学生的生活。学校除了开展红色文化演讲、征文、影视作品欣赏等活动外,还可以针对中小学生在课外开展少先队和共青团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红军过草地的场景,将老革命老红军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贯穿于活动中,让红色文化进头脑、进人心。

2.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促进中小学生第三课堂建设

借鉴上海红色文化资源网建设经验,加快淮安市数字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建设,实现区域联动共享。探索“互联网+”视域下的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建设,创新红色文化融入路径,实现党史教育的趣味性、鲜活性和灵活性,建设淮安e红色网络课堂平台。完善对全市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料数字化建档,把相关信息、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纳入数字化文献库,实现全市范围的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植入5G资源的应用,利用AI、VR、AR技术,开发相应科技产品,有效改进红色体验效果。加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影视文化和电子娱乐产品。可以开发中小学生喜爱的红色动漫游戏,将红色教育寓教于乐,提高宣传广度和深度。开发红色手机App,主动向中小学生发送红色文化相关信息,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红色教育宣传格局。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政治遗产和宝贵财富,它们有着相同的文化根源,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有着相同的目标追求。因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教师应不断分析和了解现阶段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剖析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我国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健康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整合红色文化,我们应该首先突出红色文化整合课程的科学性,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红色文化整合课程,并努力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张性和统一性。

猜你喜欢
淮安市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