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庆,徐溪滢
(吉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满族是个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民族,并不囿于成见,以其卓越的建树,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文化,不仅涌现了久负盛名、饮誉文坛的优秀文学作家;同时,那浩如烟海、灿若星汉的民间文学,更以其炫目光彩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中,民歌占有较突出的地位。下面笔者将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来探究满族生境下民歌的生存与发展。
生境(habitat),意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所在的具体地段环境。生境内包含生物所必需的生存条件以及其他的生态因素。满族的“生境”包含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两部分。满族民歌是在满族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下形成的艺术文化。
人类经过无数次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一个世人公认的哲学命题,即世界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物质与能量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与转化之中,物质与能量的各种集合形态,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那么,物质与能量的集合与运动永远具有不可逆性。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关于这一定义,国内多数学者是认可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部分学者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歌的定义应当补充修正。这是基于在新的时期,民歌的创作亦包括笔头创作,且质量颇高、数量可观。从满族文化变迁中可知,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的变化都会引起满族文化的变迁,最终导向满族民歌的改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如何去定义民歌?换言之,当代满族民歌该作何定义?又将何去何从?
从自然科学体系中,我们发现“出于对实验反复验证的需要,必然要将特定时空域内的物质与能量集合状态进行长期保持”。在民族生境中同样需要找到其所处时代的“稳态”。稳态是指选定的观察对象在其存在的时空域内始终保持可识别的特征,使学者们可以反复地观察分析,界定该研究对象的属性。基于上文所言,若要对当代满族民歌进行相关研究,必须厘清现今满族生境的稳定形态,从而探索满族民歌发展的新路径。
纵观古今,满族社会与文化发生的巨大变迁,肇始于二十世纪初。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族的生境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经济生活多元化体现为经济环境多元与经济结构多元。
经济环境多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东北地区城乡人口中,便有一些满族民众率先选择个体经济生产,从事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运输业、手工业等,活跃社会经济的同时,也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2001 年我国加入WTO,在全球市场多元化的大趋势下,满族人民经济环境的多元性不断提高。
经济结构多元。随着旧有经济模式的打破,各种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多元并存的局面。在农业上,打破原有“以粮为纲”的旧有模式,发展特色蔬菜、瓜果、粮食等具有经济效益的种植业。如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当地政府明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畜牧业和多种经营,重点发展乡镇企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农村工作指导思想。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沈阳市郊满族乡村年收入万元以上的专业户主要从事的经济活动有粮食生产、果树栽培、蔬菜种植、畜牧、养鸡、渔业生产、粮谷加工、运输、商贸、餐饮服务等等。
生境中经济环境与经济结构的改变必然导致满族人民生活方式的多元,较之传统社会的渔猎、采集、农耕,这是基于物质与能量新形态的必然结果。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各地区人民都必将被多元文化所包围。美国人类学家福斯特说:“不同社会间的接触乃是决定文化变革的最重要的单一因素。”从满族生境变迁中可以看出,这一论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鉴于满族文化环境牵扯面颇为广泛,笔者撷取婚姻仪式、生育两方面进行归纳对比(如表1),以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腰站村为例。
表1
近年来,新宾满族自治县修订新的县志,以突出满族的历史与风俗文化,甚至新兴的旅游业也完全以满族文化为热点和卖点。当代的满族传统,很多都是演绎出来的,广大群众既不大会去翻阅典籍,也不会严分满汉之异同。就婚礼仪式而言,最经济实用、最从众的婚礼仪式,似乎更为合适。
现代化的冲击,使得满族民歌面临着压力、挑战和新的选择。纵观满族传统文化的形成轨迹,足见总是在与异文化的冲突中繁荣昌盛起来的,并在兼收并蓄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类型。基于此,可以说是满族族群所处生境的文化多样性刺激了满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满族民歌的发展。在满族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满族民歌参与群体日渐减少,不少民歌都已失传。满族民歌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笔者将着眼于满族民歌的生存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究满族民歌发展的新路径。
满族民歌,是满族人民历史、生活劳动的记录;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写照;也是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的表达。在当代社会中,满族民歌作为满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慢慢地被消解,特有的劳动爱情、婚丧嫁娶、相夫教子、民族信仰等功能业已消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民族音乐的艺术形式来看待。总而言之,当代满族民歌存在以下困境:
1.地理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土壤已经不复存在。
2.民族主体观念的改变,以“进步”的名义抛弃传统的生活方式。
3.现代人审美趣味的改变,尤其是年轻一代,当文化承担者老去,民族文化必将逐渐走向衰落与消亡。
蕴含满族人民生存智慧、生活知识、情感表达的民歌,当代社会应给予重新审视与评估,应深入挖掘满族民歌中的优秀特质与合理内核,探索民族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补的发展之路。当代满族民歌必须在当代满族生境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传承、发展,做好满族民歌的当代表达。
1.基于民族意识的保护
民族意识是满族人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一种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过程的复合体。基于民族意识的民歌保护,首先,应对满族社会中的基础文化设施进行建设,对民族文化加强认识;其次,应对保留下来的民歌进行文本解读,塑造满族先民人物形象;最后,应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和管理机制。
2.增强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感是满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归属认知。在民族交往之间,通过对比确立自身的群体归属。费孝通先生将此看作“人己之别”的形成过程。当今时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满族民歌的传承,必须增强满族人民对本民族的认同感。首先,加强对民俗活动的重视,提高满族民歌艺人的地位,建立传承机制;其次,将民歌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再次,地缘传承,包括同地缘传承、近地缘传承、远地缘传承;最后,学校教育传承(满汉双语沉浸式教学)。
3.立足时代的新发展
新时代、新样态。在新的满族生境下,满族民歌的新发展必须去除其糟粕。内容上,满族民歌需贴合当下的自然生境与社会生境;形式上,结合当代音乐元素,对满族民歌进行再构,使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功能上,在传统的“劳动的手段和伴侣、阶级斗争的号角匕首、人生的教科书、爱情的婚姻媒介等功能”的基础上,探索这些功能在当代的新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民歌是与劳动人民关系最为紧密,表现人们生活与社会现实最为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当下,满族民歌要寻求更大的发展与更多的机会,既不能囿于传统,也不能全盘汉化。满族民歌如何在文化趋同化和一种统一的模式中保持自身的独特韵味?通过对满族生境与民歌进行多维审视和深入探究,有利于找寻满族民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新路径,为满族民歌赋予新的内涵,实现满族民歌的活态传承。
注释:
①杨庭硕等.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第16 页.
②李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第205 页.
③沈阳市民委民族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满族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第221-2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