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鹏 李洋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特别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廊坊市地处京津雄的地理核心,一直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城市、宜居城市为目标。本文以生态为突破口,结合廊坊市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特征,围绕廊坊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主要通过生态格局、水网系统、绿地网络、绿色交通等四个方面探索廊坊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格局;宜居城市
引言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廊坊市毗邻京津,与雄安新区交界,十分重视生态建设,曾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等多项殊荣。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唯一一个全域纳入核心功能区的平原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思想和方法上积极探索和创新,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特别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明确生态廊道;加大京津保地区营造林和湿地恢复力度,建设成片森林和湿地;谋划建设一批环首都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園。”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廊坊作为核心功能区,对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九大生态绿楔,其中五条均与廊坊相接,北京与廊坊生态廊道共建对我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廊坊市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雄安新区等重大历史工程交汇叠加之地,生态环保任务也变得尤为重要。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衔接区域生态格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目标
结合廊坊市的自然条件和城市发展特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持续开展碧水蓝天工程,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格局。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高标准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率先在全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内容
围绕廊坊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主要通过生态格局、水网系统、绿地网络、绿色交通等四个方面探索廊坊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策略。
1.构建生态格局,控制生态本底
中心城区各类生态要素包括基本农田、林地、水系、水源地、蓄滞洪区、生态红线、已建设用地和适宜建设用地等。生态要素类型多样,但分布较为散乱,需要对其体系进行梳理。
综合考虑基本农田、林地、水系、水源地、蓄滞洪区、生态红线、已建设用地和适宜建设用地等要素,规划形成“水、林、田、绿”的生态本底。“水”主要是中心城区内的河流,“林”主要是主城区周边林地、沿水系、交通干线防护林带等,“田”主要是基本农田和除城市建设区、生态要素以外的一般农田。“绿”主要是主城区外的生态绿环以及城市建设区内的公园绿地。构建生态安全体系,为廊坊市城市高品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2.完善水网系统,修复水系生态
廊坊市中心城区现状河渠有大皮营引渠、八干渠、五干渠、六干渠、九干渠、南营排渠、龙河、凤河、旧天堂河和新天堂河。水系资源方面,水体河渠间连通性不足,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较弱;水质方面,现状大皮营引渠、六干渠部分河段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方面,由于河床淤积,部分河道渠化,致使水生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大幅度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丧失。
(1)完善水网系统
连通水系,局部拓宽水渠,打造“一库、四河、七渠、多支”的河湖水系,水面率从1.5%提高到1.8%。加强保护水源地及地表水体,提高用水来源的安全可靠性。划定主要水体蓝线,保障水体用地要求。严格按照《城市蓝线管理办法》,明确中心城区主要河道及重要水体等城市地表水体的控制蓝线。
(2)改善水体环境
控源截污,杜绝水体污染源。对所有排污口进行排查摸底,找到混接错接偷接等问题点,彻底解决污水直排问题,综合整治城区水体污染源、农村水体污染源和工业废水污染源。规划新建城区采用完全分流制。
内源治理,治理黑臭水体。首先进行疏浚清淤,加强河道清淤和底泥疏浚工作,彻底根治底泥污染物积存与释放问题。然后进行生态水补偿,定期用工业用水、再生水为河渠补水,加快渠道水体流动性,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最后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道中及驳岸两侧的植物群落,恢复河流的自然流态并创造丰富的自然生境。
(3)构建海绵系统
中心城区结合生态系统、绿地系统、水系以及现状土地开发情况,形成“点状、线状、面状”调蓄设施相结合的“大海绵”系统,达成70%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面状调蓄设施包括湿地公园、透水铺装、公园社区绿地及地块内部绿地中的下凹式绿地;线状调蓄设施包括水体廊道、道路绿地和公共通道绿中的植草沟等,联系面状要素和点状要素;点状调蓄设施为规模较小的块状绿地建设点状海绵体,广泛分布于中心城区,可起到明显降低城市综合径流系数的作用。
3.完善绿地网络,提升绿地品质
近30年来,廊坊市城市空间加速的快速扩张和粗放管理,使整个城市绿地系统受到显著影响,问题突出。中心城区环城绿带受到侵蚀,环城绿带逐步缩小;社区级公园不足,存在较多未在公园有效服务半径范围内的城区。
(1)构建绿地网络,挖掘绿地潜力
严格保护区域生态廊道和组团间绿地,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开发利用,在外围环状绿带中融入休闲娱乐功能。打造森林中的城市,规划在主城区外围环形绿带中生态相对不敏感区域,针对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植入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有效保护绿带不被侵蚀。规划1条外围郊野生态环,1条中央休闲活力环,1张社区服务网,串联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及重要公共設施等节点,形成开放的网络化空间系统。
挖掘绿地潜力,积极进行微空间改造。增加社区公园数量,有潜力地区充分利用城市空地、旧厂房、待拆迀建筑等,建设规模较大的社区公园。无潜力地区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城市灰空间、边角空间等打造小微绿地。
(2)整治滨水环境,打造多样水岸
构建多样化的亲水活动岸线空间。根据水系自身的功能需求、滨水周边区域的功能需求以及水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展示来划分岸线,分为都市活力型、生活休闲型、工业景观型、城市公园型和自然郊野型岸线。
提升滨水空间的活力。考虑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活动时段与活动规律,分年龄层设置多元活动,如休闲、康体、工作、交流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大化利用滨水空间,打造24小时全周期活力水岸。提高滨河空间的可达性,将滨河的城市灰空间,转变为城市积极空间。增加进入滨河空间的支路和步道,可对滨河周边现有次要街巷进行慢行化改造,以增强城市与滨河之间的通达性。
4.发展绿色交通,营造慢行环境
主城区现有公交线路41条,以廊坊站和廊坊北站为中心向外辐射,基本形成“七横七纵七环加辐射”的线网格局,但公交出行分担率低。自行车专用道、非机动车道、机非混合道、自行车停车设施等步行和自行车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步行和自行车环境品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1)突出公交优先
优化公交线网及站点分布,调整部分线路,解决针对公交线路运行距离长、组团间联系通道少等问题。适当增加公交线路,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率及站点服务范围,拓展公交线路向周边城镇延伸,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建立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实施公交走廊快速化改造,打通网络瓶颈,提升主城区和关键路段的公交运行速度。
(2)构建慢行网络
建立覆盖全市的慢行休闲道路网络,打造一个完整的休闲、生活、娱乐的城市绿色慢行休闲系统。合理划分重点发展区域,并在此区域营造环境与行人、非机动车一体化的人性化、生态化的交通空间。构建都市生活步行区域,依据步行交通聚集度、交通设施条件、地区功能定位及其对外吸引力等因素,将都市生活步行区域划分为三类,步行Ⅰ类区为市级公共设施、公园、核心商业区、中心商务区、政务区、交通枢纽等;步行Ⅱ类区为城市副中心、组团级公共设施、一般性商业区、政务区、大型居住区等;其余地区为步行Ⅲ类区。
依托中心城区绿廊绿道及水系,连接城市主要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等重要节点,打造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自行车线路。通过自行车专用道的打造,借此鼓励市民骑行,配合城市自行车道,提倡自行车交通,让骑行成为廊坊的时尚,让自行车道成为廊坊市的特色风景。形成“一区三环线多环路多支线”的自行车专用道网络结构。
(3)优化换乘环境
慢行网络作为公交网络的补充,可以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注重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在交通枢纽、公交站点周边设置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及自行车租赁点,满足自行车与公共交通间的换乘需要,以实现“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曾珠;现代经济探讨;2008,5:81-84.
[2]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J];钱易;审计观察;2018,6:18-23.
[3]我国生态文明治理变迁与责任落实[J];邬晓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12:66-69.
[4]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J];穆虹;宏观经济管理;2019,12:8-11.
[5]新中国7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实践探析[J];李劲;特区实践与理论;2019,6:34-39.
[6]《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7]《廊坊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