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影响:作为网络文学构成要素的互联网技术

2021-12-02 17:55谈海亮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写作者网络文学话语

谈海亮

技术作为互联网生成的基础力量,存在于网络文学活动的生产、传播、消费等每一个环节、存在于作者、媒体、作品、读者、文学评论者等每一个要素之中。技术既与网络文学的每一个构成要素互文存在,也作为一种要素和力量独立存,并始终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技术从仅仅作为外部力量,到转化为作为文学本体因素,始于书面文字时代。在书面文学产生之前的口头文学时期,文学虽离不开对于技术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但它的表达媒介借助于语言,语言一经符号化,并形成基本的系统,其传播可以不借助于任何承载物,只存在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之中,书面文字的出现将文学以符号形式固定,文学从此具有稳固的文本形态,从书面文字时代开始,技术对于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介入程度大大加深,此时,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文学的外部对象和环境因素而存在,它决定着文学的文本形态。

纸张的发明为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开启了新的历史时期,造纸术将文学的发展推上了时间的快车道。纸张使得文学的书写、存储和传播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知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流动速度加快、范围扩大,既往由帝王将相和贵族群体垄断的文化权力体系开始松动。造纸术一经发明,便循着技术的逻辑不断演变优化,纸张催动印刷技术问世,技术在文学发展中的积极功能和参与角色,在从文明诞生直至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时代来临之前的,都是一种不言自明、毋庸置疑的观念。到了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技术的功能和角色才被以另一种视角来审视,及至网络文学诞生,技术作为文学构成要素的地位一跃上升为足以与作者比肩的重要位置,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力更是体现在直接决定着网络文学每一阶段的发展状况。

作为网络文学的生存空间,互联网技术对于网络文学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写作、传播和交流平台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技术深度介入主体,文学生产由单纯的人类作者走向人与机器的间性主体。

技术对于写作而言,是主体的一种能力扩展,一种“补足力量”。在传统文学时代,作家大多要经过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写作训练阶段,写作训练时,摘抄、背诵、模仿经典作品的妙句金言、表达风格,几乎是训练初期的一门必修课。在书籍阅读的场景中,写作者要寻找到合适的参考素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浏览无关的章节,而在网络场景中,借助网络搜索技术,写作者可以一秒之内搜索出数百、上千、乃至数以万计的经典语句,无论是写景状物的云雪风雨、草木虫鱼之白描手法,还是心理描写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之抒情手法,抑或是对古今中外文学典故的旁征博引,都能够瞬间呈现在写作者眼前,供其选择参考,免除了写作者在无关阅读上的时间成本。虽然,“无关阅读”同样也是潜移默化的文字训练,但是,精准搜索并不对应着阅读量缩小,写作者完全可以将时间花在更多地“相关阅读”上,搜索技术让写作主体掌握了更多的时间主动权,丰富了素材的选择范围。

文学作品的创作,不仅是一种源于心灵的精神生产,事实上也是一种艰苦的体力劳动。长期伏案写作,对作家的身体造成巨大损耗,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写作对作家的体能更是极大的挑战,在专业作家中,长期写作导致的早衰现象并不少见,二月河、路遥等作家都曾感叹过长年写作对身体健康的摧毁。在电脑发明之前,作家依靠笔墨纸张写作所经受的体能消耗较之电脑写作更为严重。虽说传统文学时代的文学稀缺性主要归因于作家数量的稀少,但文学写作所需要的体能也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的写作,对写作者身体的损耗程度较之传统文学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日更数千字、动辄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强健的体能。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AI写作的出现,如果能代替作者去从事“码字”工作,何尝不是一种对人的身体的解放。2006年上线的“猎户星座”写诗软件尚显笨拙,2017年出版的机器人“小冰”写作的诗集就已达到让人真假难辨的水平,美国人工智能专家则已开始探索AI自动写作长篇小说,虽然AI写作直至今日仍然还称不上成熟,但它必然会为技术介入文学创造更多想象空间。

文学一向是人文话语的领地,作为一种观察样本,网络技术在网络文学中的决定性存在角色和影响力,进一步加重了本已存在于人文话语中的技术恐惧症。在文学的视野中,对于技术的恐惧,既有文学话语对于外部技术世界的不适和焦虑;也有文学话语对于文学活动中的技术的排斥与批判。

人文主义者站在被互联网浪潮冲击下不断被侵蚀和缩小的领地上,忧心忡忡地对技术进行着持续的批判。在文学的话语中,在互联网从早期的稀缺性向大众阶层快速普及的过程中,传统文学话语对于网络技术的批判也愈趋强烈,网络阅读对书籍阅读时间的分流与抢占,网络文学对汉语表达规范的破坏,对文学话语秩序造成破坏……等等,类似观点屡见不鲜。

在文学话语中的技术否定论调里,技术不仅仅是中立的技术,技术还暗含着意识形态,人们在使用技术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控于技术的意识形态。诚然,文学写作和阅读的介质技术形态,不仅仅会改变写作者和阅读者的使用场景和使用体验,还会让使用者在适应技术介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与之相应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但是,技术的意识形态属性,不仅仅存在于网络技术之中,同样也存在于作为纸张和印刷技术产物的书籍、报刊之中,在印刷文化中,文学作品出版流程的作者投稿、编辑审阅、文字校对、刊号给定、印刷发行,书籍的分行排版、图文分列、逐页装订、封面封底、静态存在,共同生成一种线性、秩序、逻辑、完整的认知方式和观念形态,对应着个体与体制之间的承认、接纳、规训的科层制度,而在网络技术媒介中,作者的自由写作、自由发布,作品的在线存在、互动传播,生成一种自由、民主、共生的话语体制。主体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在印刷技术的文化语境中和网络技术的文化语境中的确各有区别。但是,同样是由于技术产生的意识形态,印刷技术之下的意识形态并不一定优于网络技术之下的意识形态,至少从时间的维度来看,网络技术代表着当下的、最新的和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只不过,印刷技术所产生的意识形态,从纸张的发明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较之于仅仅只有数十年的网络技术,其意识形态显得无比坚固和庞大,掌握着极大的话语权。

面对网络技术的介入和革新,文学共同体应该积极扩大将视野扩展到新的文学文本形式层面,而不是固守在书面文字的领地里,将书面文字视为最为主流和纯正的文学作品,文学已经将影视、音乐纳入麾下,应该继续向更丰富的文本形态领域延伸。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纸张可能消失、书籍可能消失,甚至书面文字的应用范围也会大大缩小,但是语言会一直存在,而且只会越来越丰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不会消失,只是转变为新的形式。

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我们所欠缺的不仅不是对技术的批判,反而是对技术的接纳与学习能力。与西方文化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传统相比,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伦理与感性,中国的文化话语以儒释道为主线,科学话语一直式微。这种文化传统一方面造就了中国文化中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另一方面也曾经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入世界现代进程的步伐。超文本作品实验在西方英语网络文学的顽强生长和在汉语网络文学中的迅速衰落,提醒我们在网络技术应用于文学实验中的不足。所以,在今天,我们固然要对技术发展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失落的现象保持批判精神,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新技术的积极拥抱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宪. 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羅先海. 技术、媒介与网络文学的发生[J]. 长江丛刊,2018(13).

[3]李俊. 作为技术的文学还是作为艺术的文学[J]?南方文坛,2017(5).

猜你喜欢
写作者网络文学话语
画与理
白马
调查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论写作(创作谈)
写作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