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闽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1-12-02 17:55邓松水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融合旅游

邓松水

[摘要]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在融合过程中将释放更强的能量取得1+1>2的产业叠加效应,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增强旅游魅力,以旅游传承交流文化,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格局。本文对推进闽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红色文化 旅游 融合

闽北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如何更好的推动闽北红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让文旅产业走向更有诗意的远方,本文试图从红色文化旅游的视角加以思考。

一、閩北红色文化资源总体情况

福建省南平市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被誉为“红旗不倒”的地方。早在1926年就成立党的组织,是福建省最早建党的地区之一,福建省五大农民暴动地之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战略支撑地之一,新四军重要来源地之一,中共福建省委、闽赣省委、闽浙赣省委等3个省委的诞生地及长期驻扎战斗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福建的前沿基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方志敏、彭德怀、粟裕、罗炳辉、谭震林、滕代远、叶飞、肖克、萧劲光、陈丕显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闽北留下光辉的战斗足迹。全市10个县(市、区)均属于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县。革命遗址、文物、纪念设施遍布全市10个县(市、区),据统计,共有革命遗址360处,位居福建省设区市前列。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7处。

二、闽北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思考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1.编制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南平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设立南平(闽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深入挖掘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组织专家、学者共同编制符合南平实际的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使南平红色旅游资源能够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

2.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机遇,整合各级各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红色资源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高品位发展。充分用好用活原中央苏区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老区建设资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补助等资金,加强展馆、纪念馆等设施建设和保护修缮;利用省级红色旅游专项资金,加快红色景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红色景区服务设施。特别是要重点扶持被列入《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被列入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第18条的黄山→婺源→上饶→弋阳→大安→武夷山线路开发及已建成的6家A级景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在吃、住、行、游、购、娱、学、养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二)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着力打造精品线路

树立品牌意识,把南平市红色旅游资源打造成的“红色旅游品牌”。

1.突出重点品牌。着力推介闽北红色旅游品牌,为打造闽北红色旅游名片营造舆论环境。针对武夷山大安、邵武金坑、顺昌洋口等知名度较高的红色景区,通过专场推介会、新闻媒体专栏报道、编排系列红色旅游宣传画册、张贴宣传画、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叫响红色旅游品牌,提高省内外知名度。

2.打造精品线路。根据闽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一中心二轴线四个重点区”的总体布局进行打造。“一个中心”就是武夷山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轴线”是倾力重点打造两条最具闽北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如:①坑口革命旧址群—大安红色旅游景区—闽北历史纪念馆--列宁公园—新四军赤石暴动烈士陵园—上梅暴动遗址,②中共闽赣省委旧址—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3军团临时指挥部旧址文昌阁—金坑红军桥—邵武革命委员会旧址—邵武中央苏区纪念馆;“四个重点区”就是建设四个重点红色旅游示范区如武夷山、邵武、延平、顺昌的红色旅游示范区。

3.融入地域文创。整合南平市红色文化资源要素,开发一批红色旅游文化商品。结合旅游要素,完善红色餐饮、红色特色商品购物、红色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推介地方特产,做宽、做长、做大红色旅游产业链,凸显地域风俗,提升旅游形象,形成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三)加强区域内外合作,探索产品融合新模式

1.加强区域合作联动。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地区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邻近的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南平市不仅要整合利用好本地区的红色资源,同时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与邻近省市的区域合作,将竞争关系转化为共同发展,变挑战为机遇,共同探寻红色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大胆创新,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寻求跨省市的区域合作机会,形成“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送、线路互通、联点成线、串线成网”的闽西北红色旅游合作区域。

2.探索产品融合新模式。依托原有的丰厚的旅游资源,推动红色旅游与观光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有机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之路,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南平真正成为“红”(红色旅游)、“绿”(山水生态游)“古”(古越文化、理学文化)、“俗”(民俗文化)以及茶文化旅游、会展旅游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协调发展的世界级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一是结合革命老区与著名革命遗迹、历史事件或人物资源,探索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或红色文化体验区模式。打造方志敏主题公园、东方军入闽主题公园、赤石暴动主题公园等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二是结合革命老区与著名特产地资源,探索生态农业观光园模式。打造延平王台等地“红+绿+趣”生态、农耕、教育、体验的红色旅游景区。三是结合革命老区与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资源,探索休闲旅游度假区模式。打造邵武金坑乡、和平镇,武夷山大安村等地“红+绿+古”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紧密结合,“铭记历史、留住乡愁”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四)完善红色保障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强化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好高校、科研单位和景区管理单位的力量,支持有条件的大中专院校开设与红色旅游相关的课程和专题班;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南平市红色文化读本》,让红色文化的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从小有针对性地培养储蓄红色文化的后备人才;结合南平市红色旅游产品的定位,按照中央培养五好讲解员的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点)导游员、讲解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开展导游培训班、导游大赛等活动,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完善导游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有良好服务意识、服务技能、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在机构、编制、资金上给予保障,稳定专业人才队伍,建立有利于南平市红色旅游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

2.推进红色景区提档升级。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南平市的红色旅游产品进行精度、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逐步提高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安革命斗争历史陈列馆等场馆的档案,在加大图片展示的同时,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景观、影像等形式,结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渲染效果,综合立体直观地展示闽北革命斗争的历史。积极打造闽北红色文化旅游网上展示馆,推出闽北红色文化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馆,红色文化AR(增强现实技术)系列产品,使红色文化表现形式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增加红色旅游的参与性和趣味性项目的开发,使游客能在轻松与严肃相结合的环境中接受革命精神的教育,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融合旅游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旅游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