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彦涛
(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公主岭 136102)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品种选择及后期种植管理,还有突发性病虫害。玉米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首先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病虫害再采取正确的防治手段。预防与治疗技术可分为物理控制、化学控制、生物控制和农业防控四大类。需要对玉米疾病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和疾病的传播,从而提高玉米产重。
玉米螟也被称为卷心虫,不利于玉米叶片的生长,同时损坏玉米籽粒发育,造成玉米减产。玉米螟幼虫会损坏玉米穗并影响授粉,同时,可以穿透穗并吸收纤维,造成玉米植株发育不良。因此,如果玉米植株被玉米螟严重破坏,会影响玉米产量。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玉米叶片,如果有少量的生长孔,则应注意是否发生玉米螟。
蚜虫是种植玉米时最常见的虫害。成熟的蚜虫从玉米叶中吮吸液体,影响玉米植株发育。当发病严重时,玉米芽收缩导致叶子萎缩,甚至会大面积死亡,直接造成玉米减产。玉米成熟期间出现蚜虫病,叶子会过早掉落,缩短结果期。蚜虫易被识别,而预防和控制蚜虫的困难在于蚜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此,蚜虫的危害持续时间较长,且一旦流行,将对玉米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害。
红蜘蛛也是玉米常见虫害之一,专门从叶片中吮吸汁液,阻碍植株发育,该害虫主要发生在玉米发芽或新鲜玉米长出叶子时。被红蜘蛛破坏的玉米叶颜色逐渐从绿色变成黄色,色泽变重,并出现小而密集的斑点,直至干死。因此,红蜘蛛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杀手之一。预防和控制红蜘蛛的困难在于难以有效了解红蜘蛛的生存习惯。
玉米枯叶病也被称为大斑病,在我国相对普遍,危害严重。叶斑在玉米叶上形成青色斑,并逐渐变成5~10 cm 大小的斑块,严重损坏玉米的叶子甚至传播到玉米穗中。
物理控制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玉米害虫的一些弱点和习性进行控制。我国目前常用的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光线驱虫,即利用害虫不喜光的特点,在夜间玉米植株上放置通风灯和诱虫器,以达到驱除和消灭害虫的效果[1]。这种物理控制技术纵然效果良好,但是由于操作复杂,昆虫诱捕器难以布置等问题,导致成本昂贵,并且仅适用于小范围内预防玉米疾病和害虫,物理控制技术不会损害玉米植物和农作物,且对环境无损害。因此,可以用作辅助方法,与其他防治技术结合使用。
化学控制常见的是喷洒高效农药。化学预防控制技术是当前最常用的预防和控制技术,同时也是预防和控制玉米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喷洒化学药品会对田间的玉米、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并影响农民自身的健康。因此,必须科学使用农药,以减少农药危害。随着“绿色控制”概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苦参碱、阿维菌素和其他杀虫剂,具有良好的功效且毒性较低。总之无论是病害还是虫害,科学用药尤为关键。
生物控制原理和物理技术控制类似,两者都是利用害虫的弱点和习性达到防治效果。生物防治技术不会损害玉米作物及其周围环境,已成为大多数玉米种植者经常使用的控制方法。例如,在玉米田上放置刺眼蜂,可防止害虫卵的孵化,从而减少成虫对玉米植物的伤害。但是,将大量物种带到同一地方将迅速导致当地物种结构之间失去平衡,因此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投放量。
鉴于玉米种植过程和种植技术带来的潜在病虫害风险,有必要建立严格的管理过程和科学选择种植方法,从根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促进玉米安全健康的生长[2]。农业技术控制的方法是:
2.4.1 严格选择玉米种子
优质玉米种子有利于更好的抵抗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规模,更好的防止种子源感染,并减少害虫的滋生。可以使用种子处理和浸泡等方法来提高种子在繁殖过程中的存活率,并确保玉米植株后期的生长质量。
2.4.2 强调整地的重要性
田间准备工作是在种植玉米之前清除土壤中的杂草、农作物残留物,提高空气渗透性以及土壤中氮、磷和钾的元素组成,减少播种面积,增加对害虫防控的技术,有助于减小害虫和病虫卵的数量。
2.4.3 加强玉米的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时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通过合理调节喷药时间和水肥用量,保证玉米植株健康生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玉米田及时除草可以让玉米拥有更加好的生长坏境。此外,要加强对玉米田的日常检查,防止大范围的病虫害发生。
建议处理好玉米秸秆,争取消灭越冬虫源。同时建议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也可以在玉米螟产卵的始盛、高峰、盛末三期放赤眼蜂杀卵。化学药剂选择方面,可以使用质量分数2.5%敌百虫颗粒剂蘸心叶,每500~600 株/kg,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 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 g撒入心叶。
坚持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为主,增强抗逆性,密切观察田间变化,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该害虫一般多发生在玉米心叶,一旦发病可以在心叶期选择化学药剂,每0.067 hm2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 kg 撒于心叶。如果发生在抽雄期建议使用3%啶虫咪或10%吡虫啉,每15~20 g/0.067 hm2兑水50 kg喷雾。
选择抗病害虫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早春可以进行翻地,清除田间杂草。为了防止发生该虫害也可以适当保护其天敌,一旦发生红蜘蛛建议田间喷药选用1.8%阿维菌素、20%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
建议在播种前,确保整地质量,选择高产、抗病的玉米杂交种,添加基础肥料氮、磷、钾,叶面喷施,提高玉米的抗旱性。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对叶片疾病的抵抗力可以有效减少田间和环境中携带的细菌数量,并防止对玉米叶片的破坏。另外,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以每700 m2喷洒50 g 和50%的好纯净3 次,或600 倍液中的50%硫代磷酸甲酯,900倍液中的40%克瘟散乳油等。每两周使用一次喷雾剂,循环2~3次,并确保将药物喷雾均匀,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3]。
玉米属于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品之一,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我国对玉米的需求,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不断研究预防和控制玉米病虫害的新技术。在预防和控制过程中,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谨慎选择治疗时间,并混合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