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侏儒进行曲》的风格特点研究

2021-12-02 07:25许凡
艺术品鉴 2021年32期
关键词:格里格侏儒协和

许凡

一、生平与创作

爱德华·黑格勒普·格里格 (Edvard hagerup Grieg,1843—1907),十九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北欧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挪威民族乐派的主要奠基者与开拓者。他的创作涉猎各种体裁,包括钢琴抒情小品、弦乐合奏、声乐作品以及为话剧配乐的管弦乐等,题材多源于挪威人民的生活场景、祖国的自然风貌、民间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既保留了浪漫主义风格传统,又集民族音乐风格之大成,音乐多细腻小巧、婉转精炼,善于运用大胆、新颖的和声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钢琴抒情小品是格里格最重要的创作体裁,他一生创作了66 首抒情小品,编撰为《钢琴抒情小品》一书,共分10 册,包括Op.12、Op.38、Op.43、Op.47、Op.54、Op.57、Op.62、Op.65、Op.68 与Op.71。该作品题材多源于挪威的自然风光、民间生活与神话传说,记录着格里格的创作心境与美学观念,表达了格里格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二、音乐特点

(一)创作背景

1891 年夏,格里格与好友在卑尔根的山间漫步,有感而发创作了第五册《抒情钢琴曲集》(Op.54),这部作品是十册《抒情曲》中最著名的一部,被看作是格里格音乐美学的代表。《侏儒进行曲》是作品54 中的第三首,是最著名且最富特色的作品之一。选题源于北欧文学史诗《埃达》中的神话形象“侏儒”,又称“矮神”,它们身材矮小、长相丑陋,但幽默活泼、精通采矿冶炼技术。在这首乐曲中,格里格以极具特点的和声写作技法与鲜明的个人风格,运用各种弹跳性和弦,伴随着滚奏音型,完美刻画出侏儒滑稽灵活、生动神奇的音乐形象。

(二)创作特征

1.曲式结构

复三部曲式结构(如图1):

图1 复三部曲式结构

该曲由复三部曲式写成,呈示部为五部的单三部曲式、中部为变化重复的单二部曲式、再现部则完全再现。

呈示部(第1 小节—第70 小节),五部的单三部曲式。A乐段是重复型双句体开放乐段,a1乐句是a乐句主题动机的上行四度模进。B乐段为对比型双句体开放乐段,右手五音一组的动机化音阶与左手跳音结合,为之后乐曲的展开做出准备。连接部分有8小节,采用连续的跳音和弦引出主题再现重复的A1乐段,推动音乐的发展进程。A1乐段运用主题材料重复的手法,低音声部织体八度加厚且旋律声部高八度重复,进一步加深主题,增强该段音响效果、丰富了音乐层次感,推动乐曲继续向前发展。B1乐段是B乐段的变化重复,以模进的方式多扩展出3个b乐句。A2乐段在重复时,仅再现了A乐段的开始乐句,形成首尾呼应,使乐曲平稳过渡至中部。

中部(第71 小节—第123 小节),并列单二部曲式结构,材料与呈示部完全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C 乐段由4 个平行乐句组成,d1、d2、d3乐句的音乐材料均来自d 乐句;D 乐段是两句体平行乐段,e1乐句是e 乐句的展开。C1、D1两个乐段四度模进、变化重复C、D 乐段,乐思在反复陈述时,在结构上比原材料有所缩减,在比例上与主部相称,具有凝聚收拢的感觉。

再现部(第123 小节—第194 小节),完全再现呈示部。

2.旋律

该乐曲整体旋律线条宽广,呈横向进行,以级进为主,伴随着三度、六度跳进,跳音手法贯穿全曲。

(1)半音旋律

浪漫主义时期,半音化手法得到广泛应用,它为声部的进行增添了半音倾向性、装饰性,使作品更具戏剧性。格里格在他的创作中,也大量使用半音化手法,同时带有挪威特色。

如乐曲的a 乐句(第3—第6 小节),旋律声部依次为d2—#c2—c2—b1—bb1—a1—#g1,右手旋律和弦式半音下行带来了各种不协和音的碰撞,与左手低音伴奏声部的五度固定音型构成了极具色彩性、刺激性的现代音响效果。

(2)模进

乐曲一开始,a 乐句的主题旋律通过向上四度模进变化为a1乐句的旋律声部,而低音声部仍持续在d 小调主、属音构成的五度固定音型上,随着旋律音区的升高,推动着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作分析

1.调式调性

格里格在传统大小调式的基础上,充分融入挪威民间调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调式结构。

乐曲《侏儒进行曲》整体调式走向清晰,调性统一。呈示部为d 小调,中部转入D 大调,再现部又转回d 小调,运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手法增加调式之间的并置对比度,增强作品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因素与紧张性,使音乐更具对比性。

2.节拍节奏

该乐曲采用2/4 拍,以中速快板(Allegro moderato)展开,节拍使用规整,节奏速度的变化大多在节拍内进行,属于进行曲风格。

在节奏上,呈示部多采用八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的结合,配合切分音符,运用这些典型节奏型的连接,加强作品的内在动力,加深音乐表现力,从而刻画出侏儒诙谐、活泼的形象特征;进入中部后,节奏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六连音为主,音乐情绪平稳舒缓。从第87 小节开始,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六连音紧接着四分音符,增强了旋律的流动性,使该乐段更富歌唱感。

3.和声

格里格在继承传统创作手法的基础上,结合挪威民族民间音乐特征,进行了大量个性化和声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和声语言,如持续音、非常规处理不协和和弦、终止式等。

(1)五度持续音

格里格深受挪威民间音乐影响,在他的创作中常用持续音模仿民间乐器的音响效果,而在低音声部使用开放的主、属五度持续音是格里格作品低音持续音的最大特征。

在作品的一开始,低音声部采用主、属五度双持续音以强调调性的呈示与和声的稳定,从第3 小节开始与内声部跳动的三度持续音,相结合,增加音乐内容的复杂性,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音响效果更贴切侏儒的主题形象。

(2)不协和音响

①不协和音程

乐曲一开始,连续不协和音程的使用伴随着低音声部的主、属五度双持续音,形成激烈的音响,丰富了旋律的色彩性,使音乐情绪更加饱满、突出、强烈。

②七、九和弦

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复合的、不协和的和弦结构是格里格和声最大的特点。

进入中部后,乐曲出现属七、属九和弦,伴随着和弦音的增加,作品内部结构越来越丰富,色彩性和弦的使用为抒情、柔和的中部烘托出不协和的紧张感,增添了几丝神秘色彩。

③平行不协和和弦

两个以上的和弦音以基本相等的音程或和弦作连续进行,即构成平行和弦。在格里格的创作中,经常使用平行进行中的协和与不协和和弦,不协和和弦不必立刻解决,而是采用半音级的方式连接到相似的不协和和弦上。

在《侏儒进行曲》第93—第96 小节,运用分解和弦模式,调性由bB 大调转为D 大调,和声连接依次为D11—D11/S—S,构成平行三度关系的D11和弦进行,使声部之间相互取得平衡,产生新的音响效果。

(3)不完全结束主和弦

格里格在继承传统终止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改变,如省略主和弦的三音或五音,甚至同时省略,从而形成不完全结束的主和弦。

在乐曲《侏儒进行曲》中,其终止式以省略三音的结束主和弦为主,使用不完全和弦增强音乐作品特殊的和声效果。

4.织体

(1)五度持续音织体

各种形态的持续音在低音声部的使用,是格里格音乐创作中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在《侏儒进行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中,主、属五度持续音织体贯穿其中,该持续音织体的运用既明确主调调性,又模仿出挪威民间乐器哈登格提琴的音响效果,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2)和弦式织体

乐曲进入中部后,伴奏以和弦式织体为主,采用有规律的和弦脉动。该织体既强调了乐曲的流动性,活跃情绪,同时,使单一的旋律片断增加和声衬托的厚度,突出和声的色彩性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格里格《侏儒进行曲》曲式结构、旋律、调式调性、节拍节奏、和声、织体方面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该作品的风格特征,格里格在继承与发展浪漫主义传统作曲技法的同时,又融汇了挪威本民族音乐语汇,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作品中表达着格里格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猜你喜欢
格里格侏儒协和
“侏儒”蜻蜓
亚洲象中的婆罗洲侏儒象
格里格格巫婆和一张银色碟片
爱德华·格里格:北欧音乐巨匠
亚马孙雨林首次发现杂交鸟类
协和搬家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村里的井
情欲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