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关节型黄水病浅析*

2021-12-02 03:19申淼新童晓鹏杨双双尼玛扎西尼玛普尺根旦仁增多吉普布卓拉
西藏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黄水藏医风湿性关节炎

申淼新 童晓鹏* 杨双双 尼玛扎西 尼玛普尺 根旦 仁增多吉 普布卓拉

1 西藏民族大学基础医学部 西藏拉萨 850000 2临床医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藏医学理论是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藏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总结,而黄水与黄水病是其特有的认识疾病的方法[1]。藏医理论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固有的隆、赤巴、培根被自然界气候急剧变化或饮食不节、行为起居反常、不适和突发原因等外因侵扰人体七精华、三秽物而发病的。藏医学的湿痹与黄水病中的骨黄水病类似,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2],类属于中医证型中的痹症范畴。骨黄水病又称为关节型黄水病,作为高原地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意在通过对关节型黄水病和痹症的病因及诊疗方法的浅析,探究其在藏医、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不同,进而为现代医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出补充。

1 黄水及关节型黄水病

藏医认为饮食进入胃内,经过消化,精微物质被转化为血液,如果过食肉、酒等营养丰富之品使得血液偏盛,血之糟粕生化称为胆汁累积于胆内,胆汁又分成精华与糟粕,其中精华部分化生为黄水。黄水分布于周身包括肌肉、骨骼及脏腑等内外各处,尤其是肌肤间和肢体各关节,属于机体内的一种基本物质,具有润泽机体及输送饮食营养物质至肌体各处的的生理功能[2]。痹症属于黄水偏盛或偏少导致的黄水病的一种,正如《四部医典·论述本》有言:“因缘湿腴境与油腻食,未转轻未熟黄水盛,黄水成驻于骨肉筋腱生湿痹”[3]。

“黄水”作为机体组成成分之一,当人体的“隆”、“赤巴”、“培根”等基础物质发生变化,会导致其在质或量等方面发生变化,形成病理性黄水,继而导致“黄水病”的产生[4]。临床上将黄水病分为黑黄水病和白黄水病两种,其中黑黄水病是由于培根和隆失调所引发,属于寒症;白黄水病是由于赤巴失调所引起,属于热症[5],而根据异常黄水入侵途径的不同,又将黄水病分为皮肤型、关节型及内脏型[2]。

关节型黄水病即骨黄水病,其病变部位多为关节,通常表现为骨骼剧痛,关节疼痛,屈伸行坐困难,关节部位肿痒,出小疹[6],具体表现则为关节疼痛、肿胀不利、骨痛,严重时累及周围多个关节,使其发生慢性病变。早期症状多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晚期则为关节强直、关节变形及功能障碍[7]。这些表现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

根据藏医药理论指导,作为基础物质之一的黄水,经过在体内发生变化,出现不足、过量或其他病理性变化,均会形成“黄水病”。由于地处高原,西藏地区地势高、雨水少,同时又具有低温、强日照的条件,长期生活在此种自然环境下的人们易患多种疾病,黄水病只是其中的一种。黄水病大多起病缓慢,在出现明显的关节及周围症状之前,大多数患者会有一段时间的全身不适、乏力、发热、食欲减退或手足发冷等全身表现[8]。关节症状包括晨僵、关节疼痛和肿胀、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外的其他表现,因此对黄水病的治疗,不可忽视。

2 藏医对于关节型黄水病的治疗

藏医对于疾病的基本诊断方法大致有“目察”、“口问”、“触摸按摩”等三种方法,细分又可区分出舌诊、脉诊及尿诊等1200 种方法[9]。而其治疗原则是在藏医的三因素理论指导下,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思想形成的疾病治疗法则。与中医学理论类似,亦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预防及治则[6]。同时,藏族人民亦钻研出许多药物及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其中流传千年的藏医药浴,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医在治疗黄水病时常从患者的饮食、起居、药物及外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调理[10],其理论认为湿痹即为关节腔内黄水积聚所形成,对其发病初期,多服用痹回转汤并多喝白开水,此后则有十八味党参散、北派十八味水银散,根据病情的寒热不同,则配合有相关的单味药或用文冠木煎汤送服。热盛者,内服二十三味檀香丸;寒偏盛者,先服汤药,再内服十五味贝琼丸加精炼水银、少许五根药制成的丸剂或五味石榴散加三味黄水药、驴血,早晚白开水送服[6]。此外亦有运用温泉浴或五味甘露浴等浸浴方法治疗难治的热证或寒症。

除此之外,饮食方面也应该以稀粥、黄母牛和山羊奶酪汁、白开水、茶水等性凉、轻食物为主,而腐败变酸、油腻、盐类食品等则须为禁忌[11,12];而起居方面则忌日晒、烤火、白昼睡眠、久坐湿地及冷风处;若病情好转之后的调理则可饮用《后续部》中的蜂蜜酒、服用文冠木药油和五根药油丸为佳,同时运动方面可在干燥地区进行以不出汗为度的轻微活动,即不可剧烈运动。

有学者认为,藏医理论治疗黄水病主要是以“干黄水”为主,同时调节“三大因素”,使之平衡[13]。另外还有人认为藏药无尾果的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14];还有研究学者认为五味勒哲汤散具有干黄水、消炎之功效[15],可作为治疗关节型黄水病的主要方剂。中藏药十味猛鹏散具有散寒通痹、活血散瘀之效[16];金诃二十五味儿茶丸具有祛风除湿之能[17];五味甘露液可舒气通络、活血化瘀[18]。同时,亦可将外用药浴法与藏药内服相结合,共同治疗关节型黄水病[11]。

亦有研究表明[19,20],将藏医火灸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有书籍指出,临床中治疗黄水病的基础药材[21]包括五种根类药材及三种热性草药[2],将不同药性的藏药根据黄水病的寒热属性、发病部位及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配合使用,同时配合其他的治疗方法,可以很好的缓解疾病产生的痛苦。

此外,中医认为痹症是由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一种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肿胀、甚至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形成的原因大抵包括体质因素、气候条件及生活环境等[22],与藏医理论中“黄水病”的形成原因颇为类似。

传统中医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根据痹症形成的病因病机不同,临床上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于不同证型分别采用祛风、除湿、清热、散寒、化痰、通痹等方法。亦有学者在对痹症治疗的相关药物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可运用天然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治疗[23]。

关节型黄水病与中医痹症相类似,藏医在治疗此类黄水病时所遵循的“四系统治疗法则”及“热病寒治,寒病热治”的基本原则,与中医遵循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还有痰瘀痹阻、气血虚痹及肝肾虚痹等类型的痹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和治疗方法,以及中医外治法治疗痹症,包括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以及中药熏蒸疗法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痹症的治疗,舒遵华[24]等人认为具体的中医治法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疾病类型对前人的经典方剂进行加减,还有学者认为针刺可以通过引起内源性阿片肽等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25]。

3 结语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虽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副作用较大、费用较高,目前多种研究表明,中医药或民族医药在治疗疾病及缓解患者全身症状方面具有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的特点。

痹症的中医治疗以及关节型黄水病的藏医药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在治疗过程中凸显了其特殊作用,但由于中医治疗方法种类繁多,且各方法之间存在差异,每一流派的辨证与辨病之间亦略有差异,因此在后期的临床治疗中,应充分发挥中医与其他民族医药之间相结合的优势。利用藏药熏蒸治疗痹证,能够调节患者身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因此,加深对具有中医及藏医等传统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优势的疾病的了解,对传承和发展藏医药及传统民族医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补充目前临床诊疗方法亦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黄水藏医风湿性关节炎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藏医脉诊程序标准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药三黄水类方治疗“黄水病”用药规律研究
理发店店主坚守24年的“约定”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高墙内的暖“心”人
高墙内的暖“心”人
藏医灸法治疗坐骨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