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兵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网络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形态,近年来在科技的推动下,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带领网络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网络经济的发展特点如下。
首先,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新的生产要素,且不同于传统的生产要素,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没有受到边际生产率的限制,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从数字技术的不断投入中获取收益,而基于数据的共享性,企业获取数据的边际成本将不断下降,激发企业加大数据利用,成为数字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一方面已经拥有了获取大数据的能力,如阿里巴巴通过淘宝获得了消费的具体数据,而这些数据通过常规手段很难搜集,网络经济下给了企业合法合规的搜集数据的渠道。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将数据转换成“财富”,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部门,企业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
其次,数字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数字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经济初期,计算机的大规模使用带动了信息制造业、计算机行业的振兴,而到了现阶段,以数字技术改造为主体,推动了通信业、软件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传统在线下举行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可以在线上找到“翻版”,如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网络打破了地理障碍,极大拓宽了人群参与程度。尤其对服务业来说,网络经济给服务业重新洗牌整合的机会,相关企业可以抓住机会开创企业新的利润获取模式。
第三,数字加速对各个行业的重塑,形成了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下互联网不仅是信息联通的媒介,也是数据产生的基础和来源。企业通过产业数字化实现由传统生产向智能生产的转型,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在网络经济下,企业通过价值整合、用户连接等途径获取产业生态竞争优势,最终带来了整个产业供给革命,从而让客户获得全新的感受。
2.1 饲料配方单一,高端产品严重依靠进口尽管饲料企业对蛋白原料的需求增加,但目前玉米和豆粕仍是饲料配方的主要来源。其中玉米还能满足自给自足,但豆粕类饲料主要依靠进口,进口比例一直在80%以上,其他蛋白原料如DDGS虽然目前以国产为主,但进口价格波动加大,对企业经营依然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消费者的选择多元化,高端饲料原料的进口越来越多,如甜菜粕、苜蓿草等,而国内企业无论从产量到质量都难以达到市场要求。
2.2 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大量小厂饲料行业存在的超大企业和大企业较少,年产千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只有3家,大部分饲料企业年产量不足万吨。在近年来的行业转型中,小的饲料企业越来越难生存,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仓储成本等在企业整体销售费用占比较高(杨睿博,2020)。而行业内大的饲料企业发展缓慢,兼并势头并不明显,所以市场割据现象仍较为严重。
2.3 生产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由于机器设备相对陈旧,数据更新速度慢,导致饲料生产精准度不够,营养成分含量较低,配方设计不合理,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资源利用率低下。尽管网络经济已在各行业铺开,但饲料企业的运营管理思路还比较陈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关注度不够,产品生产仍然以传统生产线为主,产品配方跟不上消费者的变化,导致供销两端不能完全匹配,这是影响饲料企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创新投入不足饲料企业普遍微利,投入研发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设备。饲料企业对产品研发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对产品研发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而整个产业链的下端在网络经济下正进行着新的革命,企业对研发、创新越来越重视。饲料企业在产业链离消费端距离较远,还没有意识到研发、创新的重要性,而随着网络经济拉动产业链的协同和一体化发展,饲料企业将逐渐加大创新投入。
网络经济下,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选择、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成为饲料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直接动力。同时网络普及化使企业可获取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价值越来越大,通过智能化、数据化改造后的饲料企业能在网络经济时代获得新的市场优势。同时网络经济下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推广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对资金规模普遍不大的饲料企业而言,网络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品牌建设。饲料企业作为产业链上游的重要一环,对消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直接。由于网络经济下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所以饲料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客户好评,客户在社交圈上的评论比广告营销的效果更为突出,这也是网络带来的放大的宣传效果。
但网络经济下饲料企业也面临新的挑战。首先,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需要转型,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效率较低,难以支撑企业、客户、供应商之间的有效连结,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重建才能适应网络经济的新要求。其次,网络经济下饲料企业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传统经营下品牌不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但在网络经济下,面对越来越分化的消费者群体,企业的产品定位也越来越细化,同一个产品领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有更高的辨识度才能提高消费者黏性,这就需要企业提高品牌意识。最后,饲料企业需要进行营销方式的创新。网络经济下营销平台主战场从线下转到线上,而营销的方式也更多元化,传统饲料企业并不注重营销,而现在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更为紧密,需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网络营销手段。
4.1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在工业化时代,企业组织结构体现明显的等级垂直结构,企业管理缺乏灵活性。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需要对市场外界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反应,同时,企业通过网络与其他企业的协同合作越来越紧密,这时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的弱点明显突出,需要企业在组织结构上进行革新,使得结构更趋于网络化、扁平化,增加信息在企业内部传达的效率,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对饲料企业来说,在构建新的网络组织时,一方面要从横向上延伸饲料服务,从单一品种的饲料供应扩展到多品种的饲料供应,以平衡某一类品种价格下跌对饲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追踪养殖主体需求的变化(尚秀国,2016)。积极升级产品线,开发高附加值饲料产品,跟踪消费者的消费变化调整产品配方,以迎合消费趋势的变化。同时,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需要加强服务。饲料企业要做好饲料使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为下游客户提供饲料使用线上线下咨询和辅导,把服务品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发挥好网络平台与客户的即时对接、交流作用,以平台为中心提高客户黏性,将服务营销塑造成新的盈利点。
在纵向业务上,通过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深化分工合作,实现企业管理的扁平化。在上游市场上,加强与大豆、玉米等原材料市场合作,强化对原料市场行情的信息搜集工作(韩秀清,2017),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把握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形势,掌握采购主动权。同时,利用好网上交易平台,加大网络采购力度,减少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采购渠道。在下游市场,通过与养殖场、家庭农场合作形成一体化养殖模式,增强市场抵抗风险能力。饲料企业最终要通过跨界融合,发力消费端,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联系更加紧密,而不仅是做中间产品的供应商(丁孟春,2016)。以肉蛋奶为例,饲料企业可以通过生产技术革新生产更好品质的肉蛋奶产品,但下游消费端被双汇、蒙牛等品牌所掌控,利润空间狭小。如果饲料企业将产业链延申到消费端,形成独有供应渠道的消费产品,将会为企业打开利润空间,增加与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
4.2 积极开展线上营销在网络经济下,线上和线下营销融合已成为趋势,饲料企业应抓住线上营销机会,主动出击,构建以自身为主的线上营销链。具体应做到:首先,打造线上交易平台,为区域内的饲料企业提供信息发布、搜索、买卖需求等功能,方便农户通过电脑或手机app浏览咨询,在此基础上达成交易。其次,提供农户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定制讯息,提供农户个性化体验,加强与大客户沟通频率,及时了解农户饲料需求动向。通过追踪流量来源渠道,了解不同特征农户对饲料的多元化需求,从而为差异化的饲料产品供应提供依据。最终通过构建线上营销增加线上品牌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饲料企业应注重产品品牌推广,根据David Ogily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品牌形象论,AIRies&Jack Trout 提出的品牌定位论,品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是长远的,品牌将成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标志。尤其在饲料行业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品牌营销将为产品差异化竞争提供可行路径(高凯,2020)。在网络经济时代对品牌推广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1)善用数字手段对品牌精准营销(詹晓娅,2020),如设立子品牌,根据大数据描绘的用户画像特征进行精准品牌推广营销,如饲料业巨头正大集团就在各领域设立了多个子品牌,在鱼饲料领域设立了5个以上的子品牌。在网络经济下,通过数据更能了解客户的需求,更适合品牌精准营销。(2)善于利用短视频、社交平台等工具进行社会化网络营销(张党利,2016)。短视频等工具比传统图文、视频营销更立体化,更有利于传达企业的产品思想,引起客户共鸣。在传统经营模式下,饲料企业与用户的联系较少,客户黏性较低,通过新媒体平台有助于拉近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加深用户对品牌的了解,提高营销效果。
4.3 创造长尾优势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了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 Effect),该理论提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尾部”需求,只要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和流通渠道,就能成为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甚至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蓝海燕等,2018)。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互联网将市场规模的界限无限延伸,企业更可能依据长尾理论进行经营决策。
饲料市场尽管这些年头部企业发展迅速,市场集中度仍然不高,单厂年产10万t以上的企业总产量只占到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0%,客户中也以低收益中小客户为主,居民消费的不断细分给很多非主流产品以机会。这时只要找到精准的市场空白点和结合点就会有商机,如福清蛋鸡,宁德大黄鱼市场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创造长尾优势,企业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积极搜集分析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网络经济下数据平台的使用更为频繁,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搜集、追踪、分析等,能更清楚地把握目前消费端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线,开发新产品。如随着人均收入上涨,人均水产消费将持续提升,给水产饲料带来较大市场空间。居民对优质海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国外海鲜产品的国内养殖,饲料企业需要通过淘宝、京东等消费平台把握海鲜产品的养殖动态,为不同种类海鲜的饲料生产做好准备。其次,打造小众传播平台,形成集聚效应。长尾理论针对的是小众消费,由于消费群体相对分散,产品传播渠道十分有限,通过互联网技术聚焦小众群体十分必要。对于饲料企业,需要关注猪肉、家禽、水产等小众养殖、消费市场的分享平台,如养殖论坛,养殖微信群,晒单、朋友圈分享等,在这些平台进行精准推送也更利于饲料企业产品的推广与传播互动。
4.4 生产智能化改造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连通,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要求标准化、数字化、透明化的生产模式。透明化要求生产设置可追溯系统。对饲料加工来源、成分、批次、运输目的地等数据建立详细的电子化目录,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对饲料质量安全形成可靠的追溯体系,既方便在质量出现问题时立刻溯源查找问题所在,又为饲料企业的精准营销提供基本数据。
智能化已经在各行各业铺展开,数字化首先要做到自动化控制生产,减少人力成本和操作误差,实现多样化饲料产品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高精度生产。
数字化要求实时搜集、分析数据,如在生产颗粒饲料中实施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加强对制备过程中水分、温度、氧气度等数据的采集与控制,提高产品生产稳定性和质量达标率。用数据打通饲料生产生态链,通过物联网、饲联网、食联网等系统将饲料企业、畜牧养殖企业、屠宰场、下游消费端连结在一起,使相关产业产生的生产数据、财务数据、消费数据线上化、可视化、共享化,提高整个生态链的运行效率,促进饲料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化。
透明化要求对饲料生产全程进行监测,对每个步骤跟踪记录。在原料管理上,通过网络平台实现统一采购,避免不同批次产品混合使用引起的质量不稳定问题,将原料采购记录统一用网络报表记录存储。在小料配料管理上,可与配方系统集成管理,使用电子监控系统对配料添加进度实时监控,实现配料添加的精准控制,避免人工作业增加成本。在产品管理上使用电子条码、出库扫码,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并且建立订单管理系统对订单流向线上管理,建立经销商管理系统,方便产品出现问题时精准批次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