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 勇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但要保证园林植被的成活率,而且要使园林景观能满足艺术性、观赏性等不同功能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的不断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维护园林正常功能的发挥。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也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的有效延伸。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并且保证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有利于提高管理效果。因此,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需要积极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各项管理要点进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景观工程的综合效益。
园林景观中苗木的成活率是衡量园林绿化工作效果最直接的指标之一。通过精细化管理,能针对各个环节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为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体存活率,促进园林工程建设高效进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1]。
相对于前期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养护管理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大。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植物肆意生长,难以保证景观效果,而且会出现病虫害问题,导致整个绿化工程的有效寿命大大缩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基础的市政工程之一,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效果直接体现相关部门的工作能力,如果管理不到位,易引发不良的社会舆论。而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改革动力不强,如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就能将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有效约束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加快改革创新步伐[2]。
园林景观工程不仅是为城市和人类提供服务,更是为整个生态环境修复添砖加瓦。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能缓解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行精细化管理可以表明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能让人民群众受到积极感染,正确认识绿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环保理念,有效推动园林景观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些城市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上,如果遇到经济困难的情况,会不断压缩绿化养护经费,导致人员和机械器具配置不到位,无法提升工作效率。除了基本的资源配置不到位,在制度建设、管理模式、计划制定、信息收集、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吸收先进经验,积极进行优化调整。
许多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待遇较差,大多都是年龄大、文化低的人员,而且人员结构不稳定,流动性较大,时常出现人手不足、沟通不畅等问题。而且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身体力行、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落后、管理技能缺乏,有的年轻人员不愿深入一线,虽然经过了系统的学习,但是实践能力较差,所以整体上管理效果不佳。
园林景观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管理起来存在诸多困难。例如,垃圾、尘土等覆盖植被,或者冬季积雪堆积在树木周边,影响植被生长;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薄弱,在有效监控不到位、惩处力度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居民没有形成景观保护意识,人为故意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3]。
随着污染加剧和环境恶化,许多地区出现了病虫害频发的问题,如法桐、国槐、雪松等常见树木每年都会出现槐蚜、国槐尺蠖、松大蚜等虫害。喷洒药物是最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但是污染较严重,而且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易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管理计划不科学、资料记录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安全生产意识差、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等,是出现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水平。
制度建设是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制度建设涵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养护阶段。制定设计阶段的管理制度能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使园林绿化工程与城市主体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制定施工阶段的管理制度能提高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打造精品工程。在前两个阶段的制度保障下,能更好地开展养护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具有周期性、复杂性和长久性等特点,日常管理涉及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整体造型维护等各个方面,通过制度建设能实现养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能将具体目标和任务有效分解、落实[3]。
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有些管理混乱问题主要是由于各阶段问题交代不清、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造成的,因此,可以实施设计、施工、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即由同一部门同时负责设计、施工和养护。这样既可以减少审批程序和工作交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争议,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为精细化养护管理提供支持[4]。
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需要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养护管理计划,包括全年养护工作计划、月度养护工作计划、每周养护工作计划,要明确每个工作周期的管理重难点,合理调配管理资源,并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调整,避免过于死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根据执行情况的动态反馈不断完善管理计划,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是一项烦琐的工作,必须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保证一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可靠性。开展苗木建档工作,掌握每一株植株的栽种时间、生长情况、土壤环境等基本信息,以及机械使用情况、施肥和浇水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苗木修剪情况等日常管护信息。同时,加强动态维护,及时进行更新补充,并针对档案中记录的信息进行抽查,避免出现胡编乱造的情况,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园林绿化养护需要的人员众多,如果人员流动性较大,则难以获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并不复杂,任务定量划分相对简单,所以要尽可能实施定岗、定人、定任务的管理模式,合理划分工作区域,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将卫生清扫、景观修剪、浇水施肥、平整场地、病虫害防治和补植补种等工作分配给具体人员,这样能直观地记录和比较工作人员的任务完成情况,方便进行考核管理和责任追究。
安全生产是所有行业的基本要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需要工作人员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做好应急预案,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行分析,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养护过程的监督,灵活采用多种巡查方式,检查是否存在违规情况,及时给予指正和惩处,避免重复问题再次出现。另外,要做好安全保障和事故处理,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响应,给出合理的处理办法和补救措施。
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约束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充分发挥激励和惩罚的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全体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可以将安全作业情况、生产资料使用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协作情况等作为考核评价指标,分配适宜比重的分值,并进行汇总,以此作为个人能力和薪酬待遇的主要依据。
信息化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也需要加快建设信息平台,降低沟通成本。例如,通过公众号、信息服务平台、热线电话等方式让人们共同参与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鼓励他们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打击不良行为,宣传绿化保护工作。也可以加大投入建立专门的绿化监控网络,实时掌握各区域的情况,出现问题后迅速反馈,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下发任务给一线人员,快速对问题进行处理。
园林绿化管理面向的是全体社会公民,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绿化管理工作的地位。对于一些损绿、毁绿行为,要严厉打击,塑造良好的植被生长环境。
除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外,还应尽可能提升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爱绿、护绿的文明新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抵制随意破坏园林绿化工程的不文明行为。同时,加大执法力度,针对恶劣典型事件严肃处理,及时遏止不良思想的蔓延,让人们共同参与绿化养护管理工作[5]。
本文首先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并多角度研究了园林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