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SWOT分析

2021-12-02 23:27张馨宇方伟张伟春
辽宁农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产者设施蔬菜

张馨宇方 伟张伟春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

彰武县处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土地面积为36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共计18万hm2,辖22个镇2个乡、183个行政村,1 535个村民组,人口42万,其中农业人口34万,为典型的农业生产县。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已将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列为全国8大重点蔬菜区域之一,在这个机遇之下,发展设施蔬菜的前景极为广阔。

1 彰武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辽宁省传统的粮食生产县之一,彰武县的主要农业产业是以玉米、花生为主。而设施蔬菜产业是2008年才开始在彰武县形成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县共有20个乡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而设施蔬菜作为彰武县的非主导产业,到2019年,全县已有设施蔬菜日光温室小区 86 个,生产面积为280 hm2。主要种植的蔬菜作物有甜瓜、番茄、芹菜、尖椒、角瓜、黄瓜、芸豆、叶菜类等。通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1]。同时,随着近年来市场的需求及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彰武县的设施蔬菜在产业发展上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拓展的空间。

2 彰武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势

彰武县生长季日照充沛,雨量适中,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为7.2 ℃,年平均年降雨量510.3 mm,平均无霜期156 d,全年日照时数2 822.6 h。同时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基本无工业、人为污染,是理想的农业生产用水。哈尔套镇就已有青椒、西红柿、茄子、黄瓜等蔬菜作物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该镇被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2.2 区位及交通优势

蔬菜属于生活中必需的生鲜类食品,蔬菜的新鲜程度和蔬菜的品质一样,直接影响到销售的效益。因此,运输成为蔬菜销售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彰武县处于沈阳、阜新、内蒙古通辽等城市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东距省会沈阳市125 km,西距阜新市115 km,同时国道101线和304线贯穿境内,极大缩短了彰武同沈阳中部城市群的距离,降低了蔬菜外运的时间和成本。

2.3 农业科技支撑优势

阜新市政府从1982年开始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科技共建工作,30年来共组织了9个不同学科的科技人员到阜新市地区进行农技服务[2],并派遣科技干部进驻彰武县,在县及乡镇中担任科技副职。协助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服务农业生产、引进科技成果、培养科技人才,建立蔬菜示范基地。同时,科技副职人员的选派工作也加强了科研单位与政府部门双方的合作,从而获得了互惠互利的良好效果。科技副职及蔬菜科技特派团的进驻,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在彰武地区展开推广和成果转化,使包括彰武县在内的阜新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者,在蔬菜种植技术和经济收入上都得到了提高[3],为彰武县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彰武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劣势

3.1 日光温室基础设施落后,抗气象灾害能力不足

彰武县作为辽宁省自然灾害种类较多,灾害频繁,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每年在彰武县均有发生[4]。而彰武县主要用于设施蔬菜生产的日光温室,部分设施较为落后,排灌及抗风灾能力薄弱。常因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造成设施蔬菜在生产中减产。在进行越冬栽培的茬口,由于彰武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冬季常出现大风、低温以及日照不足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对蔬菜的生产、销售及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 在近几年,彰武县的设施蔬菜发展滞后,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减少,抗气象灾害及设施基础落后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设施蔬菜生产者往往因为反复受灾及经济原因,无力对栽培设施进行重新整修。一些生产者因此放弃该种生产方式,或改为进行大田生产、或进城务工。以至于一些生产小区,因受灾后没有及时整修而长时间荒废,最后导致无法再次生产利用。

3.2 缺乏专业农业技术服务人员

目前,彰武县及各乡镇专职农技人员短缺,无法满足区域设施蔬菜发展需求。当前农技服务、推广大多以科研单位或辽宁省内的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技术人员不定期的来到生产区,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虽然可以有效的解决当时的生产问题,但当设施蔬菜生产者在平时的生产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往往要等到下次技术人员再次来到棚区时,才能得到技术上的指导和药剂推荐。这样可能错过植株病害的最佳处理时机,造成病害扩散的隐患。因此,应注重培养地方农技服务人员,解决彰武县农技服务、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3.3 人才及主要劳动力流失严重

近年来,彰武县的农业人口大量转移,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都留在大中城市工作。而作为农业生产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大部分前往一些城市或发达地区务工。留守农村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及妇幼,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5]。而以这样的人口结构根本无法承担农业生产劳动,这也将成为了彰武县设施蔬菜发展即将面对的严峻考验。

4 彰武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机遇

4.1 政府政策支持

从2014年开始,彰武县实施“沈阜现代化农业示范带工程”,为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将重点发展四大产业,而设施农业就是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在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当中,有10个项目主要涉及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计划发展设施蔬菜面积1 500 hm2。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强有力的推进了设施蔬菜的产业化发展。

4.2 市场空间广阔

彰武县与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相邻,有着非常好的市场机遇。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截止至2019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约832.2万人,加上流动人口总人口数在1 000万以上。而沈阳市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产品主要来源于几个周边农业县,分别是康平、法库、新民、辽中、台安和彰武。据统计,沈阳市现有大小农贸市场在170个以上,如果以每人每天消费蔬菜1 kg来计算,沈阳市每天就要消耗蔬菜1万t以上。以此为依据,仅沈阳市的蔬菜零售市场,每年就至少有数亿商机[6]。因此,彰武县的设施蔬菜产业可以通过实施“融沈”战略,打造绿色蔬菜产品供应基地,为彰武县发展设施蔬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3 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进驻,为彰武县提供良种种植基础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生产基础资料,是解决农业生产根本问题的重要手段。一切农业增产措施的体现和实现都取决于种子的优劣。在彰武县,除了科研院所为彰武县的设施蔬菜发展提供技术力量外,国内外的农业龙头企业的进驻,也为彰武县设施蔬菜品种的更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荷兰瑞克斯旺种苗集团公司以及海城的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都在彰武县设有销售和农技推广及技术服务机构,有利于品种的更新。同时在该地区设有专职的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在田间为生产者进行栽培指导,让生产者了解该公司所销售的蔬菜品种的生长特性及适合栽培方法,为良种种植提供基础。

5 彰武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挑战

5.1 配套栽培技术普及慢,农民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近几年,彰武县在设施蔬菜栽培品种更新方面,处于辽宁省的领先水平。但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因为缺乏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而导致蔬菜良种无法发挥产量和效益优势。另外,在设施环境管理方面,生产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因为缺乏相应的常识一些生产者会将生产中的病害植株随意处理,或处理后不进行掩埋,为病害传播留下了隐患。也有生产者为了追求高产,大量甚至超量高频地施入化肥,超出作物的吸收能力和土壤的固持能力,导致土壤盐化,选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非常不利于今后的农业生产。

5.2 科普培训组织较难,知识更新缓慢

科研单位技术人员的进驻为彰武县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在栽培技术知识培训组织方面上依然较难,多数生产者只是在种植茬口的间歇期,会参加一些小规模的与茬口定植品种有关的推广培训。虽然科研单位及辽宁省相关农业部门会根据政策定期为全省的农业生产者集中培训,但因为培训周期较长,彰武县的大部分蔬菜生产者多因生产周期内农活繁忙等客观因素无法参加,或主观上拒绝参加。参与培训的生产者学习后宣传扩散面不够,导致彰武县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缓慢。

5.3 生产规模小,农民经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匮乏

目前,彰武县的设施蔬菜生产形式多为各家各户“单打独斗”,从单一蔬菜一大茬栽培,到蔬菜、瓜果两茬栽培。既没有统一作物,也没有栽培规模,形成不了主导市场的主栽品种。在一些设施蔬菜生产较好的乡镇,既有成规模的连片生产小区,也有优良的蔬菜栽培品种。但种植品种难以统一,导致虽然生产出高品质的蔬菜,却因为没有达到收购规模,而出现“有市无价”的情况。同时。因为农业经济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匮乏,除被动收购外,未形成批量外运的渠道,生产出的设施蔬菜产品多以县内销售为主[7]。不仅影响了设施蔬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彰武县的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

6 彰武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

6.1 提高栽培设施建筑标准,推动设施农业保险的发展

彰武地区属于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因此在设施大棚的建筑上,应针对该地区的气象特点,合理计算大棚对雪荷载能力及抗风压能力,从而在设施建设源头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抵抗能力,减少、降低设施在气象灾害中的损失[8]。

作为一项高投入产业,也是一项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产业,彰武县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应在政策上引导涉农保险企业开展设施农业保险业务,在地方财政允许条例下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菜农资金压力和风险。设施农业保险有序开展将对促进设施蔬菜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稳定蔬菜价格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6.2 扶持科技示范户,推进设施蔬菜生产标准化

彰武县的设施蔬菜生产者接受新技术的过程往往是“一听、二看、三模仿”。因此,为了使广大生产者能够对先进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政府和科研单位应该积极推动送科技下乡,把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推进设施蔬菜生产标准化。

同时,开展科技示范区建设,通过发展、扶持科技示范户。对科技示范户实行整个生产周期跟踪服务,分阶段指导。除了技术上的支持,还要对科技示范户给予生产资料上的扶持。以科技示范区为技术推广基础,树立高效生产典型,促进新技术向周边区域辐射。

6.3 将合作社作为科技推广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拓展市场空间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科技推广也即将面对诸多新需求。而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农民,在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参与度偏低,使得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与转化脱节。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结合科研院所承担的科技推广项目的实施,将合作社作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平台,将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合作社作为平台不但可以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还可以增加提高农民在科技推广中的参与度,促进新成果、新技术的有效转化。

2013 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合作社,切实提高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因此,依托合作社也可以对接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规律发展生产,进行品牌化建设,提高合作社成员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可以对合作社成员生产管理施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商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升产品价值,提高抗风险能力[9]。以“农民+合作社+市场”运作模式为基础,发展“农超对接”销售模式,使传统销售流程中被中间商赚取的一部分利润直接“转移”给生产者,而另外一部分则惠及给了消费者。这样既拓展了市场的空间,也使设施蔬菜生产者的利益在销售过程中,得以实现最大化。

猜你喜欢
生产者设施蔬菜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民生设施非“摆设”
1月巴西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3.92%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蔬菜也“疯狂”
设施农业文摘
会安慰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