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山丹县清泉学校 牛登朝
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应该在学生的提问意识上形成。就目前初中历史教育阶段来分析,教师作为历史知识的讲述者,有着最高的权威。目前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记忆和背诵,这种教学方式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难以有提问的意识,缺乏学习兴趣,课堂缺乏活力。运用多种方式提升问题意识,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焕发初中历史的课堂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解,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正确答案”,要让学生对于“正确答案”产生怀疑这本身就是个难题。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如果产生怀疑,就要面对教师的质疑、同学的质疑,面对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的“绝对地位”,少数人的提问总是要承担一定的压力,因此学生缺乏提问的勇气也可以理解。同时,提问意识都是需要激发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知识本身就具有探索的潜意识,会有提问的潜在意识,但是迫于学习中的这些问题,问题意识缺乏引导将很难形成。
学生缺乏思考的意识,只知道一味地接受知识,缺乏知识的转化和吸收过程,在长期的教学输出下很容易产生思维惰性,也就不会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疑问。要想学生积极投入思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不断培养问题意识。
知识基础是学生进行提问的底气,只有对知识充分吸收、理解,才能够对于书中讲到的知识提出疑问。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不难感受到质疑、问题意识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面对前人的理论时,不断保持质疑才有了“日心说”“地球是圆的”这一类的发现。让学生能够在历史教学中感受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夯实历史学习基础,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权威的质疑,能够敢于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学习历史的基础,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在基础学习阶段,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要过分强调历史的记忆,而应该引导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进行思考。
历史是前人的现实,也是今人的体现,是通过不断的考古发现不断完善的,历史课程不过是对于历史发现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真真假假就是需要不断质疑才能得到历史真相。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推论,让学生给出合理的解释,看历史学家又是怎样得出结论,编辑成册的,模拟结论得出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质疑、推断的乐趣。在基础知识学习时也可以引入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如对于清朝时期落后的原因思考,可以与西方同一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虑当时历史条件下,清朝的心态,体会和感受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要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质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思考,一步步夯实提问的基础,激发问题意识。
学习氛围的不同对于学生影响极大,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提问,本身学生面对的提问压力就小了,再加上教师的鼓励,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轻松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地说出自身的想法。在营造氛围时,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这样的思考与探讨过程,通过交流适应这样的课堂方式。除此之外,氛围的形成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进行,让学生能够通过一次次的展示适应课堂氛围,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学生提问的勇气,从问同学、问教师、到不断探讨,从而对于疑问深究,强化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减少在学习中的讲解,增加学生的探讨。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产生自己的理解,可以通过互相提问来减少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通过提问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减少,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能够调节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思考过程。这样的课堂氛围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提问,进行历史的探索,在这样的引导过程中逐步养成问题意识。
问题的产生是一个思维出口,是学生通过思考产生的更深层的探究,是需要在不断引导形成的思维过程。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分类进行引导和探索,通过类比、求证等形式进行思考,不断深化对于历史问题的看法。如在学习世界史时,学生可以通过对于世界史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凝练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规律,通过充分的总结,和中国历史发展进行对比,产生问题,然后再探索问题。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了解思维过程,思维导图像公式一样简单明了,列出关键,找到矛盾点,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思维的引导也可以通过示范作用来体现,教师可以讲解自身的思考过程,如何理解科技的进步、商业文明的产生、理解科技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从而得出一些规律,用于之后的学习中。当然,历史本身极具故事性,教师也可以丰富讲解过程,让学生随着故事的起承转合进行思考,了解每个转折点产生的原因。对于学生而言,思维的引导过程应该是有趣的,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使得教学课堂更加有效。也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故事的讲解中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因为历史与现代生活十分不同,可以充分利用历史与现实相同或者不同的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对比服饰、饮食、出行等之间的区别,可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角度理解历史也更加生动,更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历史。
学生要能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提出问题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正确处理,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态度,通过问题评价引导学生能够有持续提问的兴趣。首先,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地鼓励,让学生能够在提问的过程中获得正面的激励,加强提问的意识;之后,可以对于问题进行评价,通过问题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提问的意义、价值,如,评价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角度、问题的现实意义、问题的思维路径等,通过各方面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提问中推动思想的深入,一步步解决问题获得答案。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更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形成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推动着创新,让世界在不断探索中逐步清晰,从全球到宇宙,人类因为对于世界的好奇,提出了一个个问题,从而推动科技进步与文明发展。通过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不断的思维引导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在教师的鼓励、评价反馈中,让学生一步步成长,能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