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

2021-12-02 19:31:05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山丹初级中学令调芳
家长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法治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山丹初级中学 令调芳

目前,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是最基础的课程,也是初中学生必学的科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核心素养与德育渗透的模式之上,会帮助教师展开教学工作,课堂效果也会取得更好的质量。书本的教学内容是不满足新背景下学生的教学的,教学模式也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因为初中生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思想有了独特的了解和定位。目前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便于帮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和学习上更好地发展。

一、德育渗透的概念

德育渗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在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等内容上。由于德育渗透的特殊性,因此,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德育渗透中,教师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德育渗透的教学意义

德育渗透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德育渗透为辅助,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强调的是教学的知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德育渗透,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成才方面,也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德育渗透能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学生,也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和学习上更好地发展。

三、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式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时代的跃进,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模式与条件。在以往的课堂上,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教学,而学生在讲台下学习知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也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而全新的课堂主要是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为主动学习状态。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参与课堂的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且最主要的,现在初中学生具有自己的个性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只有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教师应该善于创新教学方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生动形象的课堂演示,使学生从故事中理解德育的概念,掌握道德品质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更好地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提升。

教师在教学《发现自己》的课程时,作为教师,可以首先做出表率作用,先在课堂上介绍自己,将自己一些有趣的事情讲给学生听,随后,就让他们面对同桌或者前后的同学互相介绍,并且发现同学的优点和缺点,进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课堂,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样的上课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教师上课的内容,再将自己在课堂上的感受结合起来,加深课堂影响,从而在内心铭记。此外,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名人的故事来启发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思考从故事里面提取到了什么知识和信息,以便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号召学生向名人学习,以名人作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以此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二)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情景教学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自在尽情地感受、去思考、去联想,从而投入课堂、参与课堂、融入课堂。学习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课本上的知识的学习,而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快地成长,是为了以后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到相关的优秀品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对此,教师应该善于从实际生活入手,在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与生活实际进行密切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熟悉感,更好地体会道德素养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促进学生对于道德品质产生的深刻理解。

在上第四课“情绪的面纱”——《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设计几个简单的教学情景,并且在表演完成之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评价。情景的涉及尽可能多样,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并且从角色的角度出发,思考并且提出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继续扮演教师的角色,在有关方面可以进行具体的解释,以此来启发同学的思考。让同学思考,假如自己是情节里面的人物,会怎样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并且选取学生回答中优秀的答案来进行分享,也可以布置一个小作文,当作同学们的课后作业。这样,学生在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之后,又可以加深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并加以理解和领悟。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

(三)创新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意识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维素养,更大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在以前的课堂中,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很单一。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寻找相关资源,积极组织一些其他的课外活动,比如课堂辩论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学习,更快乐地成长。

教师在教八年级第二课的《公共生活新平台》之中,就可以组织一场关于网络的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观点由学生自己提出,分为正反方。同时,教师又要给同学充分时间,以便于资料的准备。在辩论过程中,也要让学生做好笔记,并且可以就参赛选手的观点进行发言。辩论的最后,由教师来进行统一评价,并且可以评选出优秀的辩手。在辩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感言,教师总结的阶段,也可以再次引出生活中的道德素质问题,从而启发学生自己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辩论出的结果,教师也可以进行总结,从而教导学生保持一刻安然的得失心态,以此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学习和人生道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道德就是一个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所必须拥有的。所谓的法治,也就是人的行为准则必须在法律的规定之上,杜绝生活中道德素质低下的问题,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初中正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正是塑造人才重要时期,所以,初中生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材。而一个国家人才衡量的标准,是人才的道德素质,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是必须也是必然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核心素养和德育渗透也成了一个难题。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以便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20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 12:08:10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