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畅
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传中,浦东派琵琶艺术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经过先辈们艺术创作后所获得的成果,是珍贵的遗产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个流派的形成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当加以全面的分析,把握其优势与不足,以便有鉴别的进行吸收和继承。
林石城先生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中医,在中国医学院毕业后,从事了为期15 年的医务工作,但在琵琶的学习与教授方面,林石城的经历更早。1935 年林石城先生跟随父亲学习乐器,包括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笙箫等。在学习琵琶的阶段,整个社会大环境复杂,琵琶的状态表现为自生自灭,林石城先生对于琵琶的热爱,源自于他所处的浓厚的音乐氛围以及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正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林石城先生主动去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钻研,以音乐理论为支持去对琵琶进行演奏,并且能够向老师沈浩初先生的知音好友吴梦飞先生与樊少云先生进行请教,这两位分别是平湖派与崇明派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也能够向汪昱庭先生请教。受到环境的熏陶,林石城先生对不同流派的独特之处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明确到各流派为人尊崇的根本原因,并且对琵琶相关历史资料也有所了解。通过对各流派传人的演奏进行聆听和观看,积累了一定的知识,通过对比了解了不同流派的精华与神韵,明确了具体的风格特点,收获颇丰,这些都在无形中为林石城先生的琵琶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林石城先生的老师是沈浩初,为浦东派传人,浦东派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可查文字资料显示,浦东派的鞠士林喜好交游,有“鞠琵琶”之称。鞠士林是众多琵琶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称为“江南第一手”。鞠士林有着众多的弟子,以其侄子鞠茂堂为著,以及鞠茂堂的继子陈子敬,能够全面掌握鞠士林的精髓。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曾将陈子敬请到北京,就琵琶进行讲授,将“天下第一琵琶”之称号赐给陈子敬。陈子敬有着较多的学生,但其中倪清泉最得真传。之后倪清泉传沈浩初,沈浩初传林石城。就浦东派的传人来看,其大多为医生,酷爱画兰花,文化水平较高,将兰花画作与琵琶演奏相互借鉴,可以促进艺术水平的提升,浦东派琵琶艺术由此得以流传[1]。1953 年,当时林石城先生在上海马当路行医,接到沈浩初的信件,得知沈浩初老师病重,无法再弹写,由林石城先生代他依据原谱记将浦东派琵琶乐曲的演奏谱写出来,以避免成为绝响。沈浩初老师在1953 年病逝,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在1956 年创办,林石城先生受邀,对琵琶进行教授。沈浩初老师病逝前数次寄信给林石城先生,令其传承浦东派琵琶艺术,随信附上所整理书写的《养正轩琵琶谱》,林石城先生承担起重任,举家离开上海,至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诸多优秀的艺苑名人,促进了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音乐的特征在于,普遍关注音色变化,琵琶各流派中普遍使用行韵、滑音等,以文曲演奏表现作为显著。从不同角度、位置、力度对右手加以利用,呈现出不同的音色变化,左手则采取不同方式按音、吟音、滑音等,以行韵变化来促进乐曲表现方法的丰富化,将浦东派的特色充分展现出来。琵琶演奏中按照音色手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对右手指法过弦角度、力度及方式加以运用,或用甲或肉,促使音色变化,即便是手势看似相同但发力差别较大。其二是在弦的上中下不同位置通过右手技法的运用对弦进行处理,确保音色变化有所不同。其三是音色变化通过左手按弦、拨弦的指法来实现,比如,带、捺、擞等。此类指法的特征在于,由左手指肉进行发音,有着微弱的音量,可将其称为虚音,是相对于右手弹奏的实音而言的。在乐曲演奏过程中若能够就虚音和实音加以恰当运用,促使乐曲富有音色与音量对比,在虚虚实实中能够获得无限趣味,为乐器内在情感的表现提供了载体。
民间音乐是音乐的源流,随着民间音乐与小曲的快速发展,曲牌体与板腔体的戏曲也具备了形成的条件。在多元化戏曲剧领域内,琵琶逐渐得到广泛应用,自戏曲、民间音乐及说唱音乐的发展中不断汲取精华,加工后得以发展,演奏曲目更加多元化,自音乐中获得启发,叙事性乐曲得以创作出来。在这一时期下琵琶艺术有所提升,南北派均获得新风貌,气质也显著提升。在这一背景下,琵琶的锣鼓音乐得以形成。以琵琶来对戏曲锣鼓的节奏与音响进行演奏,促进了琵琶锣鼓的形成,这是陈子敬先生所创,此类乐曲在琵琶乐曲中居于重要地位,可知浦东派以琵琶锣鼓为特色之一。琵琶锣鼓音乐能够对锣鼓音响进行模拟,并深入探索琵琶音色变化,促进音乐情感的产生,带给受众一种美的享受,基于此得以把握浦东派琵琶艺术之活泼。
在乐曲风格差异化的情况下,对于不同个性的展现所运用的特殊技法也有所不同,以展现出独特的美感。浦东派至今所保留的传统技法众多,包括夹滚、各种夹扫和夹弹、大摭分、飞、双飞、各种吟类、推类、拖类的多元变化奏法等,至今行之有效,充满特色。这些浦东派特有的指法运用,能够促进琵琶演奏的表现力,整个乐曲更富有感染力。
就林石城先生的琵琶演奏艺术来看,其有着宽厚的修养和精湛的技艺,有着淡雅的气质与古朴的风格。右手触弦时力度强弱有序,左手按音时精巧有序。比如,吟类、推类等技巧在演奏者有着微妙的变化,轮滚四条弦及弦数变化复杂,林石城先生在演奏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四条弦并在一起,时间不超出半秒钟,这是一个经典,当前很少有人能够将此技法与乐曲弹奏出来。林石城先生对于传统文武套曲的演奏,能够将个性与意境充分展现出来,激发听众的共鸣,促使其感受到琵琶演奏艺术之美。在武套演奏方面,林石城先生擅长演奏《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水军操练》等曲,整体表现出豪放、恢宏的气势,音质刚柔并济,充满戏剧性[2]。以《海青》一曲为例,这是浦东派的代表作之一,其他流派无法匹及,通过惟妙惟肖的方式将天鹅与海青之间激烈的搏斗呈现出来,令人感到身临其境,慨叹难忘。在文套演奏方面,有着细腻的抒情,整体流畅且柔美,凸显出左手的功力。对于中国古老文化精神气质的感受,可以通过《夕阳箫鼓》的优美、《陈隋》的深沉、《武林逸韵》的淡雅、《月儿高》的酣畅,听众深深沉醉其中。
林石城先生擅长对民间乐曲进行演奏,以《龙船》一曲具有代表性,演奏风格独特,以间接变化的方式展现民间锣鼓与民歌,声情并茂。林石城先生喜欢对《三六》、《六板》、《灯月交辉》等民间乐曲进行演奏,有着活泼的神态和秀丽的气质,情调新颖,生活情趣浓厚且不乏艺术魅力。1982 年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奏会由文化部主办,林石城先生受邀为大会评委并开展示范性演奏,虽然年过花甲但锐气十足,以深厚的功底和纯熟的技艺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正是多年来的刻苦钻研和广采博纳,林石城先生才获得了如此高的艺术成就[3]。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广泛学习了多种民族乐器,以琵琶技艺为重点,此外经常涉猎民间歌曲,对古老的戏曲艺术以及书法、体育运动等都有着格外的喜爱,多个方面修养趣味得以汇集,多种流派特长得以融合,一定程度上滋养了林石城先生,促使他走向了琵琶艺术的高峰,成了浦东派琵琶艺术的一代宗师。
除了琵琶演奏外,林石城先生在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琵琶音乐创作以及乐器改革等方面都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在教学理论方面,50 年代林石城先生以12 个调号为基础,对150 余首琵琶练习曲进行编写,促进了琵琶专业教学的逐步优化,《琵琶演奏法》、《琵琶练习曲选》、《林石诚琵琶选》、《琵琶教学法》等多部专业著作得以编写并出版。不仅如此,林石城先生还对传统音乐文化遗传进行收集和整理,《鞠士林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江南丝竹合奏总谱》等得以出版,先后出版的书与谱的数量达到20部左右,是民族音乐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林石城先生撰写了《浦东派琵琶初探》、《中国音乐的保存、继承与发展》、《琵琶的继承与发展》、《流派、乐德、发展》等专题论文,奠定了琵琶艺术理论建设的基础[4]。在琵琶音乐创作方面,50 年代初期曾在上海市政工会成立大会上就自创琵琶曲《学生操》进行独奏,整个乐曲有着激越的情绪,广受欢迎。此后在琵琶传统和声特色的基础上,将西洋大三和弦的明亮特点融入其中,对《彩云追月》、《光明行》等琵琶用谱进行编创,《青春舞曲》、《海河之歌》、《捉迷藏》等能够展现时代精神风貌的乐曲得以创作出来,广受欢迎。海内外报刊通过专访与评论的刊登,比如,《半秒钟并弦绝技,林石诚大师谈琵琶技术》、《曲终人不散》等也展现出对于林石城先生的赞赏。
林石城先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意识,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中国音乐文化中,在逆境下从不气馁,保持兢兢业业,经过数十年辛苦才获得了丰硕的果实。林石城先生是一位琵琶专家,有着全面的修养,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誉,社会对其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