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新苑小学 聂 群 章 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教学要合一,通过释放孩子的手脚、头脑、时间,让他们拥有自由向往的生活,这样才能从生活中获得教育。教育的本质是要求人们将生活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之外,其他课程也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渗透劳动教育。”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在2011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强调了数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把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代入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依照思想教育家陶先生的理念“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要渗透劳动教育,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能够将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通过生活劳动转变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更容易理解的内容。现如今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的事物几乎都和数学有关系,所以让学生在劳动教育和生活中去体会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2011年7月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同时将此作为分界,先后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和《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这两本教科书,被称之为人教版旧教材和新教材。从2011年人教版课程改革之后,专家们开始重视课程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每个阶段性的发展需求,不断对现代教育进行改善,同时将之前的“两基”改为了“四基”,并把数学素养进行了整合,修订之后的教材中更加体现了思想性、教育性、基础性、创新性,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还能通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劳动中创造出的智慧。
人教版教材之中明确指出了:数学学科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实现每个人学习到的数学都是有价值的。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单一地讲解知识点,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而是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比如:一支铅笔1元钱,需要买五支铅笔,你手中有10元钱,问最后还剩多少钱?学生根据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自己动手计算答案。这不仅能够逐渐加深学生对学到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让每个学生提前接触到社会生活。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才能够体会到劳动者的不易和辛苦,培养爱劳动、爱学习的观念。同样有助于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发现问题,动手解决,慢慢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从前的数学教学比较重视当前学习的数学问题,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某些问题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无法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关键是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动手、实践。小学数学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在劳动之中逐渐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人教版教材的改革不仅针对学生,也旨在促进每位数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素养的提高,所以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不管在2011年人教版新版教材还是旧版教材之中,都含有一些情景图、例题、数学趣园等模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这些模块中的人物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在课堂中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来完成知识教学,这种方法不仅能传递知识,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这也是人教版教材强调教学要与生活劳动相结合的原因。
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只具备基本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理解吃透学科教材,挖掘与现实生活中劳动教育比较接近的例子展现给学生。通过这些融合劳动教育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延伸,同时还能够赞叹数学的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通过2011版小学数学教材发现,受年龄的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想要充分学习好数学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解决此问题,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直观地学习,间接地与生活中的情境结合起来去解决当前问题。
经过分析人教版数学课程,我发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渗透了劳动教育。同时,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之中,所以最后还是要把学生的学习落实到实践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学问题。数学的学习就像在土壤中埋下一粒即将发芽的种子,只需要慢慢地教学,种子自己就会慢慢破土而出,同时,在面对养分不足,无法长大的时候,在一旁添加一些肥料,等种子充分吸收营养后又会开始生长。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也是这样,学生是种子,教师是播下种子的人,刚开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一窍不通,但经过教师的指点、讲解,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努力吸收、茁壮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渗透劳动教育,努力提供丰富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去实践、交流、学习,通过小组团队协作在劳动教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慢慢地依靠劳动教育改变学习思维,真正地将学习和劳动融入生活学习当中。利用数学的魅力来体会劳动创造的价值,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