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会 罗春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广大农村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农村的小学教育,虽然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的乡村语文教师,深知语文学习对于学生后期发展的深远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了对农村语文学困生进行改变和提升的几种方法,希望可以对教师或家长有所启迪。
俗话说,兴趣是推动学习进步的动力,可是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如今,许多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在基础教学阶段常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讲授知识,通过大量的抄写和背诵来落实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非主动学习,而是被迫学习。这就好比是老师拿着勺子往学生嘴里喂饭——不管学生是否咀嚼充分,也不管学生是否爱吃,只要咽进肚子就万事大吉。这种方式看似省力,实则后患无穷。不少学生在这种“填鸭式”教学中囫囵吞枣,并未完全吸收所学的知识,更不知该如何运用。正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让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从而对语文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作为教师,该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呢?
通过教学观察与实践,笔者发现“投其所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好方法。很多农村学生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了,只剩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老人缺乏教育经验,不知道如何教育和辅导孩子,往往只能让孩子玩手机里的游戏。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游戏”就成了他们的刺激点。
想让学生像热爱游戏一样热爱学习,可以把游戏带入课堂。为此,笔者开始给孩子们开发课堂游戏,设计了许多以语文教学为目的、以游戏为表现形式的课堂互动。诸如,“近义词连连看”“送生词宝宝回家”“词语排队连成句”……
在组织课堂游戏的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把桌椅推到墙角,自己扮演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在规定时间内排好队或者找到自己的“好伙伴”。学生们都玩得尽兴,学得开心,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乐此不疲。
为了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还为他们设立了“语文积分”,就像游戏中的积分制度一样,分为几个不同的段位,其中包括“勤奋学生”“精英学生”“顶尖学生”“首席学生”。学生们为了提升“段位”,课余时间都会努力复习和预习,希望在明天的课堂上能表现得更好。慢慢地,在这种学习机制下,学生不再抗拒语文,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
笔者向来认为,语文学习不应当是平面,知识层面也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学生应当充实自己的阅读量,从本质上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农村学生的家长大多需要劳作或外出打工,缺乏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因此,很多学生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甚至认为读课外书是累赘。
语文学习的基础在于阅读,如果一个学生扎不下阅读的根,也就无法结出语文学习的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笔者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可以体会出作者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了解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因此,为了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笔者要求学生重视并养成阅读习惯。读课外书、记读书笔记是留给他们的作业,一日也不可缺少。每周笔者都要开一次“读书班会”,让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孩子们在讲台上畅所欲言,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了一本大部头的小说,有的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书中的精彩情节。
一开始,有些家长对这份额外作业不理解,甚至不配合,认为孩子就应当写作业、认真听课,甚至说“有读闲书的时间还不如帮家里多干点农活儿”。但是笔者坚信,时间会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不出所料,阅读带给孩子们的进步比想象中的还快。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很多前来听课的老师都纷纷感叹:“这哪里是小学生,有的孩子简直有了初中学生的水平。”
语文学习从来不是“学习课本”,而是语言知识的积淀。世界上没有不爱阅读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老师和家长。
笔者相信,语文教学的课堂主体从来都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语文是感受与探索的过程,而有的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过程,直接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扔”给学生,学生缺乏了思考的过程,便无法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觉农村的孩子相对而言更为“害羞”。他们常常不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愿意在课堂上“显摆”自己。这些现象的产生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表达,而是因为他们不善于或不敢表达。针对这种情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教学环境,抓住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热情。其次,要在学习过程中设计竞争环节,竞争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竞争引导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评选出优秀代表,成为全班的榜样。最后,要注重评价,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正处于探索欲望旺盛的时期,回答问题容易“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身为老师,不要急着指出学生的错误,而要通过正确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自行进行改正。这样不仅呵护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主观能动性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与重要体现,作为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外,还要激发和推动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万万不可抹杀掉学生探索的过程。教师可以适当“让”出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探索性和创造性,自主调动课堂气氛,主动探索新鲜知识。
语文素养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而言意义重大,它直接体现了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能力,我们要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扩展阅读量与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