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锥栗栽培存在的问题及高效栽培技术

2021-12-02 17:15:40李成花
乡村科技 2021年32期
关键词:锥栗浏阳市主枝

李成花

(浏阳市林木良种服务中心,湖南 浏阳 410300)

锥栗(Castanea henryi)是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南方木本粮食树种之一,生长速度快,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海拔100~1 800 m的丘陵与山地。锥栗味甘、性平,是人们一直很喜欢食用的坚果之一。湖南省浏阳市野生锥栗较多,人工栽植较少。2016年,浏阳市龙伏镇黄桥村在浏阳市林业局的支持下,引进栽种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选育的华栗1号、华栗2号、华栗3号3个良种,共栽植13.33 hm2。华栗系列的特点是树冠呈圆头形,树势较强,5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球苞较大,平均总苞质量20 g,平均坚果质量10 g,果肉香甜可口,果肉维生素C含量在310 mg/kg以上。栽植后第2年开始挂果,2019年进入丰产期,果大且亮,喜光、耐旱,丰产稳产,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品质优良,产量较高。但从栽培技术来看,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化、科学化栽培要求,在锥栗抚育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病虫危害较多,后期管理较为粗放等,影响了锥栗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因此,需深入研究锥栗栽培技术。

1 浏阳市基本情况

浏阳市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位于113°10′24″~114°14′58″E、27°51′20″~28°34′06″N,市域面积5 007 km2[1]。浏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5℃,春季温和、多雨、光照长,夏季气温高,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严寒时间短,降雨量充沛,气候随山地垂直变化差异明显。当地海拔低,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好,呈微酸性至酸性,适宜锥栗生长。浏阳市山区生长着很多野生锥栗。

2 浏阳市锥栗栽植现状

浏阳市人工栽植的锥栗不多,成片栽植的更少,较大的锥栗基地位于龙伏镇黄桥村和合组。2016年栽植面积13.33 hm2,栽植密度1 110株/hm2(株行距3 m×3 m),第3年保存率95%。前3 a由于管理到位,锥栗树长势较好,平均树高2.0 m,平均冠幅1.80 m×1.90 m,球苞质量3 450 kg/hm2,鲜果质量1 035 kg/hm2,出籽率30%。但后期因技术问题,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均没有及时到位,导致树体徒长,果实被病虫害侵蚀,造成锥栗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下降。

3 浏阳市锥栗栽植存在的问题

3.1 锥栗品种混杂

2015浏阳市引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选育的“华栗”良种系列之前,当地栽植的锥栗品种鱼龙混杂,栽植后易感染病虫害,树种适应性差,结果少且迟,产量低且不稳定,导致经济效益较低。

3.2 技术受限,产出失衡

良种配良法才能实现高产稳产。但由于锥栗在浏阳市种植较少,而且缺乏技术指导,导致抚育管理不到位,影响了锥栗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和林农栽植的积极性。

4 锥栗高效栽培技术

4.1 良种良法栽培

4.1.1 栽植地选择。选择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的丘陵或山地作栽植地,且海拔要在1 000 m以下,交通便利,毗邻水源,坡度≤25°,坡向为南坡、东南坡、西南坡,土层厚度60 cm以上,土壤pH值为5.5~7.5,栽植地土壤肥沃、疏松、湿润且排水良好的黄壤、黄红壤、红壤及沙质壤土。

4.1.2 整地。整地时间一般选择造林前一年秋季、宜为冬季或当年立春之前30 d。坡度小于15°的缓坡地采用隔坡沟状梯田整地方法,遵循“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内低外高,上挖下填,削高填低”的整地原则,沿等高线自上而下顺坡挖成内倾式阶梯。相邻两个阶梯宽2.0m、整地深度1.0 m的土面间需要保留一段原状山坡,在土面上挖宽1.5 m、深1.0 m的沟槽;之后将坡面表土或客土拌入厚10 cm腐熟优质有机肥进行回填;再在两条沟槽中间保留宽1.5 m的原状山坡面,并在土面和外坡上修筑外田埂,修筑的土面为里低外高小反坡状态的梯土;梯土外沿筑高30 cm的土埂拦蓄土面径流和落雨水分,靠山一边筑宽15 cm、深20 cm的沟进行排水;沿着等高线整个田面纵向朝向一个方向保持0.5%~1.0%的比降。坡度大于15°、小于25°的栽植地采用等高撩壕(围山转)整地方法。先沿着等高线挖深0.8~1.0 m、宽1.0 m的壕,再在壕沟内将上方的表土与底部混入10 cm厚腐熟优质有机肥(或枯枝落叶)一起拌匀进行回填,筑成里低外高1.5 m左右宽的台面,台面内侧挖宽10 cm、深15 cm的沟,方便大雨时排水,最后在台面中间挖种植穴。

4.1.3 品种配植。锥栗具有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由于自花授粉较异花授粉结实率低,因此,生产中需要配植花期相遇、花粉直感的锥栗良种,提高其坐果率和品质。根据锥栗品种花期特点、生殖生物学特性、花粉直感现象等对其进行适宜授粉品种配植。浏阳市一般宜选择华栗系列,按主栽品种∶授粉品种=4∶1的比例进行配植,最大限度地提高锥栗优良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4.1.4 栽植密度。锥栗的栽植密度应科学合理,主要根据种植区的立地条件和生产条件进行综合确定。例如,土壤比较贫瘠的低山地和丘陵地区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初植密度株行距可为2 m×3 m,待林分郁闭后再进行“品”字间伐,后期保留密度3 m×4 m;土壤比较肥沃的种植地的初植株行距宜为2 m×4 m,待林分郁闭后再进行间伐,后期保留密度4 m×4 m;要想一步到位栽植,则初植株行距为3 m×4 m或4 m×4 m,后期不用进行间伐。

4.1.5 苗木栽植时间和方法。苗木落叶后至萌芽前为锥栗栽植适宜时间,如秋冬季和春季[2]。锥栗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落叶后至春节前的秋冬季(11月下旬至2月上旬),此时雨水较多,气温较高,栽植后苗木会萌发部分新根,来年成活率高、长势好。春季栽植宜在春节后至萌芽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苗木栽植前用剪刀或刀片除去苗木嫁接口的嫁接塑料布,将苗木根部充分浸泡12~24 h,然后将根部蘸满混有生根剂的泥浆,挖开定植穴,将苗木垂直放入定植穴中央,把树苗摆正,让苗木的根系完全舒展开来。回填土时,先铲比较松软湿润的表土盖住苗根,当土填盖到苗木根部约2/3时,把苗木轻轻上提,这样做一是使苗根朝下,二是使苗木嫁接口以下1~2 cm与栽植面齐平,然后踩实。之后继续填土,直至穴满,再踩实。踩实后制作直径1 m左右的树盘,浇水盖土,表层覆盖地膜保墒。此时应对苗木进行定干,干高50~80 cm(根据树形而定)。

4.1.6 栽后管理。锥栗萌芽至展叶期,由于苗木根部吸肥能力差,为了提高栽植苗木成活率,每7 d用0.2%磷酸二氢钾混合肥喷施锥栗树叶面1次,连续喷施两三次。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晴天或阴天喷施。

4.2 土壤改良

由于前期使用机械整地破坏了原来的土壤结构,一方面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带来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造成土壤贫瘠、肥力下降。因此,要想使栽植的锥栗长得好,必须进行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肥力。

4.2.1 深翻垦复。锥栗苗木栽植后,每年秋施基肥结合深翻垦复进行,从定植穴外边缘开始,向外深翻50~80 cm,回填土壤时将一定量有机肥一起回填。这样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4.2.2 种草养园。在锥栗树的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如百喜草、龙须草、鼠茅草、黑麦草、三叶草和豆科植物等。入冬前种植,发芽后及时灌水、追肥,以利于牧草生长和郁闭地表,改善种植区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刈割、翻压、覆盖和沤制等方法,将绿肥作物转变为有机肥,增强土壤透气性和肥力。

4.2.3 树下覆盖。锥栗树下可覆盖稻草、杂草、园艺地布、草苫等,利于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4.2.4 复合经营。当锥栗树苗较小时可套种花生、黄精、大豆、茶叶、甘薯和蔬菜等。当林分有一定的郁闭度时,可以在林内散养鸡、鸭、鹅等,以减少锥栗病虫害发生,禽类粪便还能作为肥料给锥栗生长提供养分。采取哪种生态种养模式,需要结合立地条件、种植密度和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总之,复合经营既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增加收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4.3 科学施肥

锥栗定植后生长迅速,需要消耗大量养分,要想实现锥栗早产、丰产,科学施肥是关键。施肥过量会造成肥料浪费,并污染土壤,对锥栗树也会造成肥害;施肥过少无法满足锥栗正常生长的养分需要。因此,应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和季节来确定施肥量,施肥时。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补充,尽可能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4.3.1 施肥时间。苗木定植当年成活后6—8月追施尿素两三次,每株每次追施尿素25~50 g。第2年至第3年,在苗木萌芽前每株施速效肥或复合肥0.5 kg;11月中下旬每株施农家肥2.5 kg左右或其他有机肥15.0~20.0 kg,加钙镁磷肥0.5~1.0 kg。

4.3.2 施肥方法。在锥栗树冠滴水线外靠山一侧挖深20~30 cm、宽15~20 cm的环形沟,施肥时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再盖土踩实。

4.4 树体修剪

通过树形培育,协调锥栗树体结构与光能利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等关系,保持树体旺盛生长,合理利用空间;延长锥栗结果期,缩小结果大小年的差异;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锥栗树形培育采用自然开心形或延迟开心形。

4.4.1 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50~80 cm,从剪口下选三四个生长旺盛的新梢,培育成主枝,主枝开张角度≥60°,相邻主枝的夹角为80°~120°,剪除中心干、多余的新梢、病虫枝及主枝的重叠枝。待新梢长至70 cm时,及时摘心,促进萌发二次枝培养侧枝,每个主枝两侧对称方向选留两三个侧枝。以后每年继续培养主枝和侧枝,并及时疏除影响主侧枝生长的枝条。

4.4.2 延迟开心形。定干高度50~80 cm,全树分为2层,顶头开心。定干后第2年春季萌发的新梢选择中直立壮枝作为中心延长枝,同时选择三四个分布均匀的主枝作为第1层主枝,每个主枝开张角度≥60°,主枝之间水平夹角约120°。第3年春季,在延长枝距第1层主枝80~100 cm处选留方位适宜的壮枝两三个作为第2层主枝,剪掉中心干,即呈开心状。两层主枝方位须上下相互错开,层间距80~100 cm,每个主枝选留一两个侧枝,对其余细弱枝、重叠枝、交叉枝等进行疏除。

4.5 保花保果

锥栗定植后第2年会出现少量挂果现象,此时,应及时摘除挂果,以保证树体营养生长,培育树形。

4.5.1 提高雌花比例。由于锥栗存在雄花多、雌花少的现象,导致锥栗产量低且不稳定。利用锥栗花性别分化的可塑性,在雌花分化初期4月下旬,向花序和叶面喷施250 mg/L 6-BA(细胞分裂素)+150 mg/L GA3(赤霉素)+250 mg/L IBA(吲哚丁酸)水溶液,能促进雌花抑制雄花分化,提高雌花数量,提高锥栗坐果率,提高锥栗产量。

4.5.2 放蜂养园。锥栗是虫媒、异花授粉树种,花期放蜂,能增加异花传粉受精,提高坐果率。同时,在盛花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0.2%~0.3%硼酸溶液,或结合土壤施肥施入少量硼肥(10~15 g/m2),可减少锥栗空苞。

4.6 病虫害防治

锥栗主要虫害有栗象鼻虫、桃蛀螟、金龟子等,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胴枯病和白粉病等[3]。锥栗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例如,科学管理锥栗园,合理修剪,增加树体通风透光性,改善生长环境[4];冬季进行树干涂白,避免病虫害滋生;培肥地力,增强树势,增强树体抗病虫害能力;结合树形培育剪除病虫枝,消灭越冬害虫;通过立体生态套养,为天敌栖息创造条件,实现自然天敌保护利用;发现病虫害,及时用药防治,多管齐下,有效防治病虫害。

栗象鼻虫主要以幼虫危害锥栗果实。幼虫蛀食锥栗果实,导致锥栗果失去食用价值和发芽能力,并且易锥栗果霉烂。可选择8月底栗象鼻虫上树前,喷洒敌敌畏扑杀成虫;秋冬季对锥栗园进行清因,减少虫源;结合翻土、除草、喷施杀虫剂进行病虫害预防。

桃蛀螟主要危害锥栗果实,降低锥栗的产量和品质。可选择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产卵期,按敌敌畏∶酒∶醋∶糖=0.1∶1.0∶10.0∶1.0的比例混合配制糖醋液,每瓶300 g左右,667 m2挂五六瓶,两三天更换1次,以诱杀成虫[5]。

金龟子主要危害锥栗树的芽、叶。可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在栗园50~100 m设置1台生防黑光灯,于20:00—22:00开灯诱杀。

锥栗炭疽病主要危害锥栗的叶、果及嫩枝,受侵害的叶片出现黄斑后转变为褐色,形状为圆形或不规则。栗苞受害后,球刺基部出现褐色斑,后期转变成黑色。可选择4—5月晴天或阴天喷施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防治,7 d喷1次,连喷3次。

胴枯病主要危害树木主干、主枝、球苞和根系。病斑水溃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或紫褐色。病部肿皱隆起,皮层组织腐烂,逐渐蔓延扩大,树皮干缩,重则主干皮层大面积溃烂,造成全枝或全株枯死。结合冬季清园,及时彻底刮除病斑及腐烂组织,刮至木质部,减少病原,再涂抹5°Bé石硫合剂。刮下的病组织必须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栗白粉病对苗木、幼树危害较重,被害嫩梢和叶片发黄或枯焦,引起树叶早期脱落,影响生长,严重时可引起幼苗死亡。选择冬季清除有病叶的树枝,连同落叶一起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减少初次侵染来源。4—6月发病期间喷洒硫黄粉或0.3°Bé石硫合剂或0.5%~1.0%波尔多液,也可喷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均可抑制病害发展。

猜你喜欢
锥栗浏阳市主枝
红富士苹果疏层形的修剪技术
河北果树(2024年1期)2024-04-24 12:35:21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当代水产(2022年8期)2022-09-20 06:47:22
周波
周波
捡锥栗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打锥栗
快乐语文(2018年14期)2018-06-06 06:05:19
果树冬剪论平衡
今日农业(2018年1期)2018-01-16 14:25:58
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关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报名众筹承办第十三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被确认企业名单的公示
锥栗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