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021-12-02 16:35:17慧,许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数学

许 慧,许 贺

(1.白城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2.洮北区民政局,吉林 白城 137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就引申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实施 “课程思政”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成为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栋梁之才的必要之举.

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应在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方法地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学科简史、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道德规范、政治理念及先进思想,直接或间接地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在积极构建 “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这一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主动将思政投射到学生的学习意识当中,并产生良好的思想提升效果.

1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具有逻辑性强、研究抽象、规律客观的特点,似乎不关乎政治立场,因此,想要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就不能仅仅从立场入手,而是要从内容中挖掘.数学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有很多哲学家也是优秀的数学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之一——恩格斯在数学上就有很深的造诣,其对于高等数学的描述至今仍然被许多教师用在第一堂引入课程中[2].但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教学内容多、难、时间紧等特点,导致大一新生刚接触本门课程将大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和大量习题的运算中,从而忽略了数学中所包含的细节和蕴含的思政元素,因此,面对大一新生,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上好高等数学第一课,成为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重要开端.

2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高等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教育思想的更新,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对于新事物以及西方文化接受程度提高了,但是另一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以及抵抗诱惑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品格以及学业情况,而且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冲击作用[3].新时期的高等学校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 “摇篮” ,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责,在各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必需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2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可行性

课程思政,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全部课程,旨在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反思教育意识形态属性与挖掘课程德育功能的一种理念和实践探索[4].思政元素与高等数学课程相融合在时间和内容上具有突出的优势.

2.2.1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时间优势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起点,此时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当学生从中学步入到大学时代,生活上会面临新环境、新同学、新习惯,学业上会接触新模式、新气氛、新内容.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很大一部分新生不适应,产生迷茫的感觉.与此同时,网络环境大背景下,大学生普遍拥有个人信息终端,与高中时代家庭和学校限制信息摄入相比,在大学时期,大量的、未经筛选和个人主观臆想的信息观点涌入日常生活,使新生受到不同思潮的诱惑,这些思潮的诱惑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人格和思想的养成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期是大学一年级.高等数学是大一的基础课程,它有着学时长(历时一年或一年半)、课时多等特点,高等数学课程可以潜移默化地把思政内容传授给学生.

2.2.2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具有内容优势

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和工具课程,它含有丰富的数学史,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它具有强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能够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高等数学这一学科是理工科后续课程的基础,它能从根本上解决日常涉及的相关应用问题,学好高等数学可以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探索求知的科学精神,因此,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3 高等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习数学知识,是后续课程的理论工具.如何在理论性强的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思考[5].

3.1 教学目标设计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将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自身修养,并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背景、抓住问题本质,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准确性等特点,利用思想政治感染教师及学生克服教学和掌握知识方面上的困难,坚定学以致用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利用数学知识,客观、辩证地学习和领会我们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导向,数学和思政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3.2 用课程思政强化 “第一课”

第一堂课,是学生构筑知识堡垒的 “第一锹土” ,也是教师指引学生航行在知识海洋的第一座灯塔,如何设计好第一堂课,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根本兴趣.在第一堂课中,让学生复习函数与映射内容之前,通过多媒体引进数学的文化,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发展历程,它对国家、家庭、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在课上给同学们讲述我国几位知名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知道数学并不可怕,只要具有持之以恒、认真钻研的精神,一定会学好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学习兴趣.

3.3 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行为规范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发展,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影响.课程思政的主体是学校,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积极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所教课程中[6].

3.3.1 渗透数学文化,传承数学思想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数学文化的熏陶贯穿始终,这其中包括数学的历史、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用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内涵讲解抽象的定义,使学生知道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以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比如,学生在学习定积分概念及理论时,教师在课上先讲解定积分的起源和相关的数学人物,再介绍定积分的几个应用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可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再如,对于所学习的导数,它的思想最早是由法国数学家Fermat 研究极值问题中提出,它是描述函数变化快慢的问题;又或者不定积分的概念实质上就是求原函数的全体的问题等等.将数学的理论概念从这些数学发展史中切入,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和乐趣,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对数学不再抗拒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3.3.2 以问题为驱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具有内容抽象的特点,但严谨的结构和广泛的应用使其成为其他学科的基础.课堂上教师讲解定理时,不要仅仅是 “给出定理,辅以证明” 的传统模式,而应以问题为驱动、以实践为导向,围绕实际问题展开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在习题课上,杜绝反复大量地做题,而是精选典型例子进行分析,通过对实例中一些条件的变化,研究结论的改变,将一个问题演化成多个问题,强化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高等数学中函数的导数、极限、积分等重要数学概念,都是前人通过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教师在讲解这些概念时,可结合自然叙述,辅以数学文化史等背景材料,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3 借助翻转课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结合在线开放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则可以利用计算机或个人信息终端,通过网络平台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共同完成作业,解答疑惑.通过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提前预习,让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看会教学过程,巩固知识点,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定制化、个性化教育,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3.4 完善评价指标

传统的教学评价——期末考试的方式太过单一,教师要进行改进,可以通过反思报告、学习档案、开放性试题等对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进行考查;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行测试等等.

4 结语

教育的核心是坚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根本任务是 “立德树人” ,也就是把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7].因此,讲授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师要以师德为榜样,宣传教育正能量,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提升教学方法,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数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