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陈国丽
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它的到来不仅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得到改变,还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网络是一个虚拟自由的空间,没有现实的条条框框,多元化的信息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些未知的难题。这种时代背景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辅导员应顺应时代发展,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实现育人的最终目的。
微时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以互联网为基础,将微信、微博等作为媒介,能够快速实现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共享。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高校的基础课程,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教育应突破传统模式,顺应时代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通过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的顺利运行和健康发展,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的教育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增强自己的“微能力”。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辅导员应具有甄别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其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生活和高效学习,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调查可知,有三分之一的高校辅导员不能完全适应微时代的挑战。他们表示:“我暂时未完全适应微时代的挑战,所以会采用传统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希望我可以尽快适应微时代。”长期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出现这种情况在意料之中,但高校辅导员在日后的工作中仍需转变传统观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传播者,又是网络舆情的接受者。同时,网络舆情在同一过程中也具有两面性,既可能优化大学生的思想态度,拓宽学生的交流平台,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阻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在公交车上是否该为别人让座在网络上成为热点话题,若有些大学生接受了不应该为老人让座的观点,那么在日后乘坐公交车时很大可能不会为老人让座。当代大学生若秉持这种思想,将会产生不利影响。虽然网络舆情有很多优点,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网络舆情的特点,它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大学生很容易过度依赖网络,这可能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扭曲。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会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甚至使部分学生误入歧途。所以,在微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必要。
目前,微媒体上获取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经常掺杂着虚假资讯,这会使大学生难以分辨。微媒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容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使其受到冲击,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微时代为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表达渠道,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平台,可以随时在平台发表个人言论,分享自己的心情。微时代的来临使社会升级转型,同时矛盾多了起来,学生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所以辅导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融合心理学,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矛盾。大部分高校师生愿意用微信等媒体进行互动和交流,可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与高校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不高有关。
微时代信息传播和接收具有开放性,这为高校辅导员带来了新的工作内容,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意义。针对部分辅导员无法适应微时代的情况,学校要高度重视,可以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广大高校辅导员积极研究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真正做到以德育人。还可以将考核机制落到实处,合理将教育者晋升和工资待遇与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联系起来,发挥机制在教育改革中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大会,宣传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凸显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比如,通过校园广播、学校宣传栏等媒介组建政治学习项目,进而提升辅导员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调查发现,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主要向同龄人倾诉,极少部分学生会求助学校。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觉得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碍于脸面,不好意思说出口。二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尤为重要。目前,网络是高度自由的,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是网络语言表达有时会导致思想传递出现误差,高校应着重解决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访问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但如今的网络较为自由,因此,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微信群舆情引导。现在的大学生都拥有微信账号,微信已经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载体。辅导员可以在各个班级群选出几位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班级群体中应有一定权威性。辅导员还要注意应做好议题设置,议题应具有正向引导意义,再通过辅导员和意见领袖的积极配合,做好舆情引导,帮助大学生克服内心恐惧。另一方面要加强组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在微时代,教师和学生都是网络中的平等用户,具有相同的发言权,这种情况使高校辅导员的权威受到挑战,信息传递中教师的观点被削弱。所以,教育工作者不仅有必要提高自身素质,还有必要组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可以由高校辅导员、意见领袖和思想政治教师组成,在确立成员之后,高校应该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方针。舆情引导队伍成员可以在校园内做许多工作,比如队伍成员可以在学校网站、官方微博正向引导舆论。同时,高校应定期培训舆情引导队伍,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学生引导工作更好地进行。
微时代背景下,用户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进行资讯获取和发布信息,养成的一种人格品质即为微媒体素养。微媒体传播速度快,而当前对微媒体消极影响的控制是有限的。部分大学生可能会传播谣言或为满足自身好奇心学习黑客知识制作网络病毒,这类现象对个人乃至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引导大学生提高微媒体素质,培养微媒体素养,具有积极意义。高校有必要开设微媒体素养课程,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微媒体素养教育体现于课程之中,还可以在人文必修课中渗透微媒体素养,或把微媒体素养融于各种宣传实践教育活动,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使用微媒体的观念。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将学分制度和微媒体素养挂钩,通过合理制度使大学生接受相关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甄别是非的能力。第二,在高校开展相关法制讲座,让学生明白其中利害。第三,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微时代相关安全小贴士,提高学生在网络上的自我保护意识,谨防上当受骗,保护个人信息。
总之,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高校辅导员从多个方面入手,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以负责严谨的态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营造校园微时代氛围、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营造微环境的同时改善微时代媒体环境等措施,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