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

2021-12-02 15:11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德治农耕农村

林 婷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镇人民政府 甘肃,白银 73079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乡村形式和结构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面对日益增加的农村物质和文化需求,我们急需在乡村治理中找寻有效的方式手段。优秀农耕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根基之一,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的效力。本文将从优秀农耕文化的含义与内容出发,阐释优秀农耕文化与乡村治理的相关性,浅析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一系列现状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1 优秀农耕文化的含义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群体活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下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重要内核。文化中既包含有形的物质文化等,也包括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涵。农耕文化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国庆特点中发展出来的以农耕为核心和重要发展对象的传统文化。

2 优秀农耕文化与乡村治理的相关性

2.1 内涵具有统一性

我国优秀的农耕文化与乡村治理有许多的共同性,在实际治理中有许多的可连结之处。首先,二者在内涵上就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优秀的农耕文化倡导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守时守则、和谐互助,而乡村治理也有着有序、融合、协作、共生的内涵。内涵上的统一性使得优秀农耕文化对于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价值取向上能够获得高度的共融性。

2.2 目标具有相通性

优秀农耕文化和乡村治理的关联性还体现在目标的和谐共通上。优秀的农耕文化可以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据,促进村民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提升和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审思,促进乡村农耕文明的精进。

3 手段具有互助性

乡民们对于优秀农耕文化的吸收和践行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中良好乡风乡貌的形成,推动乡村治理的有效管理;而相反,乡村治理对于农耕文化的融入,也能有效地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的精神文明淡漠化矛盾,推动乡村德治,符合人文发展时代对于公共治理的基本诉求。

3 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

3.1 产业结构方面

优秀农耕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引入,对于农村的多方面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农村产业来说,针对其中的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品牌建设落后等问题,农耕文化的引入能够以鲜明的文化符号改善农村产业劣势,加强对于农业的重视,丰富和优化产业结构。

3.2 生态环境方面

生态治理是乡村治理中的的关键一环。生态环境是人类居住的根本条件,而当今乡村中环境卫生是重要的现实矛盾。许多多样化的产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都无形间受到了生态环境的限制。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效的耕作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帮助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3.3 民风民貌方面

乡风乡貌建设是乡村治理中重要的核心环节。村民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对于农村风气的改善和优良道德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可能存在的封建陋习、违法豪赌等行为,也需要通过乡村治理来有效改善,而优秀农耕文化的融入,既符合村民的既有认知,也对于乡村德治有着重要作用,能促进乡村的邻里和谐。

3.4 百姓生活方面

生活富裕是乡村治理的根本,也是乡村治理有所成效的重要表现形式。优秀农耕文化对于乡村治理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农耕文化对于生产规律的强调,无疑有助于促进农业增收,帮助农业发展;而农耕文化也无形间拓展了农业的业务形式,使得村民有更多的收入来源可能。

4 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现状问题

4.1 治理意识较为薄弱

在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仍旧有许多现状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矛盾就是治理意识的薄弱。二者的融合互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许要各个主体的积极配合和环境的支撑。然而现今传统民规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中的淹没和农耕文化元素的隐退,使得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动力大大不足。政府对于宏观指挥的固有思维和化繁为简的思路也使得农村优秀农耕文化传承缺乏领导力。

4.2 融合手段缺乏创新

由于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渐渐失去土地,农村社会在工商资本和城市模式的浪潮裹挟下,也越来越呈现出精神层面的不足。在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融合手段的缺乏,是农民多样化精神文化诉求和乡村治理缺失的断层体现。

4.3 管理体系不够科学

除了治理意识的淡漠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不足,在管理机制上,农村农耕文化与乡村治理体系也尚待完善。一方面,德治的重要作用未被完全发掘,具体方法也有待探索;另一方面,在可持续发展层面完整体系的建立还尚未形成,对于农耕文化底蕴的把控也不够准确。此外,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时的权责划分和监督管理也呈现出空缺,态度上未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

5 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

5.1 加强理念渗透,实现层次化部署

我们要在实践中促进多层级治理主体的配合,加强治理主体间的联动,实现层次化的治理部署。我们要促进单级主体治理能力的提升,更新文化部门治理观念,将乡民生活与农耕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进行贴合乡村实情的部署,实现文化建设标准。此外,我们还要推动乡书返写等多种联动手段的普及,通过乡书文字触发民众对于农耕文化的认同感,发挥文字的聚拢作用,同时推行乡村微治理模式,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5.2 优化德治氛围,促进人文化管理

基于乡村的“熟人社会”传统形式,我们在乡村治理和农耕文化的融合中,要注意“人情礼”和“治理法”的有机统一。在法治层面上,我们要努力实现治理法规化,同时在农耕文化的运用中实现人情礼治的软性约束,将农耕文化中的人情意蕴和优良礼节贯彻至村民心中,新城自觉的德治氛围。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促进乡村治理中的人文化管理,加强对于民生的关注,体现人文关怀。

6 结束语

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善、民风民貌的重塑和百姓生活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优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现状问题,例如治理意识的薄弱、融合手段的创新不足和管理体系的欠佳。针对这些矛盾,我们提出可以加强治理理念的渗透,实现治理过程中的层次化部署,同时优化德治的氛围,促进乡村治理的人文化管理,并且在管理上,实现层级间的高效联动和科学化考核的建立,从各方面促进优秀农耕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有效融入。

猜你喜欢
德治农耕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耕旧事十二韵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赞农村“五老”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