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天平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四川 德阳 618000)
“以赛促学”作为职业技能竞赛的功能性价值已在业界形成普遍共识,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和职业教育从业者积极倡导、大力推广与办好职业技能竞赛的应然逻辑。但是,在实践中必须思考这些问题即以何种标准体现“以赛促学”、以何种指标检视“以赛促学”目标的达成?厘清这些问题,能为相关实践者在开展“以赛促学”活动时提供思路与方向,较大程度上避免“以赛促学”成为一种口号式的抽象表达,让“以赛促学”真正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助推器”。
“以赛促学”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5年《党建》杂志中,但作者没对“以赛促学”的具体含义进行界定。自2008年我国举办首届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以来,围绕“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研究文献灿若繁星,部分文献涉及到“以赛促学”,但引以为憾的是学者们对“以赛促学”仅进行现象层面的描述,未对其核心要义和基本特征等规律性表现进行统一界定。根据多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助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可以对“以赛促学”的内涵进行如此表述:“以赛促学”是指以职业技能竞赛为载体,让全体学生参与相关赛事进而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质量提升等一系列学习要素的集合。
“职业技能竞赛”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出现在我国。专家学者聚焦 “职业技能竞赛”进行研究的是在2008年我国首次举办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以后。梳理有关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文献可知,学者们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关系、职业技能竞赛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职业技能竞赛的问题与反思等维度。少量学者把研究视角聚焦在“以赛促学”主题上,如史文生认为,要通过推动技能竞赛全员化去精英化来实现“以赛促学”[1];付云认为要以强化校级比赛来实现竞赛对学生的全覆盖继而实现“以赛促学”[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在2017年以职业教育活动周专刊的形式刊登数篇文章讨论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问题[3],但主要偏重于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通观前人的研究成果,在“以赛促学”方面的探讨孤立而零散,整体缺乏系统性,至于有关体现“以赛促学”的标准和检视“以赛促学”效果达成的指标等系统性研究尚未有学者涉足。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实践总结出体现“以赛促学”的标准和检视“以赛促学”效果达成的指标具有较强的导向和评估功能,一方面能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实施“以赛促学”时指明行动方向,让工作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能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在检视“以赛促学”的效果时提供依据,让职业技能竞赛在“以赛促学”工作中更具有效性和合理性。根据“以赛促学”的多年实践,可以从广度、深度和效度三个维度来凝练出体现“以赛促学”的标准和检视“以赛促学”效果达成的指标。
广度意义上的“以赛促学”是指职业技能竞赛必须覆盖到高职院校所开的全部专业,促使职业技能竞赛带来的“红利”福及到高职院校的每位学生,并因职业技能竞赛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从而拓展学习内容。
现高职院校设置的每一个高职专业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办好每一个专业是其使命所在,既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同时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职业技能竞赛必须覆盖到全部专业,并促使每个专业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自觉进行专业改革创新,继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十多年的深度实践,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家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兼具对接世界职业技能竞赛赛项、选拔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检验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三重功能,要做到专业全覆盖不可能也不现实,以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赛项设置为例:整个高职组技能竞赛共设常规赛项和行业特色赛项51项(专业),涉及到16个专业大类,与专业全覆盖相距甚远;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主要扮演全国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的角色,因此其赛项设置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赛项设置基本相同,少数省份基于本省实际或传统文化设置了少量的行业特色赛项;校级职业技能竞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选拔参加省级或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而举办的校赛,一类为选拔参加行业或协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而举办的校赛。本来行业或协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能很好地补位省赛或国赛没有涉及到的赛项让职业技能竞赛覆盖所有专业成为可能,然而现实是要么囿于办学条件的限制而放弃,要么因学校领导受功利主义影响,认为行业或协会举办的比赛权威性不足、影响力不大,或者拒办,或者举办也要降低行业或协会比赛的激励水平,对相应专业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巨大冲击。因此,从专业全覆盖来说,现行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尚未真正达到“以赛促学”的底线要求。
如果任何一项教育福利只惠及到少数学生,只让少数学生受益,本质上是属于 “精英”教育,是与“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宗旨相背离的。职业技能竞赛既然被实践证明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助推器”作用,因此,促使职业技能竞赛的阳光沐浴到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竞赛带来的好处进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衡量是否真正“以赛促学”的主要指标。需要说明的是:让职业技能竞赛覆盖到全体学生并非机械地指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各级尤其是省级和国家级的实际赛事对抗中,而是要将职业技能竞赛带来的有利于学生更好成长成才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惠泽到每一位学生。
从目前三级职业技能竞赛直接覆盖学生数量的层面来看,省赛的主要任务是为参加国赛选拔优秀选手,国赛的主要功能是检验各省和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不可能让所有高职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参加到省赛或国赛实际对抗中;校级比赛作为职业技能竞赛最低层次的赛事在为更高级别赛事选拔优秀参赛选手的过程中,有条件且必须推动所有“应该参与”的参赛对象全部参加比赛[2],让全体学生均能体会到职业技能竞赛带来的获得感,这是校级比赛的核心功能。根据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来看,突出校级比赛的选拔性功能仍然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参与校级比赛的依旧是那些所谓的少数有可能在更高级别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的“专利”,所有与比赛相关的且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方法、知识、技术乃至技能不断远离那些所谓的不能胜任比赛的学生们。因此,如何完善目前的校级竞赛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职业技能竞赛的体系中来是实现“以赛促学”的本质要求。
职业技能竞赛和体育等其他比赛一样,本质上属于竞技性的活动范畴。要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除了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注重对影响比赛结果的一些关键变量的学习与掌握,如心理抗压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换言之,对待职业技能竞赛,学生不仅要优化自身在知识和技能等专业素质方面的存量,更要提升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其他综合素质方面的增量。这也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度一致的。目前,各院校基于在省赛和国赛取得好成绩的现实需要,平时的训练仅聚焦于竞赛内容,并没有真正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4]。因此,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拓展学生对其他非专业知识的学习范围,既是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的必经路径,又是衡量是否真正“以赛促学”的应然性要求。
深度意义上的“以赛促学”是指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促使学生学习态度的深刻转变、学习方法的日趋更新以及学习内容的不断精准,进而从深度上形成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得精的内生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是影响学生学业质量高低的三个重要维度,关系到学生能否成长为岗位、企业、行业、产业、国家乃至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以赛促学”必须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促成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方式由传统变为现代、学习内容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包含认知、情感、行为表现等因素在内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5],受到个体主观情感和外在客观环境的双重影响,常常表现为积极主动性(我要学)和消极被动性(要我学)两种形态。纵观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消极被动地学习已成为一种常态,这是导致高职教育质量堪忧的主要原因。从课堂学习情况看,学生缺课、打瞌睡、玩手机等现象占比居高不下,真正认真听课、与老师积极互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从课外学习情况看,能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学寥若晨星,大部分同学以蜗居在寝室打游戏、睡懒觉等为主要生存状态。穷究其因,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劣势,缺乏主动学习的优质基因;一方面来自于部分高职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本质的错误认知,认为只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和确保学生安全就使命达成、万事大吉,至于学生有无学习兴趣、能否主动学习、学习效果如何全然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己无关;最后是部分高职教育工作者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去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已成为全体高职教育同仁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职业技能竞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在业界已形成共识。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考核内容与未来岗位要求的适配性以及实践性、技能性、挑战性和获得感的及时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由被动消极性学习向主动积极性学习转变,形成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这既是实施“以赛促学”的主要工作内容,又是从深度上衡量“以赛促学”效果达成的主要指标。
学习方式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形式、手段和途径[6],对学习质量和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7]。根据时间维度,可将学习方式划分为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方式两种。传统学习方式反映的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以教材为唯一载体进行被动式、教条式、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行为。现代学习方式体现的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以教材为蓝本进行的合作式、自主式、迁移式、探究式与创新式的灵活学习行为,是提高学习质量的科学方式。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由于教师考评学生的依据主要是其所讲教材,导致学生为考试过关不得不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因此仍是老套的教条式的传统学习方式,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限制了学生其他发展的可能性。由此推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必须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职业技能竞赛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有效平台。职业技能竞赛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等典型性特征,参赛者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具备合作、自主、迁移、探究与创新的特质,这与现代学习方式高度融合。因此,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将合作、自主、迁移、探究与创新等要求融入到教师常规教学和学生日常学习中,促使学生学习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既是实施“以赛促学”的应有之义,又是衡量“以赛促学”效果达成的又一主要指标。
学习内容包括内容构成和资源表征[8]。内容构成包含学习对象和学习材料,是开展学习活动的载体;资源表征是学习内容的外在呈现形式[8]。高职生学习内容的精准性,一方面是指学生学习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与当下岗位、企业、行业、产业所制定的技术标准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是指呈现学生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实训和实践设备等与当下岗位、企业、行业、产业所使用的设备无限接近或者相同。在当前的高职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实: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深度的市场调研,企业的参与度不够,课程标准的拟定充满随意性,使用的教材陈旧老套,学生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技术标准匹配度不高,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市场的需求相距甚远;另一方面,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很难配置与企业实际操作一样的设备,少数专业即使配置了也有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发生,使得学生无法在学校实现“干中学”和“学中干”,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做到零距离上岗。简言之,要培养出符合岗位、企业、行业、产业要求的人才就必须确保学生学习内容的精准性。
职业技能竞赛赛项测试内容和赛项技术要求源于企业的最新标准,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依据和企业用人的风向标[9]。因此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竞赛,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将职业技能竞赛赛项测试内容和赛项技术要求融合到教师常规教学和学生日常学习中,同时扩大教学投入,将职业技能竞赛装备引入到学校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干中学”和“学中干”的硬件支撑,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内容的精准性,真正实现“以赛促学”。
“以赛促学”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已深度融入到职业教育教学领域,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真正得到落实、与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哪些优势,有必要通过相应的结果对其进行检视,一方面可以防范“赛”“教”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验证“以赛促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基于职业技能竞赛赛项测试内容和赛项技术要求源于企业的最新标准以及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特性,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质量应该更高、职业适应性应该更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毕业生入职后的职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检验“以赛促学”有效性的两大成果指标。
如何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要看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符合市场需求、能否得到企业的青睐、能否为组织创造价值。学生毕业就失业、应聘的岗位与所学专业失配、刚上班就跳槽等现象并不罕见,可以说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本质上还是反映了我们的职业教育教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即“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离”。正是因为“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和质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及其今后的发展。
要突破“教育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桎梏,培养出符合市场期待的人才,必须革新“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教学”的传统育人方式,深化“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现代育才理念。职业技能竞赛着重考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内容主要源自企业实际岗位的技术标准,竞赛场景非常贴近于企业实际工作。因此,真正的“以赛促学”就是要求我们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将竞赛资源转化课程资源,把与企业岗位标准深度对接的职业技能竞赛赛项测试内容和赛项技术要求作为学生的核心学习内容,把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任务和要求纳入专业实践教学,全方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如此培养的人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是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如果基于“以赛促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仍然与市场要求相距甚远、仍然不受雇主青睐、仍然不能解决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问题,至少反映了我们没有按照“以赛促学”的本质要求让它落地落实,还是没有摆脱“赛”“教”两张皮的束缚。
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体从事某项工作时,依靠自身积累的素质与相应的职业特征、职业环境进行互动、调整以达到平衡与和谐的过程,通常从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心理适应、职业人际适应和职业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来判断一个人的职业适应性水平[10]。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是学生自身人格特质和学校教育的结果,其职业适应性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不仅要紧盯毕业生入职前的学习情况与就业状态,更要关注和跟踪毕业生入职后的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状况,通过对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调研,聚焦问题,反思教学内容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职业技能竞赛比什么?比技能水平、比心理素质、比人际协作、比环境适应等,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能突出重围进而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技能水平、心理素质、人际协作能力以及陌生环境适应能力等,而技能、心理、人际和环境则是构成职业适应性的四因素,换言之,职业技能竞赛能够增强个体的职业适应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赛促学”要求我们围绕“赛”的内容丰富“学”的维度,在强化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素质、人际协作和环境适应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既是胜任职业技能大赛的必备要件,也是促进学生职业适应水平提高的基本路径。正是因为职业技能大赛“赛”的内容和职业适应性的构成因素具有高度的重叠,因此可以通过对毕业生入职后职业适应性现状的调研来检验“以赛促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