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构建三维立体化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

2021-12-02 12:37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病理学医学生育人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钱 程 周 晓 吕 娇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堂是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今日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更需要思想上的引领和追求,实现两者契合贯通,方能让教育成为内化于心、外修于行的师生共同行动。两者之间的桥梁则是适用于各专业学科丰富多彩的思政元素。培育能够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和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医学教育必须构建起“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新型育人体系。高职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输送高素质、高医学素养的面向基层的医学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更要具备高尚医德。因此,思政教育是重要途径,对医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既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更是医学生职业发展的内需。医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因此高尚的道德素质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新时代下的高职医学生作为信息高速增长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思想开放、个性张扬、多才多艺,善于表现自我,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是自律性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主动学习医学专业思想,因此缺乏对专业的了解及对职业的热爱,常会出现一些消极、悲观、厌学情绪,或者是有的学生专业课学习意识很强,却不懂与人的相处之道。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折射出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缺乏了职业精神的渗透,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环节是能够弥补缺失的,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满足医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时代“大思政”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以此构建育人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应结合学生特点,与时俱进地创建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从而确保大部分学生在走上临床实习工作岗位后,能够与同学、教师、同事、患者及患者家属建立起良好关系,坚守对病人的诚信、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胸怀使命感,树立治病救人的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价值观教育有效载体的通识课、基础课与专业课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其价值观引领功能、自我实现能力建设功能和创新思维培育功能,关键点要落在整体课程设计与评价机制,拓宽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守好渠,种好田。

一、构建三维立体化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医学专业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准则,因此,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首先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培育医药卫生专业学生时,要充分考虑医学生群体特征,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遵循价值与知识性的统一性,遵循隐性与显性教育统一的原则,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构建适用于我校学生特点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因此,立足我校实际,以“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为基本思想主线,构建适用于我校“显性课堂教育—隐性课堂教育—实践课堂教育”三维立体化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根据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育人目标,思考并设计适用于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育人目标的达成维度,打造开放性、多元化的新型课程框架。改变理念,打破思政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其他课程、方向课程的边界,在整体育人目标达成的多维度思考课程目标,运用三个维度承载教育功能做到课程思政与专业的无缝衔接。通过问题研讨、观摩活动、调查研究、实习实训等环节实现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接,达到“课程思政”全方位介入,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看待问题的正确视角并形成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提升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构建“显性课堂教育—隐性课堂教育—实践课堂教育”三维思政教育育人立体化空间。

(一)显性课堂教育

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一门课程应该分门别类地研究思政元素,汲取其精髓,选取适用于医学生的经典思政元素,并与图画、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融合,建立在线经典思政元素,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宣传思政元素。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程教学设计时,将课程思政元素实时有效添加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汇成立体化的思政教学资源库。

(二)隐性课堂教育

优秀科学精神与职业精神的精髓可以跨越时代并适用于新时代。结合医学专业学科特点,科学分析思政元素,批判性继承与汲取其精髓,赋予新时代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通过医者塑像、宣传栏等硬环境与大医讲座、医学生入行宣誓教育、沂蒙精神典型事迹教育等软环境建设,深化医学生认知。通过隐性课堂形成的无形感召力,将思政元素全方位渗入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做到全方位育人。

(三)实践课堂教育

理论教授与环境习染能够实现育人功能,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感及价值认同感也至关重要。积极寻觅当地可用展览馆及相关场所作为思政教育体验基地,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思政元素的学习,让学生直接感受其精髓,进而转化为自觉践行的道德觉悟;组织医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医疗扶贫活动,引导医学生走入基层,夯实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如依托医院开展义工教育,为孤寡、老残、智障者开展义诊服务。只有内化于心的思想,生命力才会恒久,通过实践课堂的思政教育,将其内化为个体自觉的精神追求,方可立德树人,立德树医。

二、以病理学为载体的课程思政研究

病理学作为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教学任务侧重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伴随临床医疗服务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作为一门医学基础核心课程,病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要向着体现让医务人员持续提升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能力,向着拓展知识深度及广度转变。病理学蕴含了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社会责任、辩证思维及法治素养等丰富的思政元素,要合理深入运用病理学课程的宝贵资源进行思政教育,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病理学课程具有强大的逻辑性、系统性、客观性及科学性,教学全程贯穿着唯物辩证法,因此,要培养学生具备善于用辩证思维看待疾病的发生过程、规律的能力。学生判断及认识疾病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在将来从事医疗工作过程中要坚持捍卫真理、融会贯通及追根溯源。患者的病情如何演变?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临床体征及症状?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为什么会出现异常?所有的疑问都可以通过病理学知识找到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不仅具备了理论指导实践,还具备了临床实践过程中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能力。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工作,通过调查发现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参观考察与志愿活动及做调查研究。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拓展隐性课堂及实践课堂的开展模式,实现课上与课下的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基础医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及微信公众平台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创新工作方法,打造我校课程思政教育特色品牌,创建适用于我校学生的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改革理念与模式,不断完善并研究适合我校的基础医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

总而言之,在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资源开展思政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夯实伟大的灵魂家园。思政元素如一条清流汇入学生的心灵沃土,滋润其素质的成长与进步,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大量高素质有担当的医学人才的中国梦,实现与思想政治课同心、同向、同行。

猜你喜欢
病理学医学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