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戏曲身段表演在戏曲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

2021-12-02 11:49:28姜倩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身段戏曲舞蹈

姜倩

戏曲舞蹈由诸多戏曲身段组合而成,戏曲舞蹈表演的目的是突出故事情节发展、为人物形象设计服务。历经几百年的艺术发展进程,在无数表演艺术家的探索实践中,我国戏曲艺术中的身段程式渐趋完备,戏曲表演艺术体系逐步发展成型。

一、戏曲舞蹈

(一)戏曲舞蹈的由来

早在宋元时期,我国古代宫廷舞蹈就开始出现衰落,而民间舞蹈正当盛时。通过吸收借鉴宋元时期“队舞”的基本动作,我国古代舞蹈更趋程式化、规范化,民间舞蹈的形式更加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及至发展到明清时期,戏曲舞蹈表演开始崭露头角。随后,在戏曲舞蹈的发展推动下,纯舞蹈开始在戏曲中逐渐融入,促使戏曲舞蹈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过去单调的舞蹈形式开始发生改变,一种新的舞蹈形式随之诞生,其就是戏曲舞蹈。

(二)戏曲舞蹈的内涵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体系,包含了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态,属于一种艺术国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戏曲和舞蹈从齐头并进发展到相互融合,逐渐演化出戏曲舞蹈这一艺术形态。戏曲舞蹈是围绕戏曲人物展开的艺术形式,是戏曲的一种表现形态。

并且,在戏曲表演中,有着花样繁多的特色动作,有多种样式的舞姿身段,这些都发展成为舞蹈动作,通过舞蹈这种表现形式,将人物的精神品质反映出来。从这些因素及条件来看,过去注重以口头唱词、说讲表现的戏曲形式发生了极大改变,演变成通过形体表演来展现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面向的是现实观众,通过形体动作、面部表情进行舞台表演,对戏曲人物的性格、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进行呈现。戏曲表演中,演员借助对舞蹈动作快慢节奏的调整来表现戏曲人物的鲜活性,动作种类不同,就能体现出戏曲身段的不同,这可以说是舞蹈的另一个发展阶段,标识着戏曲舞蹈更趋成熟,是舞蹈孕育的一种全新形式。

二、戏曲身段表演

(一)戏曲身段的内涵

我国戏曲表演中,戏曲身段是其中一个专有名词,是“身”和“段”两方面内容的总和。“身”指的是身体,“段”是一种术解,“身”和“段”合二为一,这种形体动作艺术就是所谓的身段。戏曲身段对外部形体艺术非常注重,也对演员内在的表演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我国戏曲身段不断演进变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程式,不论是在形体动作、步态眼神上,还是在手势比拟以及造型塑造上,都构成了一套独特的韵律体系。总之,在戏曲舞台上,神形俱备的表演是主要内容,舞蹈动作能够神形兼备,所体现出来的就是身段。

(二)戏曲身段表演的基本功

戏曲身段基本功主要是指唱、念、做、打四个方面,在这四个方面所展现出的技巧动作、绝招特技等都是身段所涵盖的内容。对戏曲身段基本功有熟练地掌握,能使戏曲表演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表现方式更加丰富,能对普通人进行“变身”,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戏曲演员。戏曲融合了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形态,是一种综合艺术,在演员身段表演方面自然有着较高要求。戏曲身段基本功要求对演员形体动作进行训练,使其在舞台上更具表现力,灵活性各个强,通过进行腰部、腿部、手部等身体部位的系统训练,演员能对身体重心或转移或跃起的动作具备灵活掌握力,以使舞台表演更优雅大方,并在舞蹈动作配合下,实现对人物情感、心理活动的呈现,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促使演员身体各个部位协调性更强,更富有韵律美。通过身段表演,演员和观众的距离能更进一步,观众对戏曲人物情感性格的把握更贴切,更能体会到戏曲人物的内心表达。

如京剧《贵妃醉酒》中,要求演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身段,对杨贵妃或半醉半醒或半斜半倚的姿态要能充分表现,对下腰反叼酒杯这个经典动作要能灵活展,这就要求演员在平时的训练中,重点要练好腰部、腿部的功力,让舞台人物表现能够活灵活现,进而增进观众的情感体验。

三、戏曲身段表演在戏曲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

(一)戏曲身段表演能够塑造戏曲舞蹈人物形象

在戏曲表演中,人物的形象个性鲜明,具备独特的形象特征。舞台表演中,追求的是演员的形态美、姿态美,更追求演员神形兼具之美,此时,身段表演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晋剧《小宴》中,对于吕布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就是着重通过戏曲身段来刻画的。如,吕布要挡住离去的貂蝉的去路,就利用双翎左右互摆作阻拦状,并两次利用单翎略过貂蝉下巴,利用翎尖对貂蝉身体作点指状,而后缓缓立起单翎。利用这一系列摆、略、绕、点、指、立等动作,对吕布肆无忌惮的性格特征进行呈现,观之似能感受到吕布那双充满欲念的眼神,把人物性格特点尽数展现在舞台上。

此外,戏曲舞蹈创作中,通过丑化了的戏曲身段,塑造人物善良的性格,这种制造反差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段也非常重要。《钟馗嫁妹》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钟馗在这个作品中,以毛净应工,外部形象粗陋,内里却表现的是他那善良而又颇具憨态的性情。运用美的手段,对人物内心丑恶之态进行刻画,这是通过艺术鞭挞丑的行径,借艺术欣赏的方式,让观众对反面人物加深认识。对外表丑内心美的人物进行塑造,戏曲舞蹈中,在身段上就要设计和人物性格相符的姿态,以激发观众同情心,自觉对人物的丑进行转化,通过共情对人物内心的美进行感触。

(二)戏曲身段表演能够表达戏曲舞蹈人物情感

戏曲舞蹈中,利用肢体的表现力,加之充沛丰富的内在情感,在虚实相生的身体语言表达下,使一种具有真实之感的心造之景得以建构,从而实现情景合一。戏曲身段能够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刻画,使人物情绪情感得到表现,这其实就是戏曲舞蹈中一些表情类动作所在,也可以说是抒情性动作。这种动作姿态不是对现实生活中具体动作形态的模拟和表现,而是在细腻的情感体验基础上,基于演员或乖张或抒情的表演,基于演员的表情手势、眼神体态等,突显出极富情感韵味的戏曲身段样进行展现。如,戏曲演员表达愤怒的情绪,通常利用双袖飞舞来表现;要表达惊恐紧张的内心活动,则是对盔头珠子进行抖动;将双脚踮起来,或急或缓走蹉步或者是耍弄手绢,是对花旦兴奋情绪的一种表达;伴随着“哇呀呀”的声音,并以踱双脚走蹉步之动作,是花脸在表现万分火急、特别急躁的内心世界等等。《昭君出塞》中,演员做出虚拟化的骑马动作,不仅表现了行路中的昭君风尘仆仆之态,更是对昭君有胆有识、有仁有义的性格揭示,表达昭君眷恋故土的心情;《林冲夜奔》中的一系列身段表演,是对林冲在黑夜中亡命奔走之境况的交代,更是对林冲一腔悲愤的着重述说。通过运用这些技巧,人物角色的身份特征、性格特点得以体现,人物就能够在舞台上“立住”,对人物表达情绪情感作用显著。除此之外,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戏曲身段并非独立存在,也并非在表达情感特征方面不够鲜明。大多数时候,表述动作、描绘动作以及情绪动作之间,有着一种互相关联融合的关系。如,通过一些表述性动作,行动之前人物的决心就能够得到展现,是对人物行动意志的体现,透过预期目的实现后的外化兴奋之情得到表达。

(三)戏曲身段表演能够展现戏曲舞蹈神韵之美

戏曲身段属于一种规范化表演,不论是在动作规矩大小、速度的快与慢等方面,还是在姿态方位、音乐节奏等方面,还有情感分寸和姿态神韵等等,在表演中都非常注重。也就是说,戏曲身段表演中,特别注重展现人物形体动作之动律美,注重展现人物运动节律美。总体来讲,戏曲身段表演在“圆融”美方面尤其讲究。恰如欧阳予倩先生所说的,在京剧艺术中,就全部舞蹈动作而言,没有一个不是圆的,这样的艺术就可以称之为画圆圈之艺术;对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艺术,著名戏剧家梅耶荷德曾发表过这样的赞赏,梅先生身段圆融,透过他,中国戏的动作看上去都呈弧线型了。可以看出,戏曲舞蹈表演中,不论是大是小的圆,不论是完整的还是部分的圆,又不论是动态的还是舞动着的圆,均形态各异、变幻无穷。以此为参照人们对文戏武戏中较为常用的动作都做出了形象化描述,如翻手、卧鱼,又有云手、飞脚,还有旋子、虎跳等等,这是人们对一体转旋之身段表演的形象表述,甚至有时师父在做动作要领讲述做示范之时,若将镜头放慢些、再慢些,便能够发现那呈现出各种圆形的身体造型,于此间任择一处,都能将一体转旋之圆形美体现出来,使牵一动万之立体圆弧美得以展现。在戏曲舞蹈中,并非每个动作都必须以圆圈状呈现,身段动作中,融入或直或折的规律性线条呈现,形成强烈对比,才能使身段动作圆顺流畅之美得到体现。如,在膀臂元素中,有提甲、山膀,有顺风旗、虎抱头等等,这些均以膀臂运动圆为基本造型,所形成具备独特性的戏曲身段。可以说,在动韵结合的对立统一中,在节劲有秩的矛盾辩证中,自始至终都折射着戏曲身段之美,通过顺逆方圆的相符相合,将戏曲身段表演之于戏曲舞蹈的艺术哲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在我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源自于生活的提炼加工创作中,形成了戏曲身段这样的戏曲表演程式。戏曲身段能将现实生活内容进行有力而又丰富的体现,把观众引入虽观之似无而感之却真实存在之妙境,既对戏曲舞蹈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有所感悟、感受戏曲故事的情节,又透过演员这一载体通过动作姿态深刻体会到生活中最为美好的内容,这也就达到了戏曲身段表演的目的,使戏曲身段独有之艺术魅力得以彰显。

猜你喜欢
身段戏曲舞蹈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审音鉴古录》身段谱管窥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00
从昆曲身段谱说到明清时期《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6:56
放下身段,才有快乐
益寿宝典(2018年10期)2018-01-27 00:44:58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天祀园的身段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