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80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框架

2021-12-02 02:45:37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期

王 珊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荆州 434020)

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转变,现在人群的工作压力有明显增加,并且外界的环境因素变化也较为明显,故而在近年来临床上的高血压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一种,患病原因较多,并且病程发展比较迟缓,因为高血压对于患者的抑制率、了解率以及医治顺从率较低。因而想获取优良的预防和医治成效,就必须在服用药品的同时改变不好生活行为习性。护理人员可采用强制性方法约束患者,达到改变不好生活习性的目的。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一种,患病原因较多,并且病程发展比较迟缓,因为高血压对于患者的抑制率、了解率以及医治顺从率较低。本次研究,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护理时选择社区护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现将方法与结果整理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80例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有系统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单组内随机挑选40名患者,系统随机对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6:12,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80~82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7.4±3.1)岁;实验组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3:15,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53~80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6.7±4.0)岁;本次研究中有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余25例患者均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本次研究中患者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由专业统计人员进行资料分析,确认患者资料可参考性较强,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可比性良好(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社区护理。1、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微信或QQ 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锻炼,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统计发现,体力活动是患者日常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降压因素。在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时,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高血压病症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式,使患者对于疾病有全面且清晰的认知,同时在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可以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询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简单的生活习惯,并为患者讲解降压药物应用的重要性以及降压药物的用法用量,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用药。2、当患者回到社区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在社区内举办相应的健康知识讲座,通过讲座以及指导的方式,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关于高血压的各种保健知识,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够有助于防治各种高血压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患者与其他患者之间应当建立病友群体互相交流康复经验,这样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康复信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还能使患者的社会适应力得到提升,降低各种不良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刺激。3、在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时,护理人员需要在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后,关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例如不安和焦虑的事实,引导患者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发散,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复信心,无论是语言沟通还是非语言沟通,护理人员都需要保持自身的仪容仪态,注意沟通时的面部表情,保持目光温和,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与照顾,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依赖感受。

1.3 评价标准 对所有的患者的血压值进行评价。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实验数据由医务人员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中产生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标准差)形式记录,应用T 值检验,产生的计量数据采用(%)形式进行记录,应用χ2检验,最终结果与P 值对比,确认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实验结果中,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的血压值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在发生高血压后,患者的血压波动状况较大,尤其是收缩压,老年患者的血压值容易受到体位变动以及其他多项因素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在目前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这种病症与患者自身的自我管理有较为密切的关联。社区护理在开展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这种护理工作具有整体性和创造性,使患者的身心时刻处于积极的状态度,这样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开展治疗,同样还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性。

总而言之,将社区护理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血压值得到有效控制,并且还能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加强患者的病情恢复,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