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期凡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元末是文人山水画兴盛的时代,学者何惠鉴将元人描绘山林隐逸、草堂雅集的山水总结为“书斋山水”,因书斋“不但是通常作画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作为文人画家的生活中心及其内在世界的反映”,所以“在元代往往成为绘画的主要对象和主要题材”。1但乱世之中,书斋难以成为文人真正的世外桃源,他们最终要面对外界的风雨。由元入明的吴中画家,不仅王蒙、陈汝言皆坐罪死,赵原“应对失旨,坐法”死,周位“因同类相忌,以谗死”,盛著“不称旨,弃市”……不论他们是自愿抑或被逼,皆不得善终。他们是政治的牺牲品,但在文化层面上来看,明初统治者喜好粗浅、通俗的艺术,从而吴中文人代表的高雅精英文化也遭到了打压和清洗。
作为元末明初的吴中画家,徐贲与赵原、王绂、谢缙等人上承“元四家”,下启明中期“吴门画派”,在美术史上自有其地位。同时,他在洪武年间(1368—1398)“以罪死”,其生存、创作状态以及易代后的选择、最终的结局,也是一代吴中文人的缩影。《蜀山图》作为徐贲“书斋山水”代表作,结合他在明初流放的经历对之进行解读,也赋予隐居山水更深层的意义。
徐贲(1335—1380),字幼文,号北郭生。先蜀人,徙常州,再徙平江。时人称其“为人清介有气节,立志高远,博学多闻见,喜为文词古诗以自适”2。张士诚据浙西,辟贲为幕僚,避居于湖州(今浙江吴兴)之蜀山。洪武初,朱元璋迁张士诚部属及浙西豪富于淮西,徐贲亦在其列,谪居临濠(今安徽凤阳)。放归后,继续隐居蜀山。直到洪武七年(1374)出仕,此后数载,“用荐授给事中,改监察御史。出按广东,改刑部主事,升广西参政,迁河南左布政使”,后明军征洮(今甘肃临洮)、岷(今甘肃岷县),“坐犒劳不时,下狱死”。3徐贲长于诗,与高启、杨基、张羽并称“吴中四杰”;擅画山水,取法董源、巨然,笔墨清润,亦精墨竹。他“天性端谨,不逾规矩”4,诗则“法律谨严,字句熨帖”5,故而虽“山水林石,遒丽清润,濯濯可爱”6,但个人面貌不甚明显,明人李日华认为格调不及曹知白和陆广7。与他同时的吕敏称其“诗书文章妙冠一时,画则余事耳”8,晚明顾起元则评论称“吾所目传记中,皆不载幼文能画”9。看似徐贲画名不显,关于他的画风,多言其学董巨,而明人吴宽认为“貌其命意创境,乃似规仿巨然、惠崇二家,故于平时之作不同”10,顾起元见其《归去来辞卷》认为“十六帧烟峦水石玄澹高逸,多王晋卿、米元章、倪元镇之风”11,汪珂玉则说“幼文补水墨雪景,仿郭熙”12,这些评价使徐贲画作从师法董、巨这一稍显狭隘的传承对象中拓展出来。
徐贲流放临濠之前,隐居于蜀山,有蜀山书舍。此蜀山“在吴兴弁山南十里”,徐贲筑精舍于山麓,并著述为乐,他曾写信告知友人:
吾山在城东若干里,吾屋在山若干楹,吾书在屋若干卷。山虽小而甚美,屋虽朴而粗完,书虽不多而足以备阅,吾将于是卒业也。……13
徐贲隐居之时正当盛年,蜀山书舍始建于“至正二十有四年甲辰秋九月某日”14。乱世之中,他沉醉于与斯山、斯屋、斯书为伴的山居生活,无暇顾及尘事。同他一起隐居的好友张羽15,在徐贲画作题画诗中写“一从作吏此事废,从前画癖今除否”16之句,可见,自洪武年间他应召为官之日起,绘事就逐渐荒废,故而他多数画作应创作于隐居之时[约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至明洪武七年(1374)之间],内容也是元末流行的书斋题材。王行17、高启18皆作有《蜀山书舍记》,二人同为徐贲挚友,叙述蜀山书舍的状况,但更多是在感慨其饱学之士,在乱世中怀才不遇,而后书舍“弗秽于榛芜,残坏于尘蠹”19,书斋被毁也是流离于战火流放的徐贲的写照。
至正二十六年(1366),蜀山书舍毁于战火。同年,王蒙20完成了《青卞隐居图》,他在“江山高隐”传统中吸取养分,在图像中实现了战乱现实与隐居理想的平衡。其所画卞山乃是外祖赵孟家的祖产,当时已由赵氏之孙、王蒙表兄弟赵麟继承。卞山位于吴兴以北,朱元璋和张士诚在此征战,《青卞隐居图》完成五个月之后,张士诚兵败,整个湖州路尽入朱元璋囊中。第二年,苏州城破,张士诚自尽,明朝随之建立。《青卞隐居图》真正诞生于乱世,王蒙提供了“家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即故乡成为战争中心,隐居之地的图景不再充满宁静的气氛,充斥着不安、哀怨的情绪。朱、张争夺湖州之时,赵麟离开卞山,前往浯溪地区(湖南省永州市),这里指代的“潇湘”地区,是传统意义上偏僻的流放地,屈原、柳宗元等逐臣皆在此留下众多文学作品,而在新的战乱中,却成为避难之所。石守谦认为:
王蒙在《青卞隐居》中所针对的实是赵麟“大隐隐于朝”的行为,借由“不在家”来带出“思家”的心志。……一方面意味着主人离家已远,另一方面亦转而含蓄地表达他对家居的思念,巧妙地变换了将人物直接置于山石形象之中的“胸中丘壑”图式,来配合赵麟当时不在家居的心灵状态。21
《青卞隐居图》与传统隐居山水“背道而行”,它展示了对平静家居生活的渴望,却也诉说着战乱中的“家山”,也同流放地一样,被赋予复杂的感情底色。主人离家的风景在倪瓒画作中被设计成远山空亭,以暗示他身处江湖、有家难回的漂泊处境,但在倪瓒画中呈现出清冷空疏的视觉状态。王蒙的描绘则是热闹拥挤,家山、书斋以其最完美的状态等待着主人归来,但画作又失去了倪瓒画中的平静,充斥着混乱的视觉状态。早在1939年,罗樾(Max Loehr)就描述《青卞隐居图》“似乎不是在描绘某段山水的景致,而更像是在表达一桩恐怖的事件,一段喷迸的视觉经验”22,石守谦认为它“指向赵麟的家山,以及主人离家在外,对归去家山的期待,画中动态的山水因此也可被解读为外在世界混乱不安的影射”23,以至于高居翰将之理解为王蒙“心绪交煎于元末明初的痛苦环境之中”24。不论如何解读,《青卞隐居图》都被视为“江山高隐”山水的一种变体,它表达的封闭和与世隔绝,无法像其他隐居山水那般传递出恬然的安全感,其传达了破碎、疏离的不安状态,破坏了隐居山水原有的审美体系,却建立了一种新的自由表达方式,略显扭曲的视觉效果,用以展现动荡不安的局面。
作为王蒙的追随者,徐贲所画,诸如《听泉图》和《溪山无尽图》等隐居山水都表现出不安的情绪。明初王蒙卷入胡惟庸案25,死在狱中。徐贲也遭遇流放,随后经历隐居、出仕,最终得罪身死,复制了王蒙的命运。他的《蜀山图》也展现了文人在乱世中隐居与放逐的转换。
因明初“文字狱”,吴中文人相关史料诗文被大量禁毁,徐贲徙梁期间的事迹极为模糊。至正二十七年(1367),徐贲短暂徙居蜀山,后至苏州,居十数日而归。王行记录这次聚会:
吾郡徐君幼文避地居吴兴之蜀山,以著述自乐……岁丁未秋,复来于吴。吴士趋而愿知君者相继其得从杖履之游,闻朝夕之论者,惟此里二三子焉,居无何,有归与之赋,争挽留之,……26
据此可知,徐贲在吴城破后,并未如杨基27一般,立即“例徙南京”,而是归隐蜀山,来往吴兴与苏州之间,但不久亦遭遇流徙。其初到钟离,与杨基比邻而居,但似乎很快离开贬所。是年除夕,徐贲已在南京。直到洪武元年(1368)三月前,又至临濠。至正二十七年(1367)秋,谪居临濠的徐贲为沈铉作《野亭读书图》。有诗云:
书声流水共泠泠,落木寒山路隔汀。
不是秋来易伤感,夕阳风景似新亭。28
秋日傍晚落木寒山景象,有萧条清寒意味。受画者沈铉(生卒年不详),亦为画家,善山水,笔墨师法黄公望。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画《平林远山图》。同年,在流放地临濠,严仲份为徐贲作《蜀山书舍图》。徐贲、高启皆题诗其上。抄本《北郭集》卷三有徐贲自作《蜀山书舍序》:
余有书舍在吴兴之蜀山,前年毁于兵。去年,严君仲份与余同处吴城围中,因谈蜀山之胜,遂为余作书舍图。今年,余自钟离谪还,吕君志学访余于北郭,见此图,欲持去。余因曰:“书舍虽毁,梦寐未尝不之游,此图聊以寄余梦耳,子胡为攘余梦耶?”吕君曰:“子昔以画寄梦,余当以画梦可也。”遂看一笑,持去。明日,复持来索题,因赋此并书其上云。戊申岁十二月五日,徐贲书。29
严仲份,即阎仲彬,名阎骧(1271—1368),浙江余姚人,山水学郭熙。由序言可知,至正二十六年(1366),蜀山书舍已毁。在贬所回忆已不复存在的隐居地的书斋,较之王蒙作《青卞隐居图》则有了另外一层含义。王蒙之作中,书斋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是乱世中一方净土,等待流落在外的主人归来,重获平静的家居生活;另一方面,作为战争双方争夺所在,卞山也是需要逃离的危险之处。而徐贲的序言作于由临濠贬所返回之后,已经不复存在的书斋作为废墟,是主人自身的象征,虽意味着幻灭,却同时被赋予一种劫后余生的侥幸,书斋不再,而人尚在世,且获得新生,在这层意思上,书斋实则成为流放之人寄托心绪、疗愈创伤的永恒家园。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将《青卞隐居图》定义为“地产山水”,他认为元代绘画题材狭隘,却摆脱了对特殊景象进行写实的束缚,“元代文人业余画家的山水中占主导地位的题材绝大部分不仅是一般的风景名胜,而是本地的山岭溪流、斋室小景和别业居所,由于所有权、个人关系或家庭历史,它们与画家或受画者或他们两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30。徐贲的蜀山书舍相关画作亦是这种属于私人的风景,且在北郭文人中间成为一个被反复题咏解读的文化符号,徐贲诗“山水幽深处,闲居此地曾。傍花春宴客,看竹午逢僧。云树寻新咏,岩峦忆旧登。兵尘今间阻,对面思难胜”31,高启诗“山月苍苍照烟树,碧浪湖头放船去。隔林夜半见孤灯,知是幽人读书处”32,也将蜀山书斋山水放置于乱世兵戈的环境中,从而使之获得看似平淡实则萧条的氛围。徐贲之序言作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五日,其言“吕君志学访余于北郭”。“北郭”在苏州城北望齐门外,说明此时他已返回苏州。次年三月二十三日,徐贲重到蜀山,自作诗“屋已荒芜花自妍,重寻邻旧说兵前。此山多少人曾住,泉石应同我有缘”33,那么,如何描绘在战乱中业已荒芜的书舍,并展现山水与自己的缘分,成为徐贲自流放地返回蜀山后隐居生活的一项任务。
结束流放生活返回蜀山之后的几年,也是徐贲创作的多产期。约在洪武三年(1370)夏天,他创作了《蜀山图》。《石渠宝笈》载此作:
宋笺本,墨画。徐贲题云:“斋房 窕乱冥空,流云啼鸟路西东。薜萝烟杳青林入,菱荷雨满碧溪通。花芳月时时有,花月尊中常泛酒。蜀山苕水近相连,南风荡漾木兰船。闲陪钓侣芦洲外,偶值樵童松障前。樵童钓侣行相识,吴语蛮歌自朝夕。梦魂不解齐门竿,怀抱都随谢家屐。山中风景独君知,结邻谁肯作幽期。淮南桂树秋摇落,更为重吟招隐诗。”又题云:“吕山人自吴来访余蜀山中,登临燕赏,遂留数日,孤琴野艇,倏然告归,因画一纸以赠,并诗以道山居之乐,盖将以邀吾山人卜邻尔。噫,余今因画赋诗,君归而观此,必旋能因诗而念我山居也。栖霞憩月,当翘首以待。”
末张羽题云:“住近百花洲,群峰蘸碧流。山窗能几尺,容得许多秋。志学山人与余别甚久,一日访余上林,出示此图,因题其上。张羽。”又宋克记语云:“洪武辛亥元夕鹤瓢山房展观。宋克。”又记语云:“甲午懒逸张孝思藏观。34
此《蜀山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作山石多浑圆繁密,细密的披麻皴来自董源,树木则以简笔勾绘,叶多为点出,颇类黄公望。其画多绘高远之景,远山近树,溪水迂回,曲径通幽之处,一派闲适。表面上看,《蜀山图》是单纯的隐居山水,其诞生于徐贲结束流放,回归山居生活之后。相比于严仲份创作于临濠的《蜀山书舍图》,徐贲自作的《蜀山图》由于题跋众多,因此画意更为丰富,其宗旨在展现“山居之乐”,但由诸多题诗看,描绘的依然是萧条秋景。据宋克跋,《蜀山图》最迟作于洪武四年(1371)元夕前,徐贲题诗“南风荡漾木兰船”一句似乎显示画作于夏季。经历过战乱和流放生活,《蜀山图》看似在向好友吕敏35招引,但他们却不甘于就此归隐,依然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徐贲“山中风景独君知”的说法,也证明其内心世界只有如吕敏在内的少数知己方能知晓。流放使得他们对隐居生活有了新的理解,但却无法获得真正内心的平静,徐贲题画诗中“淮南桂树秋摇落”一句,淮南是流放地临濠所在,秋日木叶尽落,则是流放文学传统中的典型风景,北郭文人创造出的丘壑已然破坏了旧有隐居山水的秩序,只能不断摸索,以得到新的表达体系。
徐贲的“书斋山水”虽然趋向于传统,图像意味却比前人更为深刻,结合在明初流放、死亡的经历,更有一种无法左右命运的悲剧色彩。《无声诗史》称其诗“如楚客丛兰,湘君芳杜”36,将之与屈原的悲凉风格联系,暗示了他与一代吴中文人惨淡的命运,而明人徐伯龄称徐贲诗歌“感慨之意,见于言外”37,是乱离之际,激愤惆怅之情的自然流露,这种“景外之象”也体现在画作中。张羽题其《南浦亭图》有“客里见图先泪落,只缘身是此乡人”句,充斥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无奈。
“蜀山”也成为徐贲的代名词。洪武六年(1373)或次年(1374),高启游至佛慧精舍,见徐贲画作,题诗曰:
几叠蜀山云,秋林半夕曛。
画中藜杖者,相见只疑君。38
高启所见是徐贲为吕敏画《醉中图》,是二人在风雨中的蜀山书舍中对酌后所作。他想象画面中蜀山夕阳秋色中拄杖的高士就是徐贲本人,以此抒发对许久未见友人的思念。洪武七年(1374)九月,姚广孝39再次为此作题诗:
霜叶覆亭幽,相宜最是秋。
蜀山虽在望,无处问青丘。40
“蜀山虽在望,无处问青丘”暗示了蜀山(徐贲)仍在,可青丘(高启)已亡。徐贲画上有高启题诗,但此时,高启已被腰斩,徐贲则被迫出仕,霜叶覆亭的秋景,似乎也预示了徐贲的悲惨结局。
洪武七年(1374)三月,徐贲赴京任礼科给事中,开始仕宦生涯。洪武十一年(1378)正月二十二日,迁广东布政司参政,不久后任广西参政。在洪武十三年(1380)之前,就已去世。洪武十三年七月,吕敏题徐贲《惠山图》,题云:
天寒华表鹤归迟,隔世令人起远思。
偶见漪澜堂上画,犹看悟淡卷中诗。
徐幼文居姑苏北郭,时称十才子,幼文其一也。诗书文章妙冠一时,画则余事耳。今见为道机长老写《惠山图》,肆笔遒丽清润而带书法。幼文已矣而画独存。道机征题,感叹赋此。幼文所制乐府诗文若干卷,签题《悟淡集》。漪澜,即惠山堂扁也。无锡县庠吕志学题,实洪武庚申七月也。41
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之下,吕敏尚不敢过多表露自身情绪,只是对徐贲的诗文书画进行了简单叙述,而“隔世令人起远思”的怅然也延续到洪武二十年(1387),五月,吕敏又题《醉中图》:
云锁蜀山秋,重来佛慧游。
含毫得诗句,题入画中愁。
幼文写此图,余得之转与伯南。高季迪赋诗于上,衍师兄亦有追感之句。噫!幼文、季迪、伯南皆物故,衍师之北平国师,余独守职无锡冷署,叹所没者已矣,所存者犹复难居也。追古感今聊识此云。丁卯五月重题,无碍居士志学。42
吕敏又一次强调徐贲所画乃是蜀山秋景,“画中愁”则通过诗歌加以表达,再结合徐贲、高启的命运,也以古今的对比,拉近逝者和自己的距离。
山水之外,徐贲也擅画墨竹。他自题《竹窗风雨图》云:“欲暝投僧舍,风将雨忽来。愁肠与诗思,都被竹声催。”43在他看来,仕途并非总是顺利,虽然渴望恪守为官职责,却在政治高压之下,战战兢兢,充满疲惫和压抑。在他的诗中,风雨中竹子的响声,更催发了这种“愁”。高启题跋则写“风雨南禅夜,那堪听竹声。灯前同酒客,但有感怀情。启与幼文晚过南禅寺。信上人留宿。适风雨洒玉竹声,摇戛深感于怀,而幼文写竹赋诗,启不能无言,故诗以识”44,两人面对不可言说的命运,共同感知到风雨飘摇中,竹叶无法左右自己生死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也是理解其山水画的一种补充。
在他们身后,最后一位为徐贲这件墨竹题诗的宋濂45,在写下“人去诗存竹更妍,我当吴下想当年。清风只在乾坤里,闲向珠玑掩世贤”46的诗句之后,也在胡惟庸案中受到牵连,在流放途中,病逝于夔州。杜甫曾滞留于此,写下《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以抒发不遇之苦闷,这里也是三百多年前北宋王诜流放之地。《烟江叠嶂图》以及更古老的杜诗流放隐喻,像是谶语一般,贯穿于画史人物的生命中,也赋予看似千篇一律的山水画更为丰富的内涵。
注释:
1.[美]何惠鉴《元代文人画序说》,收入洪再辛选编《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49页。
2.[明]王行《蜀山书舍记》,《半轩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4.《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72页。
5.同上。
6.[清]徐沁《明画录》卷二,于安澜编著《画史丛书》本(第四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0页。
7.见李日华题跋:“陆天游画品在幼文、云西间,以萧散幽澹为宗。若阔幅雄肆之笔,绝不易得也。若阔幅雄肆之笔,绝不易得也。”收入汪珂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九,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五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8页。
8.[明]吕敏《徐北郭赠道机长老惠山图》,[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考》“画卷之二十四”,《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第140页。
9.转引自[清]孙岳颁编《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明]吴宽《徐贲仿巨然惠崇二家笔意一卷》,《石渠宝笈》卷三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1.同上。
12.《徐幼文补快雪时晴图》,《珊瑚网·名画题跋》卷九。
13.[明]高启《蜀山书舍记》,《凫藻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王行《蜀山书舍记》,《半轩集》卷三。
15.张羽(1333—1385),字来仪,又字附凤,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徙居吴县(今属江苏),元末受聘为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初征为太常寺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后坐事贬谪岭南,途中投水死。工诗,尤长于歌行。“吴中四杰”之一,有《静居集》。
16.[明]张羽《沈氏宜春堂屏,徐给事贲所画〈春云叠嶂〉》,《静居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王行(1331—1395),字止仲,号半轩,又号楮园,吴县人。幼随父依卖药徐翁家,翁授以《论语》,乃尽读其家所有书,遂淹贯经史百家。洪武初,郡学延为经师,后馆于凉国公蓝玉家。玉诛,行父子亦坐死。有《半轩集》。
18.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江畔之青丘,自号青丘子。有文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声望并著,称“吴中四杰”明初召修元史,官翰林院编修,三年坚辞户部侍郎,被明太祖朱元璋视为不肯与朝廷合作,加之以罪,腰斩于金陵。著有《青丘集》等。
19.高启《蜀山书舍记》,《凫藻集》卷一。
20.王蒙(1300—1385),浙江湖州人。元末隐居于浙江余杭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赵孟外孙。明洪武初年出任山东知州,因胡惟庸案受牵累,死于狱中。以董源为宗,故其画纵逸多姿,山顶学董源,多作矾头,山石用披麻兼解索皴,晚年自创牛毛皴。
21.石守谦《山鸣谷应:中国山水画与观众的历史》,台北:石头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版,第148页。
22.引自[美]高居翰《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5页。
23.《山鸣谷应:中国山水画与观众的历史》,第147页。
24.《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第25页。
25.“胡惟庸案”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大批明初文人受牵连入狱、死亡、流放。
26.王行《送徐隐君序》,《半轩集》卷五。
27.杨基(1332—1378后),字孟载,号眉庵,先世四川嘉定州人,后迁于江苏吴县。元末曾入张士诚幕下为记室。明洪武初年,起为荥阳(今属河南)令,累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谗夺职,惩以劳役,卒于工所。诗负盛名,为“吴中四杰”之一,著有《眉庵集》。
28.[明]徐贲《北郭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抄本《北郭集》卷三,转引自贾继用《吴中四杰年谱》,济南:齐鲁书社,2014年版,第129页。
30.[美]文以诚《家庭财富:王蒙1366年〈青卞隐居图〉中的个人家境与文化类型》,上海书画出版社编《王蒙研究》(《朵云》第65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31.徐贲《蜀山书舍图》,《北郭集》卷四。
32.高启《蜀山书舍图》,[清]金檀辑注《高青丘集》(下)卷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774页。
33.徐贲《三月廿三日重到蜀山》,《北郭集》卷六。
34.见于《石渠宝笈》卷十七。徐贲题诗见于《北郭集》卷三,名曰《吕山人将来游蜀山因赋诗以要之》。
35.吕敏,字志学,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季为道士。洪武初,官无锡教谕。有《无碍居士集》。
36.[清]姜绍书《无声诗史》卷一,《画史丛书》本(第四册),第1210页。
38.《式古堂书画考》“画卷之二十四”。此作为高启《久别幼文偶见其画遂题》,亦见于《高青丘集》卷十六。
39.姚广孝(1335—1418),幼名天僖,赐名广孝,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县人。明成祖靖难之役的谋臣之一。
40.《徐幼文赠吕高士醉中图并题》,《式古堂书画考》“画卷之二十四”。
41.《徐北郭赠道机长老惠山图》,《式古堂书画考》“画卷之二十四”。
42.《徐幼文赠吕高士醉中图并题》,《式古堂书画考》“画卷之二十四”。
43.汪珂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十三。
44.同上。
45.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开国文臣。元末,受业于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曾被荐为翰林院编修,辞不应召,隐居著书。明初,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朱标讲经,主修《元史》。后以年老,辞官归里。因长孙被牵连到胡惟庸党案,全家被流放四川茂州,病死途中。有《宋学士集》。
46.汪珂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