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皮肤色素痣的疗效及美容效果观察

2021-12-02 02:45:37宋延枫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期

宋延枫,廉 信

(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6400)

皮肤色素痣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变,颜色为深褐色或墨黑色,其形态大小多变,全身皮肤均可出现但好发于面颈部,对患者外表美观造成影响,因此大部分患者要求进行治疗[1]。临床治疗该病通常分为物理治疗与外科治疗,物理治疗又分为冷冻及激光手术,这三种治疗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冷冻治疗主要是利用液氮的冷冻性使细胞坏死,该项治疗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较高但对于深度较大的色素痣治疗效果较差;激光治疗是通过治疗使色素痣发生气化或碳化,使色素痣脱落,但该治疗可留下凹痕;手术治疗可治疗各种类型的色素痣,具有效果明显,应用范围广的优点[2]。本文现针对我院70例皮肤色素痣患者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9.5~2020.5 收门诊患者中的70例皮肤色素痣患者分为冷冻组(n=23)、激光组(n=23)及手术组(n=24),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字。冷冻组中男女比例为10:13,年龄在24~50岁之间,平均(36.4±3.6)岁。激光组中男女比例为12:11,年龄在20~45岁之间,平均(35.8±3.5)岁。手术组中男女比例为11:13,年龄在22~48岁之间,平均(36.2±3.5)岁。所有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一致,P>0.05。

1.2 方法 冷冻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将手持式液氮冷冻刀直接加压于色素痣表面,持续10~20 秒后停止加压,15min后重复一次,局部组织出现轻度红肿后结束治疗,一次液氮冷冻治疗未去除色素痣者可在一个月后再次进行治疗。激光组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进行治疗,治疗前根据手术标准清理消毒皮肤,为患者局部麻醉后进行治疗,色素基消失且基底呈淡白色即可结束治疗。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患者局部麻醉后沿色素痣边沿做完整切除,切除后将皮肤缝合并用免缝胶粘贴创面,较大的色素痣可利用邻近皮瓣修复手术创面,术后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根据疗效标准[3],显效:皮肤恢复良好;有效:皮肤外观有所改善;无效:皮肤外观改善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占总例数百分比。(2)比较三组患者美容效果,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后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效果对比 冷冻组总例数23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0.9%(14/23),激光组总例数为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9.6%(16/23),手术组总例数为24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2例,91.7%(22/24),χ2值为6.231,P 值为0.044,三组对比手术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 三组不良反应对比 冷冻组总例数为23例,发生皮肤萎缩5例,瘢痕3例,复发4例,增生0例,总发生率为52.2%(12/23),激光组总例数23例,发生皮肤萎缩1例,瘢痕4例,复发5例,增生3例,总发生率为56.5%(13/23),手术组总例数为24例,发生皮肤萎缩1例,瘢痕1例,复发1例,增生2例,总发生率为20.8%(5/24),三组对比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3 讨论

皮肤色素痣在病理上可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及复合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层至真皮内不同部位,临床治疗应根据痣细胞的深度及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皮肤色素痣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主要为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美观的要求提升,大部分患者均会选择医学手段去除皮肤色素痣,以提升自身形象。本文研究中,将三组手术方式进行对比,手术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将三组手术方式进行对比,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冷冻治疗是通过液氮低温作用于色素痣,通过冷冻使痣细胞坏死,但对于较深的皮内痣或复合痣,治疗效果较差且多次治疗可引起皮肤萎缩。激光治疗是利用高温气化或光热作用去除痣细胞,但对操作医生要求较高,气化均或过浅可导致色素残留或复发。手术治疗应用较广,对各位细胞痣均有较佳的治疗效果,若术后出现缝合针痣细胞接种现象可采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根治,且由于部分恶性黑素细胞瘤可出现误诊为皮肤色素痣的情况,而手术治疗不仅可以精确完整切除色素痣,避免物理治疗刺激恶变的同时还可对切除组织做病理学诊断。

综上所述,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皮肤色素痣均有效,但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术后恢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