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舒
生命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思索人生、感悟生命的能力,帮助他们有意识地避免威胁生命的行为,从而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及时开展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笔者在设计本课时选用了一条较为清晰的主线,用隐喻的方法串联起生命从“种子—芽儿—小树—大树”的过程。隐喻法与儿童的社会经验有很多契合之处,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隐喻”一词源自希腊语metaphor,指借助联想和相似的言语机制,以独特性、生动性和表达性来解说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类物质。
本节课,笔者通过具有启发意义的生命成长活动,带领学生深刻体会生命的重要意义,让他们明白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从而学会珍惜生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PPT展示图片。图片内容为:樟树、榴莲、苹果三种不同的种子。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这些种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
学生1:我猜它会变成一棵大树。
学生2:我觉得它可能是一种好吃的水果。
教师:每一粒种子都可能创造奇迹,每一粒种子都会有无限的可能。但是,种子破土而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1:阳光。
学生2:雨露。
学生3:营养、蚯蚓。
教师:生命的诞生真是神奇又感人啊!老师再请大家猜一种种子,它的成长需要特别多的养分和爱心。另外,它还需要经历十个月左右才能“破壳而出”。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呢?
学生:这是我们吧!
教师:是的。同学们猜对了,生命是爱的种子。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成长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猜种子游戏,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开始如同种子发芽一般,从而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教师播放视频《种子发芽全过程》。视频内容:1粒种子在30天内的发芽全过程。
教师:同学们,小种子钻出泥土后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一切。现在,我们应该叫它小芽儿了。你们说小芽儿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小芽儿一定想快快长大!
教师:说得真对!请同学们思考,谁在小芽儿成长的过程中帮助过它?
学生1:小鸟。
学生2:太阳。
学生3:雨露。
教师:我们也一起来帮帮小芽儿,帮助它健康成长。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画一画谁在小芽儿成长的过程中帮助过它。
学生活动。
教师:如果小芽儿就是你自己,你画的这些事物又代表什么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学生1:我画的是太阳,我的爸爸像太阳一样,每天都温暖地照耀着我。
学生2:我画的是小鸟,我的好朋友像小鸟一样,经常和我一起玩。
学生3:我画了雨点,老师就像雨点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教师:是啊,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如太阳般爱我们的父母,有小鸟般可爱的同学,有雨露般滋润着我们的老师……他们都能够给予我们成长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明白种子转变成小芽儿时需要外界的力量,这正如他们的成长需要父母、老师、家人的细心照顾和精心呵护。
教师播放视频《小树的挫折》。视频内容:一棵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到了许多挫折,如被风吹断树枝,被鸟衔走叶子,被狐狸刨出树根等。
教师:在小树成长的过程中,它会经历很多的快乐与烦恼,同时伴随着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同学们,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同样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请大家回忆一下曾经遇到的伤心事、委屈事或者烦心事,然后在爱心卡片上记录下来。
学生1:在妈妈生了弟弟之后,我就变得不开心。家里人都忙着照顾弟弟,不太关心我了。
教师:老师听明白了,你的烦恼来自于家庭。
学生2:我很害怕考试,因为一旦考差了,爸爸就要骂我。
教师:嗯,你的烦心事是学习压力。
学生3:前些日子,我的好朋友跟我吵架了,我很伤心。
教师:你害怕失去朋友,所以你很难过。下面,请将自己觉得最难受、最不好解决的事情说给小组成员听,大家会给你提供帮助的。
教师:面对这样的难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有一次,我数学考得不好,害怕被父母批评。我就找班长说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我感觉好了很多,班长还帮我分析了考得不好的原因。
教师:说得真好。我们可以称同学之间的这种帮助为“同学赋能”。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遇到挫折时,你的同学帮助过你,给予过你能量。除了同学们给过你能量,谁还能为你赋能?
学生1:老师帮助过我。
学生2:家人也帮助过我。
教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有三颗神秘能量球悄悄降落了,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同学赋能”“老师赋能”“家人赋能”。今后遇到挫折的时候,请大家记得要使用这三颗神秘能量球。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帮助学生明白,遇到挫折时可以寻求同学、家人、老师的帮助。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直都在种一棵属于自己的生命树,老师相信每棵小树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
由此看来,技艺只是手段而非本体,与物性展开对话,会使艺术家摆脱因自以为是的独门绝技去以偏概全、一意孤行。我们说艺术是自由的,每个人都能在这片天地里寻找自己、获得自己,但过度强调技艺的作用,往往会增加物我之间、观念与材料之间的更多隔阂。只有尊重对象的存在,通过对话才能激活物性的魅力。这正是海德格尔所赞美的“凝固着人的经历”的物性,不是自我表现,而是人性与物性、技艺与现实的唯一“存在”,不可分离。
教师:现在,请给自己的生命树贴上3张爱心卡片,并在卡片上写下对自己的祝福。
学生1:希望自己健康快乐每一天。
学生2:希望我的家人都能幸福。
学生3:希望自己以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教师:同学们,我们成长时会经历挫折,遭遇困境,但是也会得到家人、同学和老师的帮助。我们终会长成参天大树,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设计意图:通过“未来的祝福”活动,带领学生思考未来,获得心灵的成长。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课堂节奏流畅,学生参与度高。导入阶段,笔者让学生由种子联想到自己,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转换阶段和工作阶段,笔者让学生描绘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得到的帮助,让学生体验到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充满挑战的过程;结束阶段,让学生为未来的自己送上美好的祝福,从而以最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未来生命中的希望与挑战。总体来说,笔者在课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多元情感表达。今后,如果能在分组讨论、分享心得方面做得更踏实,那么,学生的交流会更多,课堂也会更精彩。
开展生命教育是构建中小学生生命观的必要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本课从设计理念到课堂生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标设定明确具体。本课从学生已有的对生命的认知开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和分享,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延展生命的美好价值。
2.内容设置层层递进。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紧扣目标,分为四个环节:感受生命、感悟成长、经历挫折、祝福生命,层次分明、层层推进,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由浅入深。
3.活动设计巧妙新颖。本课的设计思路非常巧妙,生命历程就是一棵树的成长过程。视角独特,有想法有创新,立足学生需求,用活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