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区活动对幼儿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1-12-02 08:34
好家长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构材料游戏

文 季 玄

在幼儿园,游戏是最基本的活动。而建构游戏是以幼儿的操作活动贯穿整个游戏的始终,以创造、想象为特点反映现实生活场景的一种游戏活动。

因此,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寓于建构游戏,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探究以观察法为主要的探究方法,记录并分析幼儿在建构区中的活动现状。探究发现,建构区活动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建构区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给予指导,对幼儿的活动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

一、建构区活动与幼儿能力发展的关系

(一)建构区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幼儿的想象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再加工形成新表象的过程。想象力的丰富程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有很大关系。挖掘的幼儿想象力,通常体现在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以及集体教学中。在建构区游戏中,幼儿拼搭出的各种房屋、大树、桌子、汽车等形象十分常见,还有的幼儿会拼搭出游乐场、公园等场景。由此可见,生活经验对幼儿在建构区中的影响极大。

笔者经常见到幼儿会不自觉地将建构游戏与其他区域游戏相融合。

例如,有的幼儿会把长条积木当成枪去使用,有的幼儿在建构区的垫子上“保卫城堡”,有的幼儿“攻城”。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介入幼儿的危险行为,但是不能强行阻止,不能磨灭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有时看不出幼儿建构的内容,需要幼儿进行讲解。从侧面反映了幼儿期是幼儿想象的活跃时期,对现实事物的夸张表达,表明幼儿的想象有时是脱离现实而存在的。这时,幼儿的建构过程就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过程。

(二)建构区活动对幼儿空间概念发展的影响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依赖于空间知觉。幼儿在3~4岁时对平面图形能有较好的配对能力,大部分幼儿在4~5岁时开始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5岁之后已经具有基本的辨认平面几何图形的能力。幼儿在6岁左右,以自我为中心的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完善,因此在建构游戏中,幼儿的方向感会得到强化。例如,一名幼儿对坐在他对面的幼儿说:“小红,你帮我把前面的积木搭在房屋右面,整个屋檐就做好了,下雨就淋不到了。”

二、建构区材料投放对幼儿能力发展的影响

建构区材料投放是幼儿园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建构游戏离不开建构玩具,只有当建构玩具被幼儿组合成某一建筑物时,才有意义。

因此,正确的材料投放是对幼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材料投放的种类

观察发现,男孩对积木、金属结构玩具的喜好较强;女孩对小型积塑类的玩具兴趣更高。在选择材料种类时,教师要考虑男女身心差异和班级男女比例。

(二)材料投放的数量

小年龄班的幼儿处于平行游戏与独自游戏阶段,教师一般投放数量较多的同种类材料,以免幼儿之间发生争抢;大年龄班则要投放多种类材料,减少同种材料的数量,以满足幼儿多种材料的需要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教育契机。小年龄班的材料投放少一些,会引起幼儿间的争抢,消极行为会增加,但在消极行为增加的同时,积极的社会行为也在增加。处在合作游戏阶段的幼儿,同类材料数量增多并不会使幼儿的合作游戏降为平行游戏,反而促使幼儿在合作游戏中产生更多玩法。

此外, 不能粗暴地以数量来衡量材料是否充足。以建构区的积木插塑类材料为例,幼儿在搭建时对彩色材料与单色材料数量的需求是不同的。

(三)材料投放的时机

教师可以根据搭建技巧及指导策略进行建构区材料的投放。教师在指导完毕后,再仔细观察并考虑用何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且在幼儿需要时帮助时介入游戏,提供辅助材料。

例如,几名幼儿搭建好一个小区的场景,他们的预期任务已经完成,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这时,教师给幼儿两辆玩具小轿车,使场景充满活力。

三、建构区活动规则对幼儿能力的影响

(一)搭建前的对话

在搭建活动前,幼儿之间少不了对话,教师要认真倾听,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一名幼儿说:“我们来搭建一个城堡吧,我需要一些圆柱形的木头,你就负责帮我拿一些过来。我们共同搭建好城堡,保卫家园。”另一名幼儿说:“好的,我们搭建一个牢固的城堡。”可见,这名幼儿搭建能力较强,他的组织能力也在搭建活动中得到体现。

(二)搭建时的合作

培养合作意识是社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班时期,教师要开始培养幼儿初步合作意识。

目前,幼儿在家“唯我独尊”的想法普遍存在,在家中难以培养合作意识。建构游戏是群体的游戏,能突出表现幼儿之间对合作概念的认识及应用。

例如,教师组织幼儿以“我的美丽家园”为主题进行建构活动,教师指导幼儿自由分工,有的幼儿搭建大房屋,有的幼儿搭建小房屋,有的幼儿搭建公园,有的幼儿搭建小区的围墙。幼儿忙着各自的工作,搭大房子的幼儿突然发现:小房子竟然比他的大房子高了,如何解决?最后,小房子的主人决定把他的房子和大房子的主人交换,解决了问题。这个办法还得到了其他幼儿的称赞。搭建过程体现了幼儿的合作,幼儿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行解决体现了成长。

(三)搭建后的后续游戏

幼儿在完成搭建任务时,往往会伴随着后续故事的发生。例如,幼儿甲说:“我的家园盖好了,我们来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吧。”幼儿乙说:“那我来当僵尸,我把这个形状的积木当成是我的僵尸。当我的僵尸打进你的家园时,你的一条命就没有了。”通过这对幼儿的对话,可以看出幼儿的后续游戏是利用已经完成的家园场景进行的。后续游戏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创造力、想象力进一步提升。

四、建构区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能力发展的影响

(一)教师参与建构游戏的形式

教师参与建构区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教师只是在一旁观察,有的教师直接参与到游戏中,还有的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等。教师的这些行为对幼儿的能力影响往往是不同的。

有的教师迫不及待地告诉幼儿该怎样做,甚至“包办”;有的教师放任幼儿完全自由地进行游戏。这些都是教师没能有效指导幼儿建构的表现。教师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可通过观察、询问,了解幼儿的搭建意图,鼓励和帮助幼儿完成自己的搭建意图。在观察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情绪、表情、语言、动作,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

例如,幼儿愁眉苦脸,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遇到了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适当介入,仔细了解其缘由,与幼儿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又如,一名幼儿在搭建完桥后,无所事事。这时,教师介入说:“你搭建的桥好漂亮!桥梁建设公司还需要更多风格特别的桥梁设计方案,你除了会这样一种风格外,还会什么样的风格吗?”教师的介入带动了幼儿游戏的延伸,这名幼儿又开始忙起来。在搭建游戏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有助于了解幼儿的能力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例如,教师发现本班幼儿的搭建能力存在差距,能力强的幼儿能拼搭出一个场景;能力弱的幼儿连一个完整的个体都难以拼搭出来。因此,教师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简单的长方体、圆柱体等材料并进行技法指导,逐层递增材料的难度。

(二)教师评价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结束游戏前,教师应该提醒幼儿活动结束时间等,给幼儿过渡时间,实现幼儿心理上的转换。教师评价幼儿的建构活动是为了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再创造的热情,增强幼儿的搭建水平。因此,教师要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以确保评价的真实与客观。

教师不仅要对幼儿搭建的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幼儿游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和合作力进行评析。对在搭建游戏中失败的幼儿,教师要教育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以增强幼儿再次游戏的意愿,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出现反常行为时,教师要发现问题的根本,不能盲目下结论。

例如,有的幼儿经常推倒其他幼儿搭建的作品,教师经过观察发现,有的幼儿难以融入同伴的游戏中。因此,教师给予这名幼儿社交技能方面的帮助。如果教师没有解读幼儿的心理,强行制止幼儿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建构材料游戏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