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亚玲
(南安市第二小学,福建泉州 362307)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统计与概率”章节涉及不少与逻辑思维培养相关的素材,教师需要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21世纪是经济蓬勃发展时期,也是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脱离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微课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突破重难点知识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用微课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微课,教师能巧妙地将生活中有关统计的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认真观察、深度思考、理解知识。
在应用微课前,教师应明确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让教学更有针对性。“统计与概率”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知识和相关技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情感目标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与“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教学内容。如果教师没有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率。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视频等方式,预习章节内容。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或与其他学生共同分析解决。良好的课前准备有助于学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年龄偏小,思维活动较为简单,注意力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教学,增强课堂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实现课程预期目标。数学知识有显著的抽象性特征,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教学模式,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创设教学情境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创设紧贴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的情境,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巧妙运用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统计知识与学生熟悉的场景无缝对接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栽蒜苗”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介绍蒜苗生长规律和栽种方式的视频,并组织学生参与蒜苗栽植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蒜苗生长情况,在统计蒜苗大致数量后,绘制折线图,以提高学生对蒜苗栽植的认识,熟悉折线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在学生绘制折线图时进行指导,避免学生的思维朝错误的方向发展。学生需要明确,折线图上的每个转折点都有相应的含义。教师需要借助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实际蒜苗数量与折线图上绘制点和数字之间的联系。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还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蒜苗最快的生长时间是多少?”由此让学生通过观察折线图,充分了解统计数据的含义。从上述教学活动可知,教师巧妙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结合实践活动、思考并解答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在教学案例中绘制能够体现蒜苗成长规律和具体种植数量的折线图,以此了解蒜苗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速度和水平。上述教学活动采用了典型的“情境+问题串”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缜密的思维习惯,激发其潜在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在思考后相互交流观点、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现实生活与统计知识联系紧密,各个领域都能看到统计结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教师在“统计和概率”教学中应善于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的知识内容均经过了二次加工处理,与烦琐、复杂的现实状况不同,教师应脱离呆板教材内容的限制,积极投入现实生活当中,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如“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班级要举办庆祝活动,在黑板上写出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纸条上,哪个活动写得最多,六一儿童节就举办哪个活动。如果要挑选出大家都喜欢的活动形式,那么就需要统计人数,借此,教师能成功地引入统计学知识。上述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
知识应用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数学学科而言,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创新培养途径,打破传统、僵硬的知识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数学学习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知识应用离不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来为学生搭建应用平台,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例如,对于统计与概率中的“平均数”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后提出问题:“某个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为135厘米,试问小明下水游泳是否会出现危险?”上述问题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能通过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题目中水深110厘米并非指池塘各处水深均为110厘米,由于平均数指的是多个数的平均值,换言之,池塘局部水深可能超过110厘米,或不足110厘米。当局部水深超过小明身高时,小明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学习“可能性”时,学生认为“可能”的概念笼统、模糊。教师可在教学中借助放球、猜球、摸球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知识体系,在活动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体验,加深对“可能”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切身经历和数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积累学习经验,全面提高其数学素养。
总之,“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数据统计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数学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