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琴
(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南通 226611)
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统领,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一种学习方式。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也是一种个性化、团队式、关联性、创造性学习等。项目化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项目化学习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目标,从而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和学科价值。与传统语文学习不同,项目化学习将从课本知识达成走向实际问题的解决,从散点呈现走向主题聚焦,从教师规划走向研讨生成。
项目化学习离不开项目,项目是项目化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项目,是指一个或多个主题一致且富有关联的学习模块。项目化学习离不开项目主题,确定主题是项目化学习的首要环节。一般而言,项目化学习采用“1+N”的方式,其中“1”是指项目化学习的主题,“N”是指项目化学习的内容、方式等。换言之,项目化学习的主题是唯一的,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则是丰富的、多元化的。
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即人文话题和语文要素)”“三位一体(即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的编排方式,为项目化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教材、解读教材,不仅包括教材的内容,还要包括教材编排的意图、单元的主旨、育人的主旨等。通过系统的、结构化的教材解读,引导学生确定项目化学习的主题。这些主题,有些是教材中的显性“人文话题”或者“语文要素”,有些则是隐性的、自主开发、生成性的主题。通过确定、聚焦项目化学习主题,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方式能够得到有效整合。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其主题是“万物有灵”,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主题”为核心,增加学生的阅读篇目,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而且可以补充合适的篇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深化学生的认知,从而聚焦主题、凸显主题。但主题化学习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应当引导、启迪学生的认知,渗透相关的语文要素。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可生硬地、机械地向学生灌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概念,也不能仅让学生区分某一篇文章是“借物抒情”还是“托物言志”,而是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心爱之物、表达情感的。这样的项目化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意蕴,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将群文阅读设计、研发成一个项目,还可以将单篇阅读设计、研发成一个项目。在项目化主题的指导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相关的资源,整合相关的内容,从而落实项目化学习的目标。项目化学习能够实现学生语文学习的最优化、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项目化学习,更多的是一种跨界学习。它不仅将语文学科资源引入其中,还可以跨学科引入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跨界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资源等。通过多样化资源的引入,助推学生的项目化学习。要引导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探究、自我表达、自我管理,从而让项目化学习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在实践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化方案的制订、设计,主动收集相关素材,提取相关信息,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大名著”,其语文要素是“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语文阅读水平、阅读状态去阅读各种版本的四大名著,如“青少年版本”“无障碍阅读版本”“原著”等,还要将评论家对四大名著的评论如林庚的《西游记漫话》、周汝昌的《红楼小讲》、萨孟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吕思勉的《三国史话》等,更要将新老版本的影视引入其中。在教学中,笔者不仅引导学生阅读,而且引导学生制作卡片,如“金陵十二钗人物卡片”“三国人物卡片”“水浒人物卡片”等,从而更为具体、形象、直观地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制作相关的主题式幻灯片,从四大名著中选取一章节的内容进行讲解。如此,在自我探究、相互交流中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项目化学习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等。通过项目化学习,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需求。在语文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个体潜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开发、实施的项目化活动。跨学科、跨界的项目化学习,充实了学生的语文世界,培育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的能力。
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载、以探究为主线、以发展为主旨。完整的项目化学习不仅包括项目化活动的设计、实践,还包括项目化活动的反思、总结。项目化活动的反思有助于项目化学习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反思、评价要突出项目化学习的整体性、及时性、多维性等特质。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活动策略、德育资源,项目化学习始终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重心,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
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话题是“民间故事”,其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基于此,笔者将项目化教学主题定位为“复述”,引导学生再现复述、创造性叙述。在叙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简化故事情节,也可以丰富故事细节。在叙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每一篇民间故事教学中,笔者都有意识地围绕项目化主题,引导学生再现复述或者创造性叙述,从而让学生展开项目化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跟进学生的复述,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复述给予指导。在项目化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呵护,潜质得到了激发。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认同感,让学生彼此欣赏、相互信任、自我认同。通过“做中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由此可见,项目化学习是实现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项目化学习不是单纯的活动,而是语文知识内化、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通过项目化学习,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项目化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创造性得到激发。项目化语文学习活动,能实现学科间的衔接,实现课内外学习的融通,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动力、活力、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