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2021-12-02 08:20:35文丽娟
教师博览 2021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村学校

文丽娟

(九江经济开发区港城第二小学,江西九江 332106)

一、现状审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困境

教育现代化是从传统教育逐步走向现代教育,培育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它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延展性的目标体系。它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的先进性、师资队伍的先进性、教育内容的先进性、教育管理的先进性、教育技艺的先进性、教育装备的先进性和校园文化的时代性等。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更加具体的战略规划部署。在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对于做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农村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开辟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天地。然而,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面临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师资短缺、教育内容过时、管理不够到位、教育水平低下、教育设施陈旧等困境。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中出现了教学条件弱质化、办学模式单一化、教师人才流失化等现实困境[1]。

农村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流动性很大。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发展之魂,他们决定着农村孩子的发展方向与前途命运[2]。然而,农村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偏低,越贫困的乡村,公办教师越少,而这些地区的代课教师、民办教师相对较多。农村教育理念陈旧也是当前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乐于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授课,而是一味地保持传统的授课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村学生在现代化教学工具下学习现代化思想的效果,也影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人才的输出。因此,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不同省份的农村有各自的乡情,导致乡村教育管理投入机制内生动力不足,城乡利益冲突影响明显。乡村教学设施还比较匮乏,而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更差,代表着高水平教育资源的“数字资源”,如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在有些农村地区的投入还相对不足,甚至有些乡村学校的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多媒体教学。

二、解决之道: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教育是可使人民群众的素质得以提高,使人们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使我们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基础,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发挥着显著作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宗旨就是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向受教育者输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进而为社会为国家输出现代化人才。因此,国家、省、市、县相关职能部门都应该提高对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视度和关怀度,给予农村教育现代化良好、扎实的物质条件保障,为塑造科学化的农村思想、培育现代化的农村人才保驾护航。

(一)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教育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农村教育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基础战线。加强党对乡村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获得高质量成果、高水平人才,服务乡村大局的有效措施。各级党委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要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为己任,做到与其他建设者一起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农村党员干部不仅要深刻领会乡村振兴的内涵,还要做好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员和解读员,解放思想,让各行各业的村民行动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二)优化政府管理,精准投入乡村教育经费

政府应以高度关注和浓厚情怀去健全农村教育管理方式,实现农村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及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现代化。政府应健全教育投入监督机制,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待遇与生活条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教育投入机制是激发乡村人才振兴的内生动力,在健全农村教育投入机制过程中深刻理解“五个振兴”内涵,即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把握好“五个振兴”之间的联系,理顺新时期乡村教育投入机制定位,设计出更具精准性、更具战略性的教育投入机制。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在管理和服务村民事务及带领农民致富方面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要强抓党建打基础,抓班子带队伍,规范行为,了解国内外城市现代化教育发展的现代化思想及分析国内外相关的教育现代化的成功案例,在了解农村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乡村实际的教育投入机制,造福广大农村地区。

(三)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塑造良好校园文化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农村学校应依法、依规加强对学校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创新与建设。管理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多重环境下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在管理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者还应结合“权变管理理论”,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创造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案,保证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应探索打造课堂、网络、实践,“三位一体”全方位教育协同体系,为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建设城乡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拓展乡村教师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从而真正使他们做到尚德乐业、博学善教,助力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农村学校应当不断摸索符合当地学生特征的教育教学模式,助推农村教育现代化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注入了新的动力。在进行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坚持“立德树人”,以传承乡村文明为重点,开展多元化课程,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增强农村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乡土情怀

教师队伍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广大农村教师必须学习新思想,努力将促进乡村振兴作为己任,培育具有担当精神的下一代,推动乡村振兴建设,为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提高乡村的教学质量与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关键在教师。因此,要培养、造就大批立足于农村教育家式的教师精英队伍。乡村教师可以寻找课程教学与学生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契合点,以便实现教学现代化,与学生共享科技现代化成果。

(五)立足乡村实际,坚持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现代化被赋予新的使命与内涵。因此,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需要在投入教育资源的同时保证优质的教育质量,使乡村教育能够自主发展,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甚至是照搬城市教育的经验,要注重立足乡村教育实际,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要考虑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不应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也不能陷入城市教育模式“万能”的理念中,要在不断创新乡村教育治理体系中让乡村教育强起来。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要不断激发乡村群众的精神力量,用信息化提升农村教育扶贫成效,为农村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公共资源,让农村群众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促进乡村教育的振兴与现代化的实现。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边疆治理现代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奇妙学校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赞农村“五老”
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10:27:55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