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电创电力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潘柳梅
营造高效、和谐、稳定的施工作业氛围。电力电气工程施工千头万绪,涉及部门较多,要用到诸多设施设备,只有施工准备充分、现场调度合理、部门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电力电气工程施工任务。针对电力电气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可搭建交互平台,保障信息共享,加强多方联动,消除施工资源流转阻力,使施工活动可高效展开,为电力电气工程如期竣工奠定基础。通过管理电力电气工程还可对施工组织加强控制,确保各部门互相配合、制衡、监督,这使得施工环境更为透明,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作业氛围。
提高施工建设综合质量。电力电气工程管理是对承建标准的解读,能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定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目标一致,化解施工建设质控矛盾,这利于提高施工建设综合质量。电力电气工程管理针对性较强,无论是材料采购还是竣工验收均需接受管理,这可保证工程建设质控无死角,尤其可解决隐蔽工程质量不合规的问题,继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助力电力电气工程提高经济效益,电力电气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成本投入,成本控制是避免出现资金缺口的关键,为保障施工活动顺利推进且合理使用资金需加强管理,通过管理降低施工变更、材料浪费、技术不达标等现象发生的几率,使工程可在材料采购、电气安装、线路敷设等环节控制成本,助力电力电气工程提高经济效益。新时代绿色、低碳、环保施工成为主流,在为电力电气工程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亦可追加生态效益,通过管理可确保绿色施工理念渗入施工各个环节,以免工程因污染环境而追加整治成本,继而提高电力电气工程的综合效益[1]。
在电气安装中施工方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专业性原则,利用专业工具、材料、方案、标准展开电力电气安装工作,以免降低安装施工质量;二是安全性原则,关注安装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专业操作、合规作业的基础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三是全局性原则,将电力电气安装施工视为工程整体建设的一环,不可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与安全稳定性,保障电力电气工程最终能正常运转。
在施工前需设计好图纸,分析电力工程客观环境,通过精准计算得出安装施工参数,同时对安装施工重难点加以判断,为集中精力解决复杂的施工问题奠定基础。在施工前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无破损及其他的质量问题,配管、配线需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在安装配电箱时需控制好暗箱、明箱的尺寸,箱体外观需完好无损,用螺栓固定配电箱,确保箱体扎实、稳定。需注意暗箱安装需预留空间,在安装完毕后使用砂浆涂实空隙。配电箱安装前要打开敲落孔,管道直径需合规且保障连接畅通,接线时多余导线穿过配电箱的底部且确保配线安全,每根线需编号,为后期运维提供便利条件。
电力电气工程中的电缆线路敷设要结合施工实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以直埋敷设工程为例,需在掌握电缆线路敷设区域现状的前提下选定样沟开挖,其深度要超过电缆线路埋深。依据电缆路径开挖,通常情况下地面至电缆线路外皮距离大于0.7米,35kV 及以上电力电气工程开挖沟槽深度为1米,若沟槽穿越农田及道路则需将深度控制在1~1.2米,穿越铁轨及城市交通道路要施行保护措施。
在施工作业时要留意电缆敷设与沟槽转弯半径的关系。沟槽开挖前要针对周边进行维护,依据设计文件明确挖掘的样洞数量,了解沿线土层情况,为设计电缆线路走向、敷设深度提供依据。开挖后泥土及其他铺设材料需分别堆置,沟与堆置距离要超过300米并设有通道,堆土高度应小于0.7米,在开挖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扬尘。直埋地下的电缆需在上方与下方铺设软土或沙土,还需加盖保护板,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为宜,其宽度需超过电缆,继而达到防护电缆线路的目的。电缆需弯度一致、整齐排列、不可交叉、无机械损伤,接头盒外设有保护盒。使用波纹管敷设电缆线路时需在管顶加盖保护层。电缆线路搭接需避开潮湿地段,还需做好密封处理,以免电缆线路受潮。
在电力电气工程施工建设中照明施工技术较为重要,需充分掌握工程概况,依据电气照明施工标准、规范及相关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在此基础上理顺施工流程,率先敷设穿线管,而后将导线穿过管道,进行线路绝缘测试并安装灯具、照明箱,最后通电试运行。在处理穿线管时要用钢锯切割,管的内壁及端口需挫光,以免割坏导线绝缘层,穿线管用冷煨的方式达到弯曲的目的,弯曲半径需根据工程需要合理设计,穿线管使用管箍连接,与接头长度相比管端螺纹长度要超出一半左右,连接部位两端使用接地卡固定。在固定钢管时施工人员可使用支架固定法,在钢结构支架上焊接花角铁并固定钢管。
在照明施工中灯具、照明箱、插座箱属于施工要点,需根据施工要求规范作业,以照明箱安装为例,需将箱体安装在距离地面1.3米左右的位置上,用螺栓将箱体牢固在花角钢支架上,同时控制垂直偏差,照明箱回路标志要明显,箱内设有保护地线汇流排及零线。在照明设施安装完毕后通电试运行,照明配电箱回路标识与灯具回路需一致,灯具控制顺序与开关相对应,试运行总时长以24小时为宜,期间照明设备需全部开启,并留意运行是否存在故障,一旦发现故障需及时处理,保障电气照明施工质量达标。
在电力电气工程施工中触电是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需要使用防触电技术达到安全防范施工的目的。常见触电原因有设备检修不到位、电气线路损坏、安装不合格、接线错误等,这就需要在施工中注重设备、工具、材料的管理,以免出现电线、机电受潮及电气元件受损等现象。在施工中工作人员要佩戴安全作业装备,与带电部件保持安全距离,用护盖、护罩、遮拦、箱闸等物品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绝开来,使用绝缘材料保护带电体,根据施工需要采用安全电压,合理使用绝缘台、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具,还需在电力电气工程施工中注重防雷保护,可安装避雷器、防雷羊角间隙,处于电磁场中可能遭受雷击的金属物件需敷设闭合回路,在确保金属元件接地的前提下还需控制好避雷针接地体与保护接地装置的距离,继而实现电力电气工程安全防范施工目标[2]。
安全施工关乎工程综合效益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只有施工人员牢记“安全第一”,才能时刻留意电力电气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在日常作业中做到“安全无小事”。基于此,电力电气工程参与施工建设人员需接受岗前培训,在培训中学习施工技术,了解安全规范,端正施工态度,为其积极参与施工安全管理活动奠定基础。除进行安全教育外,特殊岗位员工需持证上岗,以免出现安全施工技术不规范的现象。
安全施工与施工质量关系紧密,一旦施工质量不达标将在电力电气工程中埋下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将质量控制与安全施工管理联系起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予以分析:一是针对基础施工阶段进行质控,施工人员需做好止水挡板预埋、电缆穿墙、配电箱型钢预埋等工作,还需在施工设计及现场勘探阶段预见安全隐患,为施工质控指明方向,确保安全管理具有预见性;二是针对主体施工阶段进行质控,紧抓电力电气工程施工重点,做好电力电缆、配电装置、配电箱的敷设工作,根据施工规范加强超前质控,还需确保质量控制以点带面,使整个工程能提升质控水平,电力电气工程施工各环节紧密配合,增强施工作业的程序性与衔接性,同时在各施工环节相互监督与配合的基础上及时纠正偏差,降低安全事故及危险发生的几率;三是针对竣工阶段进行质控,依据施工规范并配合监理人员加大工程验收力度,以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保障电力电气工程施工符合要求,继而规避安全隐患,达到提高电力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目的。
为使电力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效率较高、安全为先需颁布管理制度,如技术交底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审批制度等,使安全管理有据可依,确保各环节均能渗透“安全第一”观念。因为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需求各异,所以安全管理制度需具有实操性、针对性、科学性,能指引施工人员安全操作、规范施工,继而提升电力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3]。
优化管理体系。首先,电力电气工程需在充分了解承建现状的前提下进行顶层设计,将安全视为施工技术管理的一部分,并做好技术筛选、参数设计、技术交底、示范施工等准备工作,确保电力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事半功倍;其次,在推行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关注承建实况,将安全施工成效视为评定相关技术科学与否的一大标准,以优化施工效果为导向及时改进技术方案,增强施工技术管理的灵活性;最后,加强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反思自省,发现施工技术管理弱项,以此为由调整管理细则,使之更具实效性,继而满足电力电气工程安全施工、优质施工需求。
创新管理形式。为使电力电气施工技术管理更为高效需创新争优,例如运用BIM 技术统筹施工资料并规设5D 模型,发挥该技术直观、可模拟、便于协作等优势,对比分析多套施工技术管理方案,以安全第一、保障质量为导向选出最佳方案,在此基础上聚合利于电力电气工程施工建设的巨量信息及诸多资源,为该工程分析安全风险、优化技术流程给予支持,同时关注施工动态,引导各部门积极配合,基于BIM 技术打造一体化的施工管理体系,使电力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能不断提高,在压缩管理响应周期的基础上及时解决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继而用现代科技为电力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赋能[4]。
针对电力电气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具有提高工程质量、营造安全施工氛围、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性。基于此,电力电气工程要妥善使用电气安装技术、电缆线路敷设技术、电气照明施工等技术,在施工中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将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关联在一起,制定安全施工制度,还需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并创新管理形式,继而提高电力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