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卓玛,严飞飞,张 健,商 鹏,叶幼荣*
(1.西藏隆子县隆子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西藏 山南 856600;2.西藏农牧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自2012年山南市委、市政府实施“产业、品牌、商标”三推进战略以来,隆子县积极响应号召,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具体责任,明确发展目标,结合实际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特色产业发展方案,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全县推进黑鸡养殖工作[1]。通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隆子县黑鸡养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隆子县位于西藏南部、山南市中偏北、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平均海拔3 980 m,属山南市边境半农半牧大县之一,全县辖11个乡(镇)、81个行政村、445个自然村,共有12 458户36 242人,耕地0.64万hm2,是西藏自治区35个粮食主产县之一,可利用草场40.86万hm2[2]。隆子县具有较悠久的藏鸡养殖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殖藏鸡。据调查,目前全县藏鸡存栏数达3.8万只,其中黑鸡存栏达1.9万只,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隆子县已成功培育2家规模化黑鸡养殖基地,养殖数量可达1.7万只以上。通过落实科学饲养、精细化管理、品种选优、提升孵化设施等技术措施,藏黑鸡集中规模养殖工作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3]。
目前,隆子县黑鸡整体生产性能相对低下,尤其是与其他高产蛋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隆子县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黑鸡产业中长远发展规划。同时,积极配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实施隆子县藏黑鸡原种保护和扩繁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制定保种目标,保护藏黑鸡的遗传多样性,保持藏黑鸡品种特征、特性,从现有的藏黑鸡群体中选择表型特征明显、生产性能较高的作为保种基础群,组建家系,建立系谱[4]。此外,在保种选育过程中系统地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保种采用家系等量留种随机选配法,世代间隔为每年1个世代[5]。保种群维持60个家系(每个家系1只公鸡,10只母鸡),保种群有效含量不少于700只。通过人工孵化、育雏技术年扩繁有效后代数量达到30 000只。
为了提高黑鸡的知名度与产品附加值,隆子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隆子藏黑鸡已顺利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藏隆子县隆子镇忙错藏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藏黑鸡蛋已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三品一标”工作的有序推进使隆子县黑鸡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打造区域品牌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6]。
根据疫病防控相关要求,年初对各乡(镇)、养殖合作社、村级防疫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春秋两季动物疫苗注射工作,做到应免尽免,免疫密度达到100%。
大部分农户以传统的放养方式饲养黑鸡,存在饲料结构单一、饲养水平低、饲养基础设施滞后、日常防疫工作不科学等问题,使黑鸡养殖经济效益不高。
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隆子县已建设2家基础设施相对健全的规模养殖基地,但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无法满足今后的发展需求,如鸡舍有效使用面积不足、养殖场消杀系统相对简陋、消毒药水浓度不达标等,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造升级[7]。
黑鸡是隆子县藏鸡品种之一,具有早期生长快、出肉率高、遗传性稳定等特性,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理念,黑鸡产蛋、产肉等生产性能相对低下,应有的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不高。
为了进一步扩大黑鸡养殖数量,提高黑鸡饲养效益,应以西藏自治区科技人员下沉基层服务和不同层次、规模的培训为契机,围绕藏黑鸡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做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工作,为稳步推进黑鸡产业发展保驾护航[8]。
结合隆子县藏鸡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中长远发展规划,多渠道争取发展资金,抓好、抓实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作,确保发展资金用在刀刃上,最终促使黑鸡产业向纵深发展[9]。
配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实施黑鸡保种扩繁研究项目,按照研究课题在群体中选择表型特征明显、生产性能较高的藏黑鸡作为保种基础群,组建家系,建立系谱,进一步提升黑鸡生产性能,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10]。同时对藏黑鸡进行遗传资源评价,使之成为山南市隆子县独具特色的区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