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
一位妈妈给我留言:“孩子7岁,成绩中上,上课爱玩小动作。我经常教育他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课,他就是不听。老师只得把他‘安放’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一位八年级班主任给我留言:“班上有个女孩,父母离异,跟奶奶一起生活。疏于管教的她养成了诸多毛病,作业经常完不成,还爱化妆。我们是名校,纪律严格,禁止学生化妆。但女孩说化妆是她的自由。校长知道后,责令她回家反思。奶奶把这事告诉了她爸爸,爸爸把女孩痛打了一顿,女孩离家出走了。奶奶把女孩找回家后,管不住,只得把她送到她妈妈家。”女孩的奶奶告诉我:“学校向我要孩子妈妈的电话,说要处理她。”
看来,很多“名校”就是这样“刷新”它的“名气”的:千方百计“下载”别人培养的“优生”,穷追猛打“删除”自己“培养”的“差生”。
我想,7岁男孩如果不玩小动作,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初中女孩因为觉得自己再差,总还有自己的尊严,所以才感觉化妆重要。试想想,一个本该享受父母疼爱的女孩,遭遇的却是奶奶的告状,爸爸的痛打,妈妈的远离,校长的处理……“四面楚歌”的女孩,如果不用化妆来维护自己仅剩的尊严,表达自己的存在,她就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最后可能发生低自尊行为。
孩子都是感性的。他们会用独特的方式,自动地表示自己的存在。在他们心里,上学,也是为了获得这种存在,而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更还谈不上多么远大的理想。因此,如果上学让他们失去了这种存在感,他们就会厌恶上学,或者放弃上学。
作为孩子,如果在学校没有存在感,没有尊严,他们为什么要上学?
我们让孩子上学,是因为上学“有意义”;而孩子想上学,是因为上学“有意思”。因此,学校首先必须是“有意思”的地方。
对孩子来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因为,孩子是感性的,“有意思”也是感性的。
但对成年人来说,“有意义”比“有意思”更重要。因为,成年人是理性的,“有意义”也是理性的。
“有意思”和“有意义”本来并不矛盾,我们却常常将二者变得矛盾。因为,我们理性的眼光看不到感性的孩子。
孩子的需求一旦被忽视,学习就出问题了。
这时,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但孩子遇到的不是“学习问题”,而是关系问题。“学习问题”只是关系问题的投射。
可惜也可怕的是——
我们看不到孩子的生命需求,只看到孩子给我们带来的“价值”。
爱孩子,就会真真切切地关注孩子生命里的需求,并且首先满足这些需求。
这些需求一旦被满足,“学习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教育,就是建构关系。关系,就是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