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松涛小学 章 莉
不同于过去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验式教学对教师讲解音乐知识意义重大。本文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论述了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及应用要点。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需要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教育方法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实际课程,营造合理的参与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要想通过体验式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将知识点融入体验过程,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自主还原书本内容,运用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要明白体验式教学重在体验而不是重在教学,不是强调学习目的,而是注重学习过程,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每一门学科都充满好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让学生从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才能够满足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期待,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新课标的提出为小学音乐教学增加了新的任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含义成了小学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不同的音乐作品表现出来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演奏音乐,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美学意识。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教学对于小学音乐课程来说举足轻重。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仅仅通过单纯地播放音乐作品,讲述课本内容来授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枯燥,让学生难以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然后逐渐对音乐丧失兴趣,产生被迫学习的感觉。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样不仅使得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还会降低学生的创造力,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演奏中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让音乐教学不再枯燥。
在体验式教学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变得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教学过程对音乐学习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让学生构建了自主学习的框架。体验式教学对音乐教师的帮助也十分重大,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在互动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充满兴趣,但是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认知能力较低,难以真正从新鲜事物中得到快乐,学到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验式教学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同时,体验式教学能够让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状态下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感知音乐,理解作曲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获得音乐的美感享受。除此之外,体验式教学还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对体验式教学来说,教学氛围举足轻重。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导向,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接受能力,科学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情景进行导入。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冬天的故事》这首歌曲时,教师先播放一些与“雪”相关的声音,让学生分辨究竟是何种声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为学生播放一些与“雪”相关的影像资料,深入感受冬雪夜晚的静谧,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能用安静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代入感,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雪”的气息。
小学阶段的孩子感情充沛且不加掩盖,因此,一旦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应当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度体验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曲家作曲时的心理状态,与作曲家进行精神交流,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融合,领悟音乐作品的内涵。
例如:在欣赏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哨与小狗》这首作品时,让学生捕捉音乐中的口哨声后,和音乐中的小主人与小狗一起出发,随着音乐踏着轻快的步伐,感受小主人轻松、愉快的音乐形象。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拓展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动物、音乐以及舞蹈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增加了对音乐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能够被选入音乐教材的音乐作品大多感染性极强,具有良好的渲染效果,能够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感知不同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作品的渲染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
例如:在人教版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中,这一单元的音乐内容多与国家情怀、民族情怀相联系,旨在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其中《阿西里西》《快乐的牧羊人》《宜兰童谣》等多首歌曲均富有民族特征和深层含义。为帮助学生强化对于音乐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音乐作品的背景,如作曲家的创作背景等。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背景介绍,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和代入感,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思考音乐背后的深层次内容。
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自主创新,对体验式教学而言举足轻重。对音乐作品进行创编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习的音乐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有新的认识。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由浅入深,学生可以不断积累音乐知识,在学生拥有扎实的音乐知识基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创编,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举例来说,教师可以举办一些音乐活动,如音乐节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音乐作品的自主创新需要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理解,熟悉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因此,对音乐作品的创编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内涵,也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可以举办和音乐相关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创编成果,增加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可以通过举办以“寻找生活中的好声音”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自己准备音乐材料,通过小组的形式将收集的声音材料进行分享,并组合创编成一段音乐作品。这样的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班级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的兴趣。因此,在活动开始前要为学生提供音乐材料的搜集渠道,让学生提前准备相关音乐材料。然后在活动进行时,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搜集的音乐材料,让学生通过聆听他人的音乐材料拓展自己的思维。最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不同的音乐材料进行组合,共同创作出一个新的音乐作品。在这样的体验式教学中,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音乐创新思维的发展。